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4梳理探究,逻辑和语文学习(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7-14编辑:互联网

 逻辑

一 导入

1提:益智题目:

珠宝店一块钻石被窃,据侦察,作案的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人。

在审讯中,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钻石不是我偷的,我那天在外地。   

乙:钻石是丁偷的,那天,他去过珠宝店  

     丙:乙偷的,我看见他到黑市去卖过钻石。

       丁:乙与我有私仇,他有意陷害我。

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讲真话,那么罪犯是谁?

2析: 分析:在回答询问中,乙与丁的口供相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如果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讲真话,那么,这个唯一讲真话的,必定是乙和丁之中的一个。而甲、丙则属于讲假话之列。即事实与甲和丙的口供相反。

因此,可知甲就是偷钻石的罪犯。

3结:这种判断形式就是“逻辑”的判断形式。

二 新课教学

4本:原意指思想、理性、规律、言辞等。

5引: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大致有四种词义:

1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2泛指思维的规律;

3在贬义上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

4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6回:我们所说的“逻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

7再引:逻辑有三条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思想的确定性,它具体表现为思想的同一性、无矛盾性、互相否定的思想的排中性。

具体说来,同一律是为了保持思想的确定性,矛盾律为了保持思想的无矛盾性,排中律是为了保持思想的明确性。总之,都是为了保证思维的正确性。

概念

1本: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思维对象的分子范围的反映。

思维对象都是一个类,一类对象中的个体称“分子”;个体与类之间的小类称“子类”。

例:“人”是一个类,“公务员”是一个“子类”,国家的某机关干部“张三”、“李四”就是其分子。

概念有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

例: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行使立法权的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一般具有一定文字形式,如(宪法、刑法、民法等)。其中,第一个括号中的文字揭示了“法律”这个语词所反映的概念的本质含义、本质属性,是“法律”的内涵;第二个括号中的文字列举了“法律”这个语词所反映的概念的一些对象,即分子范围,是“法律”的外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五种关系:

   1.全同。  在说话、写文章时,

可以达到对对象全面准确地反映的目的,

而且还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灵活。

   例:对篮球比赛的实况转播内容:在短短几分钟内,陈月芳三接高吊球侧身装筐,7号宋晓波斜线勾篮得手,10号修丽远程砸眼,8号邱晨瞅准空隙快速突破又添两分,中国队迅速把比分拉成22比16领先。

   2.真包含于(种属)关系

例:“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资金”与“流动资金”;“学生”与“大学生”;“历史”与“现代史”。

   3.真包含(属种)关系

真包含关系又称属种关系。其中外延大的叫属概念,外延小的叫种概念。例如“大学”与“北京大学”。

   4.交叉关系。

   如“高中生”与“青年人”;“团员”与“学生”等。

   5.全异关系。

   如:“中国人”与“美国人”、“男人”和“女人”等。

 命题  略带不表。

推理

理解推理的特点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由前提、结论、推理联项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前提是作为推理根据的已知判断;结论是根据已知判断所推出的新判断;推理的联项是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结项,是推理的逻辑常项。

   例:   所有的人都要守法;(前提)

         所以,(推理联项)

         你要守法。 (结论)

   推理中常见的有三段论推理和二难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为结论的间接推理。这个定义注意三点:一是三段论全由性质判断组成;二是两个前提必须有一个共同项(相同的概念);三是三段论是间接推理,因为它的前提是两个判断组成。

   比如: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 ,

   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

   三段论有大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

   ①大前提:包含大项的前提。②小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③ 结论:推出的新判断。一般地说,在关联词“所以”、“因此”,“由此可见”等等后面的是结论;在关联词“因为”前面的是结论。

   大小前提和结论的区分一定要按上述规定进行,不能认为大前提一定是第一句,小前提一定是第二句,结论一定在最后。比如:

