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层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12编辑:互联网

 B层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吕敏航

今年学校再次安排我担任B层语文教学,是学校对我的信任与肯定,但反观自己一年的教学,成效甚微,但是学校安排我对B层教学进行反思,我就对我一年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大家谈谈,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B层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B层学生处在中游,是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一种,可以说是在中间地带浮游的一类,这类学生基础较为扎实,但都比较浮躁,容易满足,同时B层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通过学习能掌握和运用课本内的语言知识,但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展学习和综合运用就显得比较困难了。针对B层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特点,我觉得B层教学目标应该是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以训练与能力提高为主。具体说来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以学生自学为主,掌握基础知识,如词汇,文意的理解等配合一适当的训练,也就是我们学校所提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最为有效。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重在方法引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乐于学习语文。这一点与学校提倡的“两类结构”教学方式是一致的,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学习中验证方法,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教育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学情分析与教材整合。九年级上册突出文学作品和议论文体裁,以专题、文体方式构成,以单元形式进行阅读教学,兼有文言文单元集中教学。在九年级,文学作品作为单独的内容形式出现,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杂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之内,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本册教材分编有诗歌、小说、古代白话小说三个单元,诗歌单元以大自然的颂歌为主题,小说单元以少年生活为主题,古代白话小说单元主要以古典名著为主。议论性文章作为本册教材的重点,编有两个单元。一个是演讲和书信单元,以思想风采为主题,也兼顾议论的方法;一个是纯粹的议论文单元,是本套教材惟一按议论文文体安排的单元。以求知为主题,学习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和方法。文言文单元以史传为主题,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承接以前的教材安排,编有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所以本册主要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的综合素养。九年级下册以专题组织单元,兼备文学体裁,人文内涵丰富,突出文学赏析。主要目标是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学会品味、揣摩文学艺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3.基础巩固与拔高的思考。巩固基础还得靠平时的多学多练,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上。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明确难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在预习过程中,遇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才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一定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否则上课就吃力,抓不往重点,跟不上教学进度,课后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补课,得不偿失。课前预习主要有一下步骤:①.总览单元。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做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因此,对整个单元浏览一遍,预先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明确单元要点,高屋建瓴,可少走弯路,便于对比和总结。

②分析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透视”美景的“窗口”,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也就占据了“攻击”课文的有利地势。

③辨别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有其不同的特征和基本要素。例如,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记叙文的事件及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写法等。预习时紧紧围绕这些基本特征来思考,就能选准角度。

④.熟悉作者。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思想观念往往影响他作品的风格。

⑤.了解背景。文章都是为时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内容,课文中选入的伟大作家鲁迅的文章,有些内容与背景有直接的联系。

⑥.分析提示。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这些“提示”就是帮助预习课文的“钥匙”。“提示”一般提供以下信息: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结构安排,艺术特点及语言风格等。预习时若带着这些信息去了解课文,分析问题,就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⑦研读课文。在研读时,切不可浅尝辄止,应仔细阅读,深入体味。阅读中遇到的难字生词应查工具书。生动而典型的句段要反复阅读,进而阐明和作注。发现疑点,若思之不解,可在听课时解决;若课堂上未涉及,下课要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切不可就此放过。

⑧.思考练习。对课后的思考和练习,若能事先思考,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在老师讲授时,就会找到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或答案。这样既提高了作业的质量,同时又节省了时间。

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而拔高则主要在课堂的方法引领,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在以适当的点拨,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自己。这一点着重体现在阅读与写作上面。可以采取些读书笔记与课堂随笔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可以采用周记的方式实现一周读一篇文章,一周写一篇有质量的作文。作为教师要勤于检查,不能只布置不检查,上学年我就疏于检查,导致成绩不理想的。

4.如何培优补差。优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差生是班级快速前进的绊脚石兼催化剂,只有将差生的转化工作落实好,优生才有一个快速发展的空间。对待差生,不要要求太高,让他们在完成自己能完成的任务的同时引导他们走上一个学习的道路,所以培养差生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第一:做好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同时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第二常用的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第二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①.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②.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即为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即为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即为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③.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④.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

  第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①、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②、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③、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④、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5.如何开展当堂训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真正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就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我在课堂教学中抓好五个当堂。 

