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温暖生命对《祝福》的一点浅见(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师随笔)

发布时间:2016-7-12编辑:互联网

 

每次讲完《祝福》都仍觉言犹未尽、意犹未了,难以释重。细细推敲,仍是一字一句总关情,一字一句总含意。让学生明白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其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固然重要,但让学生学会去阅读苦难并懂得用生命温暖生命更为重要。

温暖自己,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每一分时光、每一份快乐、每一点喜悦、每一点幸福,甚或生命。作为一个生活在旧社会中的底层劳动妇女,祥林嫂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嫁一个丈夫,无论丈夫是珍惜她还是不珍惜;莫过于为丈夫生几个娃,无论孩子是聪明还是不聪明。只要能守着男人,守着孩子,无论贫困还是富有(当然从未富有),便是她最大的愿望。然而她的一个个愿望却接连被夫权、族权、神权、社会甚至自然击打的粉碎。她是不幸的、是痛苦的、是无奈的。可这些并没有阻碍她对幸福生活得向往,并没有阻碍她活下去的勇气(如果说被逼不能活,她完全可以随第一个丈夫死去)。哪怕是靠着对阿毛的回忆,哪怕是受人唾弃,乞讨为生。透过她那暗淡无神的眼睛,我们更应看到她那微弱但依然闪烁的生命之火。这是我们在同情她悲苦命运之外更应珍惜的东西。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光明美好的年代,祥林嫂所遭遇的一切也早已远离,我们多少人过着富足宽裕的生活,可有多少人在小小的挫折面前选择让勇气过早衰退,有多少人在非议嘲讽中选择让生命的花朵过早枯萎。透过祥林嫂的眼睛我们更应明白:再贫瘠的土壤也能开出希望之花,哪怕这花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再微弱的生命也有追求幸福的梦想,哪怕这梦想一次次被击碎,化为泡影。(假如你是祥林嫂,生活在今天会怎么办)

温暖他人,才会让自己远离指责,远离自私,远离嘲讽,远离冷漠。诚然,祥林嫂的悲苦之因离不开万恶的旧社会,离不开霸道的夫权、族权、神权,可是一些人的冷漠自私更为人所不耻。作为个人我们无法去改变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但总有给予别人温暖问候的能力。可是这中间我们看到了用神权威吓,为祥林嫂悲苦雪上加霜的柳妈;我们看到了那些以咀嚼别人痛苦作为乐事的无聊听客看客;我们看到了那个虽为先生文明人的“我”的无动于衷。虽然这些人不是刽子手,但他们的冷漠把本已处在寒冬的祥林嫂身上那最后的一丝暖意夺去。因此教学中课后引导学生学会分担苦难,关爱他人,温暖他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此,或许我们不会看到被撞的老人无人过问现象;或许再也不会有踩着英雄的尸体漫天要捞尸费的事情;或许再也不会有那别人的苦难津津乐道的谈资。解开祥林嫂身上的重重枷锁,更应让学生懂得当今的社会一句温馨的话语会让别人如沐春风。(假如你是一名律师,你怎样帮助祥林嫂)

温暖社会,才会让严寒远离,才会让霜雪不再,才会让寒冷不再。或许读《祝福》,每个人都在痛斥、控诉那个令人发指的社会;都在同情那个身遭不幸、命运悲苦的祥林嫂。这亦是鲁迅先生的本意初衷。当年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是想让自己“锋利的匕首,刺中敌人的心脏”,是想唤醒那些沉睡、愚笨的民众。但更想用自己的生命之火去温暖这个冷漠的社会,想有自己的些许体温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坚冰。这是我们讲课中应该提及的,也是我们引导学生去做的。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学会温暖社会,那荒芜的群山将会变成绵延的绿色海洋;学会温暖社会,那炽热的沙浪将会在一个个绿洲中冬眠;学会温暖社会,那求知的眼光将会变成夜空中闪亮的群星。

学习《祝福》,学会用生命温暖生命,让这样的冬天不再寒冷。

 

国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