   ①我是司法干部。

   ②司法干部是不能绚私舞弊的。

   ③所以,我是不能绚私舞弊的。

   第①句是小前提,第②句是大前提,第③句是结论。

同一律

例:《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郑县有一位姓卜的,他常常在外胡混。有一天,他的裤子破了一个洞,就买了新布,回家让妻子为他作一条新的裤子。妻子问他如何做,他回答说“照原样”。于是他妻子把裤子照原来的样式做好后,照样在裤子原来的地方剪了一个同样的洞。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但从逻辑的角度来说,无论他的妻子是有意还是无意,她都违反了同一律。“原样”在其丈夫的含义是指原来样式的、尺寸的裤子而绝不是带有那个破洞的原样。

同一律要求概念、判断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自身同一,但并不认为事物和思维是一成不变的。同一律所要求的只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确定性,并不否认思维对象的发展变化。   

不矛盾律

   例:紧张的部队生活使戴维十分思念家乡,他决心用欺骗的手法提前退伍。有一天,他鼓起勇气来到将军办公室,对将军说:“最近我视力减退,请批准我退伍吧!”“我记得你的眼睛一直很好呀!”将军说。戴维环视了一下房子,突然心生一计。他指了指天花板问:“你是否看见天花板上的那颗小钉子?”“当然看见了!”“瞧,”戴维说,“您看得清清楚楚,可我就看不见哪!”

   戴维既然问将军是否看见天花板上的钉子,这就暗示着他自己已看见了,当将军做了肯定的答复后,他又说自己看不见,这显然是自相矛盾。

   排中律

  例:狮王想要吃掉他的大臣,熊、猴子和兔子;可是,总得找个借口才行。因此,狮王就把三个大臣召来,对它们说:“你们当我的大臣有不少日子了,我现在得测验一下,看你们当了高官以后有没有被腐化。”说完,狮子张开血盆大口,要熊说出它嘴里发出的是什么气味。

   熊直率地说:“大王,你嘴里的气味很不好闻。”

   “你犯了叛逆罪!”狮王怒吼道:“你竟敢当面诽谤国王。犯叛逆罪的应该处以死刑。”说罢,就扑到熊的身上,把它吃掉。

   接着,狮王问猴子:“我嘴里发出的是什么气味?”

   猴子亲眼看到熊的下场,赶忙回答道:“大王,这气味很香,就跟上等香水一样好闻。”

   “你是个又会撒谎又会拍马屁的家伙!”狮王又怒吼道,“凡是不诚实的,爱拍马屁的大臣,都是祸根,绝对不能留下。”说着,又扑到猴子身上,把它咬死并吃了。

   最后,狮子对兔子说:“我嘴里发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气味?”

   “真是抱歉,大王!”兔子回答说:“我最近伤风,鼻子都塞住了。你能不能让我回家休息几天,等我伤风好了再说?”

   狮王没有办法,只好放兔子回家。不用说,兔子乘机逃之夭夭,一去不返了。

   狮王的嘴本来就是臭的,熊直率地说它嘴的气味不好闻,狮子说熊犯下叛逆罪;猴子说它嘴里的气味很香,狮子又说猴子爱拍马屁。换句话说,在回答狮子“嘴里是什么气味时”,诚实不行,不诚实也不行,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从逻辑上说,狮子必须在诚实的回答与不诚实的回答中肯定一个,但它却把两者都否定了,所以,它违背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

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或者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同时予以否定。

   排中律与不矛盾律的区别排中律与同一律的区别明显,而与不矛盾律有相似之处,它们都适用于矛盾概念与矛盾判断。  

三课堂小结

这是老师我的“逻辑和语文学习”,那你的“逻辑和语文学习”在哪?勇敢做自己,同时学会跟分享。

选择题:1走自己的路,让自己和别人走得更畅。

        2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3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四 布置作业

   下面的故事违反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简要分析

   1.清朝有一则《誓联》的笑话:

   有个县令一上任,便在堂上高悬一幅对联:“得一文,天诛地灭;听一情,男盗女娼。”但在私底下却照旧贪污不误。

   有人气愤地责问他为什么忘了联上立的誓言呢?这位“清官老爷”却振振有词地说:“我没有违背誓言,因为我所得到的不是一文钱,受贿徇情也非一次呀!”

