《六一居士传》(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9-15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1、积累基本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2、掌握有感情朗读文本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参与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理解作者厌倦官场,追求淡泊的生活态度,体会中国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

3、借助配乐朗读进入文章的意境,感受文章之美,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教学难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作者欲退隐林泉的愿望。主客问答这种形式适宜学生开展分角色朗读表演,通过准确的朗读处理来使文章的情感外化,便于学生领悟回味。本课的学习拟采用1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回顾《醉翁亭记》,借醉翁之乐引出本文。让学生带着问题--本文中“居士之乐”体现在何处,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二、采用“分角表演式”朗读课文2、3段,在反复的“读”与“评”中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步骤1:学生默读全文,找出疑难,教师作点拨,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正音:诮qiào   涿zhuó   佚yì   彊qiáng

实词:

使动用法: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与内(使……劳)

名作动:夫士少而仕(做官)

古今义:走乎日中者也  (古义:跑;今义:走路。)

虚词:

之:吾固知/名之不可逃(取独)  聊以志吾之乐尔(助词,的)

    天子恻然哀之(代词,我)   置之,区区不足较也(代词,这件事)

判断句: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宾语前置:六一,何谓也?   吾其何择哉!   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介宾后置: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与内

被动句:累于彼者已劳矣    累于此者既佚矣

步骤2 :分角朗读。

全班四个大组分成两批,每批由两大组学生分别充任“主”“客”角色进行朗读表演,另两组认真聆听观摩后作出评价。学生互评后,教师根据朗读处理的需要分析课文内容,提点朗读技巧。(采用ppt幻灯片展示)

朗读点拨:

常用的朗读符号: “△”表示全句须由低而高,“▽”表示全句须由高到低,“●”表示句中某一字或几字须重读。“∨”表示句的上半部读音须强,“∧”表示句的下半部读音须强,“∨∧”表示句的中央部分读音须强。“/”表示短停,“//”表示长停。“---”表示须急,“------”表示须缓。“~~”,表示读到这里须摇曳。

示例一:

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数词重读突出五个“一”,“藏书”“金石遗文”等重读显其志趣,名词与数词间短停起提示下文作用。)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强调“五”以示客的不解,句末升调。)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强调数词,后句节奏宜舒缓,句末升调,显出作者自得之情。)

此处通过朗读处理,可让学生理解“六一”的含义,体会作者怡然自得的情感。

示例二: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重读突出客对居士的质疑,表现客的不以为然。)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略显无奈),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重读处表现了居士对“名”的深刻理解及更号“六一”的目的,全句应读出从容淡定的情态,结尾摇曳读出居士自得其乐的情怀。)

此处的朗读处理可加深学生对“名”的认识,体会作者未能逃名转而沉醉五物的心情。

步骤3:配乐朗读。

由学生相互推荐朗读较好的同学在班上作表演,听众在背景音乐及同学朗读的引领下感受文章的情感世界,加深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体验。在音乐的选择上,应配合本文的特点选择舒缓平和的民乐,使学生容易进入宁静脱俗的氛围当中得到美的享受。

步骤4:教师点评并范读。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作具体的点评,结合字词句及作者的感情作技巧方面的再次提点,然后教师在音乐背景下作示范朗读。

示例一:

居士曰:“吾之乐何可胜道哉△!(重读与升调,显出居士对自己主张的“乐”无限欣赏,内心充满自得与向往。)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这四句酣畅淋漓的感觉,文势开张,要一气呵成读出,节奏宜快。)未足喻其乐且适也------。”(此处由急而缓,末字稍拖长,与前文形成节奏之美。)

此例可让学生通过感受朗读节奏的变化来体会本文形式上的节奏之美。在内容上感知作者之“乐”的独特吸引力。

示例二: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既然是“叹”,就应读出纡徐委婉的语气,故后句须缓。)吾素慕之,宜去一也(突出表现作者愿望的词语须重读)。吾/尝用于时矣------(此处舒缓,为下文的转折蓄势),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此处降调,意为荣禄不该贪),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重读处表明心迹,用升调与上句构成对比),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感情强烈,以升调作结表达作者辞官归隐的强烈愿望)!”

此处朗读处理一方面突出作者以“三宜去”作为全文主旨的归宿,另一方面继续突出行文节奏之美。

三、 课文小结

本文名为“传”实则是一篇采用汉赋主客问答形式的抒情散文。通过分角表演式朗读,我们走进了晚年欧阳修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了作者精神境界之美;通过分角表演式朗读,我们感受到了文章时而舒缓时而波澜荡漾的节奏美。朗读使我们对文章的情感美、形式美有了更形象,更直接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

1、 归纳本文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2、反复朗读课文,从中选出你喜欢的几句话,把它们背下来。

 

 

陈千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