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9-15编辑:互联网

 《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情感目标:体会海外游子拳拳的爱国之心,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学会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 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理解本诗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 

3.激发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透过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乡愁》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20世纪70年代写的一首小诗。诗歌以乡愁为线索,运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谱写了一首海外游子思乡恋国的凄美愁曲。为此我的课程设计思路是:以诵读为主要手段,引领学生从诵读中领会诗歌情感,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深刻意义,进而激发和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流浪歌》的主旋律中初步感知游子羁旅伤别之情。) 

    一曲《流浪歌》唱出了多少华夏儿女的心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陈星的歌声唤起了多少阔别家乡的游子们的心酸痛楚,而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表达思乡愁绪的方式,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说说吗? 

2.生自由回答(如李白的《静夜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3.师总结:人是故乡美,月是故乡圆。毕竟“洛阳虽好不如家”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也与思念有关,它就是余光中的《乡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体会这首乡愁诗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思乡诗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简介 

    生于中国江苏南京,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但是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曾自言:“大陆(中国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其写作风格:以诗歌创作为主,复以散文及评论扬名。其诗作多发抒诗人的悲悯情怀,对土地的关爱,对环保的指涉,以及对一切现代人事物的透视解析与捕捉。作者自传统出发走向现代,复又深入传统。

三、诵读欣赏 

(一)诵读感知 

1.默读本诗,根据诗意推测体会本诗的诵读技巧(包括节奏,重音,感情等)。 

2.学生试读。 

3.学生就上位同学的诵读情况批评指正。(从节奏,重音,感情等方面着手) 

4.学生再次试读。 

5.老师评点:节奏应该和缓,感情低沉。 

6.听范读录音,生体会、模仿。 

(二)品读欣赏 

1.在漫长的生活经历中,对故乡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怅惘叹息不已,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它们代表了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暗含着诗人客居他乡而愁苦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各因什么而愁呢? 

明: 

小时候(少年)      因求学而母子离别  (母子别) 

长大后(青年)      夫妻离别思恋娇妻  (夫妻别) 

后  来(中年)      生死隔离哀思难诉  (生死别) 

现  在(老年)      国土分裂有家难归  (家国别)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来表达的? 

明:诗中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变得可察可感。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托物寄情的方法。所谓托物寄情,就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一枚小小的邮票:写信可寄乡思 

一张窄窄的船票:成船可解相思 

一方矮矮的坟墓:生死隔绝哀思难诉 

一湾浅浅的海峡: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4.怎样理解以上四个意象之间的关系?从情感的抒发上看,是并列的还是逐层深入? 

明:逐层深入,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思乡恋国的情愫越来越浓。 

小结:《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更是一首如泣如歌,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 

四、想象体会 

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但却能传达出丰富动人的意境。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下面是老师对第一节诗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解读。读一读,然后模仿着写写看。 

1.[示例]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一封家书》的音乐声中听老师的解读。 

[解读]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映照着他那双湿润的眼。窗外,清冷的月光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信封上,是他母亲的名字。--他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盘恒母亲膝头的亲密?是倾述“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还是应答母亲日日村头槐树下的翘盼?……  

他还在恭敬地粘贴着。他粘贴的哪里仅是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遥相思念的亲情!他邮寄的又哪里仅仅是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拳拳赤子之心!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正是一个少年--如烟如梦的乡愁啊! 

2.读第二节,伴着《久别的人》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3.读第三节,伴着《人鬼情未了》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4.读第四节,伴着《望乡》的歌声,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解读。 

5.老师评点:诗歌寥寥数语却给我们以无限想象的空间。透过几幅画面我们进一步地体会到了诗人寄居他乡的种种苦闷和彷徨,也认识到了家国分离给人们带来的无穷伤痛,在此,我们有什么感受呢?我只想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时也希望我们的祖国早日完成和平统一的大业,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五、引申迁移 

欣赏席慕蓉的《乡愁》,回答问题。 

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常在有月亮的时候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注:席慕蓉,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49年由南京迁居香港,1954年赴台。) 

思考:这首诗分别选用了那些意象来表达感情的?与余光中的《乡愁》在主题上有什么共同点? 

六、结尾(在歌曲《我的中国心》中结束本课) 

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如今,香港、澳门业已回到祖国的怀抱。仅有一水之隔的台湾何时才能与祖国大陆统一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我坚信,有我们广大的台湾同胞的支持和数以万计海外侨胞的帮助,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终会完成,因为我们有一颗共同的心,那就是--我的中国心。(歌声响起) 

七、板书设计 

时  间              托物                寄  情                思绪 

小时候              邮票                母子别                 愁 

长大后              船票                夫妻别                 愁 

后  来              坟墓                生死别                 愁 

现  在              海峡                家国别                 愁

 

李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