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课教学后的反思(必修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6-9-27编辑:互联网

 摘要:本文分析了“反思”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怎样通过反思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反思 钻研教学 有效途径 促进

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构思与准备、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十分重要,但如果忽视了教学后的反思,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而这一过程具体又是通过“问题→尝试→反思→新问题→调整→反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贯穿始终的是教师的“反思”。

“反思”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提高分析和处理教材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钻研和处理教材,其效果要在课堂上得以检验,课后反思能深入地钻研处理教材,更熟练地掌握教材。

“反思”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的有效途径。教然后知不足,知不足方能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其升华为一种艺术行为。

语文教材内容的变动性,导致了教学方法上的变动性。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得以完善。从语文教学课自身的特点来看,需要不断反思,以便教学方向明确,少走弯路。

一、课后“反思”的内容

1.教学中的精彩场面。

课堂教学凝聚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进入“角色”,往往“灵感”顿生,创造出成功的教例。因而教师在课后教学情感还没有从头脑中消退之时,应立即进行反思,思考精彩场面的主观原因,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再创精彩场面等。必要时可作些局面记录,以便再教时运用。

2.教学中的失误之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出现失误后教师如果不进行反思,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贻误了不少学生,给学生以思想上、思维上的误导。因而教师在课后一定要思考自己的失误所在,以及产生失误的原因,思考对失误的补救措施。

3.课堂中学生的反应。

语文课教学效果,往往通过学生的反应表现出来。学生聚精会神、目光炯炯有神,高度注意教师,这说明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教师教学得体、方法有效。反之,课堂表面安静,学生面无表情或坐立不安、交头接耳,或眉头紧锁、目光愕然,这说明教师讲课不够精彩,空洞说教,教学方法呆板。上完课后,应及时反思学生的反应状况,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4.作业或试卷中存在的问题。

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通过教师自己感觉出来的,只有通过课堂上的作业与测试才能确定下来。教师应在课后针对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原因及改进方法。如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应如何教育,对于审题错误及方法欠缺的学生如何指点,对于自己没有讲清讲透的问题应如何改进和补救等。

课后反思虽费时不多,但却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语文课教师如能及时反思、坚持反思,并把反思结果记录下来,必定会积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学艺术水平也会日趋提高。

二、“反思”教学的具体步骤

1.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实现“反思”的首要任务。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目的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手段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所有活动的取向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等诸多方面。

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例如,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一节课就可以掌握得非常好,但有的学生需要2~3课时。如何使这些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例如我们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自己要讲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进行讲授这些内容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中,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计划与准备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如课前预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出可能有的教学效果;课后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的呈现是否清楚合理、教学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只有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细心体会,才能发现问题,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悉心沟通,尝试改进

尝试改进是在搞清了教学的问题所在后,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主动寻求原因,并尝试改进、纠正和调节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各环节的用心体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寻求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成功地寻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往往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程度有关。

师生间沟通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例如,在对字词的讲解过程时,我们可以通过当堂提问、随堂学习以及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等,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字词的用法进而可以对教学进程作出正确的评价,同时有意识地调整教学计划,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说,课堂教学中,言语与非言语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确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方案。同时,通过教师的言语与非言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可以很好地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一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就立即想法去纠正。 

3.潜心研究,调整反思

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的实际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解决,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果发现新的问题,谨慎地追寻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

要成功地调整反思,教师不仅要悉心研究自我的教学行为,而且还要悉心揣摩学生的心理价值取向。应该说,教师教学方法得以实施,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关联度;教师在课堂所有活动的取向性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性也是相互关联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一方面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作以积极的处理,调整教学思路和对难点的认识等。

实践表明,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首先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这样,教师的监控能力不断得以提高,面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都可以应对自如。

 

卢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