   2.明代莆田人姚旅的《露书》中收录了一个诗坛趣话:

   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令,错写成“琵琶”。县令便笑着吟哦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

   刚好旁边有个客人,随口就续了两句:“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县令大为赞赏。

   3.《韩非子难势》中有一则众所熟知的寓言:

   有一楚人在街上卖矛和盾。他先吹嘘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它。”过了一会儿又吹嘘自己的矛:“我的矛非常锋利,任何东西都能刺破。”旁边有人讽刺地说:“那么,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又如何呢?”卖矛和盾的人顿时无言以对。

   4.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5.据说有一次,邻人偷了华盛顿家里的一匹马。华盛顿同一位警官到邻人的农场里去讨索,但那人拒绝归还,并声称那是他自己的马。华盛顿用双手蒙住马的两眼,对邻人说:“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那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

   华盛顿放开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不瞎。

   “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邻人急着争辩说。

   华盛顿放开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说错了……”邻人还想狡辩。

   “是的,你错了,”警官说,“证明这马不是你的,立即把马交还给华盛顿先生吧!”

   6.张大妈问三位青年工人的年龄,小刘说:“我22岁,比小陈小2岁,比小李大1岁。”

   小陈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小李和我相差3岁,小李是25岁。”

   小李说:“我比小刘年龄小,小刘23岁,小陈比小刘大3岁”。

   这三位青年工人爱开玩笑,在他们每人说的三句话中,都有一句是假的,请帮助张大妈分析他们三人的年龄。

  【参考答案】

   1.这副对联明明是说要秉公办事,哪怕是一文钱也不收,一次情也不徇。它还隐含这样的一个意思:“得一文”“听一情”尚且要“天诛地灭”,要被骂为“男盗女娼”;得更多的钱,听更多的情,就更要雷打火烧,罪该万死了。县老爷的解释当然是强词夺理,歪曲誓联本来的含义,这说明他在拟对联时就存心玩弄诡辩,蓄意欺骗世人。

   2.“琵琶”与“枇杷”同音不同义,不能互相代替,混淆了就要违反同一律。客人明知错,假定“琵琶”像“枇杷”那样是有生命的东西,会开花、能结果,不留痕迹地消除了别字的毛病,真是同一律的灵活运用。

   3.此人吹牛吹出了漏洞,当然无法应对。“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我的盾”与“我的矛能刺穿任何东西”是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二者不可同真,至少有一假,亦可同假,事实上,很可能这人的矛不能刺穿所有东西,而他的盾也不能抵挡所有的东西。细细分析开来,“任何东西都不能刺穿我的盾”蕴涵“我的矛不能刺穿我的盾”,而“我的矛能刺穿任何东西”又蕴涵“我的矛能刺穿我的盾”,二者的推论形成矛盾关系,显然不能同时成立。因此,他的吹嘘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自相矛盾只能使人的思维混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此寓言讽刺那些自相矛盾的人,“矛盾”一词也源于此。

   4.求婚者正是运用排中律的知识猜中肖像放在银盒子里,而赢得爱情。

   求婚者看到铅盒子上写的那句话与金盒子上写的那句话是互相否定的,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根据排中律的知识,在互相矛盾的两个判断中,必有一真。根据题意,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而这句真话只能在互相矛盾的两个判断之中,因此银盒子上的那句话肯定是假的。既然银盒上的话“肖像不在这盒里”是假的,相反的就可以断定肖像是放在银盒子里!

   5.华盛顿的问话中包含了“此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假定,偷马的邻居胡乱瞎猜,正好中了华盛顿设下的圈套。其实,华盛顿的马双眼都不瞎。邻居违背了排中律的逻辑要求。

 

张桂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