1、当堂完成教学任务。计划一节课授的教学内容,我绝不留到下一节课,力求当堂完成。

2、当堂学会所教的新知识。让学生当堂通过自学、讨论来理解、掌握所教的新知识。

3、当堂完成训练题。我根据当堂课的要求,设计一定量的训练题,来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让学生在教师辅导下当堂认真做完;

4、当堂完成作业。为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我布置了检测作业,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

5、当堂订正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我当堂进行批改,指出存在问题,加以纠正,当即解决问题。

抓好了以上五个当堂,在课内,不但学生能先学、先练,而且教师能及时辅导,保证作业的质量。作业当堂完成了,就能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6.如何进行课堂管理。B层学生容易满足,又不善于学习,是属于浅尝辄止的哪一类人,对学习不是很上心,大多只做表面文章,不做深入研究,要想让他们真正学习还得靠课堂的管理,我觉得创设有目的的课堂是关键,即对每节课学生要做什么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不做无用功。不能忽视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对课堂管理的制约作用,只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课堂管理就不会流于形式,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散漫的恶习就会革除。其次要加强课堂管理,即做好一下几个方面:(1)轻松愉悦的课堂,让学生不讨厌语文。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主导是指老师在课堂上起引导作用,学生主体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尽量少说,教师尽量少用时间,更多的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在教师引导下学习。

(2)创设自主学习和讨论学习的氛围。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组10至12人,并推荐一名组长和书记员。组长的任务是组织组员开展讨论,并代表小组与其他组长和老师进行咨询。书记员的职责是记录并整理组员讨论结果。同时组长和书记又是小组中心发言代表人。课堂中较难的问题就要提交小组讨论,可以所有小组讨论同一个问题,也可以不同小组讨论不同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新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小组讨论结果加以点评,必要时间问题加以点拨。小组成员还可以提出与课堂相关的其它问题,引导大家一起讨论。

(3)充分展示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在课堂上,开展比赛的活动,让小组间比较起来,比哪一组课文读得最好,哪一组讨论最激烈,哪一组讨论的结果最合理,哪一组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哪一组讨论的效率最高,比哪一组笔记记得最好,比哪一组基础掌握得好。让学生在比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成功的喜悦,有个人的成就感,也有集体的荣誉感。寓教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

(4)让批评的语言从课堂中消失,语文课堂不需要批评的语言。因为那些批评的语言会影响老师情绪,使学生厌恶。批评的语言,就好像一桌美味的佳肴里,突然摔了一只死苍蝇一样,让人生厌。所以语文课堂需要赞美和鼓励的语言。当然,赞扬与鼓励也是有尺度的,那就是四个字:恰到好处。

(5)注意课堂节奏,做到张弛有度,分布合理。一节课四十分钟,要学生时时集中注意力是做不到的,成年人也做不到,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潘存康把四十分钟的课堂分为三个版块:(1)前五分钟,(2)后五分钟,(3)中间三十分钟。课堂前五分钟,学生注意往往不集中,正处在课间玩耍的兴奋状态。于是每节课前五分钟我们进行美文鉴赏,学生自己推荐自己认为精美的文章,上台朗读,然后师生共同赏评,同学们把文章题目写上,并作适当笔记。这样就可尽量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最后五分钟都是学生较疲倦的时候,这时候就做一些轻松的活动,如课堂延伸,仿写练习,整理笔记,学生自由提问,课堂中间三十分钟,又分为三个小节。每小节十分钟,分为设疑、思考、讨论、点拨、解疑等环节。让学生时而专注于听老师的设疑、点拨,时而独立思考,时而进行小组讨论,时而倾听同伴的意见。这样,整个课堂就有节奏感,做到张弛有度,使学生在课堂上尽量保持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今年我将向潘存康老师学习,争取将学生的心全部集中于课堂之上。

7.如何缩短学生的适应期,尽快进入我的课堂。第一做好调查研究。明晰学生需求,注重培养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的良好关系的形成。第二,真心为学生负责,为学生的前景和未来着想,让学生明白教师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第三适当的目标激励。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并确立为理想而奋斗的具体目标。第四,激活课堂思维,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舞台和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做到有情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有种想向呢靠轮的需求,否则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以上就是本人的几点思考,大多是不成熟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通联:甘肃西和北川初中  742100 

吕敏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