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而不乱有条有理--杂文阅读方法浅说(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总结)

发布时间:2016-8-5编辑:互联网

 

 

   杂文,顾名思义,其最大特点是“杂”,但另一特点又是“有条理”,二者相互结合,使得杂文这种文体自秦汉问世以来便传承至今,中国现代杂文更是将这两个特点发扬光大。

    性质杂     一般意义上的杂文是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具有文学意味”就意味着杂文的取材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同小说等文学题材一样具有典型性;“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说明杂文具有议论文的特点。不过,“现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明确指出杂文的本质特性是文艺性、形象性,这一点,是杂文的一条杂而不乱的“理”。

    内容杂    现实生活或历史故事中的一个人、一个东西、一句话、一件琐事,至于一段传说、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种作法、一种现象,都可以进入到杂文作者的视野。在此基础上,作者杂取种种,深入本质,或赞颂,或反思,或批评,或讽刺,总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杂文的内容切入点虽杂,但作用十分清楚:“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比其所长也。”这是班固对杂文对于社会的作用的典型概括,后世杂文莫不如此。鲁迅的那些“匕首” “投枪”的著名杂文,几乎都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实际社会斗争需要而写的;20世纪60年代,邓拓的杂文紧密结合形势、配合斗争和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服务。所以,内容虽“杂”,但作用于社会、反映现实生活仍是不变的“理”。

    样式杂    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杂感、杂谈、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都是杂文的不同文章形式,但选取有代表性的人、事、物、景作为切入点,用以揭示某一类人物思想性格或社会现象的本质,侧重于表达一种情感或目的,发表某种观点或讲明一个道理的“理”不变。

    写法杂

    诚如上文所言,杂文写作的切入点很多,切入之后,也是手法各异。

 ①调侃自嘲式。类似鲁迅先生的《自嘲》诗。以《曹正直有话要说》(中国杂文网)为例,该文以“茅台局长”曹正直的口吻口口声声要“坚决‘捍卫’国家利益”、“为自己辩解”,实际上起到强烈的反讽的效果。

②演绎故事式。类似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例如《唐僧师徒评奖》(中国杂文网)一文,正面以现实生活中评选先进为轴,侧面结合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的表现,两方面结合反映现实。文中无所不能的孙大圣和勤勤恳恳的沙师弟的困惑不正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评选给人带来的错愕的生动写照吗?

③反弹琵琶式。类似于“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的文题和观点。如《不敢登长城》(中国杂文网)一反国人提到长城时的“自豪”而“害怕”,是因为“长城,不过是最愚蠢的人海战术的结果,是中国人苦难历史的见证”。

④错位对比式。就象传统相声《关公占秦琼》一样,现实生活中的不正常、不合理的东西错位地拉在一起,不用作者去明说,读者自会领悟;或者如鲁迅先生的杂文《文学和出汗》《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把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在讲清楚其之时,使人明白不少道理;或者大胆错位假设,如《假如鲁迅先生还健在》(中国杂文网),批评现实生活中许多文化人“与时俱进”。

⑤类比设喻式。意即譬喻,这是从孟子开始国人就喜欢用的说理方式。《拿来主义》中关于“文化遗传”与“大宅子”的一系列相关比喻、类比就是很好的借鉴之处。

    此外反语、夸张、象征、拟人、借代等手法也可以用到杂文的写作中去。

    杂文的写法常常很多样,但总体的“以小(切入材料)见大(主题思想)”“ 以实(举实例)见虚(讲道理)”的写作原则是不变的。

   语言风格杂   杂文的语言因作者不同,针对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对象,而具有很“杂”的风格,诸如:尖锐泼辣、凝炼含蓄、曲笔达意、幽默风趣等不一而足,但核心的、共同的特色却是:庄谐并用,骈散结合。

     把握以上两个特点之后,高考杂文阅读步骤就更清楚了:

第一、杂文具有极强的社会针对性,所以应该搞清楚杂文的创作背景;   

第二,找准材料的内容切入点(表面材料); 

第三、结合议论部分,搞清楚作者在深层次上所要表现的思想 ;

第四、综合全文,分析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文章的部分关键句。

【阅读训练】                         

                                    (一) 别人加奶我倒水

                                             彭广军

  读过一则寓言:国王修了个池子令国民每人朝池子里倒一杯牛奶,以赈济穷人。有人想这么多人往里倒牛奶,我趁天黑往里头倒杯水别人也不会知道呀,于是往池中到了一杯清水。天亮后,国王池子里根本就只有清水一池,因为人同此心,大家想的都是自己倒清水别人倒牛奶。

  这寓言应该是外国人写的,因为中国人普遍吃牛奶年头还不长,推广牛奶也是没了国王以后的事情。这寓言要让中国人来写结果可能不是这样,尽管第二天早上水池里全是清水,但水中蛋白质含量却是达标的,因为倒水时一定会有人顺带往里添加些三聚氰胺。

  寓言中“外国人”估计别人都倒牛奶而自己可以就便倒杯清水的思维咱中国人也有,而且还会有过之。此种情结用从前的话来说,叫做“对别人马列主义”,言义之下是对自己没有主义。后来“依法治国”了,又有人希望全国人民都守法,只是自己可以例外。街上的车辆行人都是这么想,要求他人应该一丝不苟遵守交通法规,只有自己不管开车还是步行最好全是可以畅通无阻……很多,多得无以统计。

  一个叫“中房协”的机构最近就很好体现了这一习性,而遭到许多人痛斥,起因就是这个“中房协”给国务院领导写信建议将“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改为“适度调控”,具体来说就是允许地方政府自行救市等。

  该建议一出,立刻让人戳着鼻子质疑,因为人们还记得很清楚,“中房协”从成立之日起就是坚定的市场派,当全国人民被房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从“主人翁”一夜沦为“房奴”的时候,人们急切盼望政府能想房奴所想出手干预一下房市,无非是想让开发商不要趁火打劫,在暴利的基础上少赚几个百分点。然而,“中房协”的同志们神情极为不屑,撇撇嘴面露讥讽揶揄道:市场经济嘛,要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不能违反市场规律,行政干预往往适得其反,云云。

  然“天有不测风云”,房产商口口声声房价还要涨若干年的话音犹在耳旁萦绕,房地产走下坡路的迹象已初现端倪。“中房协”马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立即把“市场来解决”的“科学论断”弃之如弊履。就这么一会儿,“中房协”真是沉不住气了,力促政府救市,似乎不救市全国人民明天都将住到马路上去了。真实目的当然不是这样,而是司马昭之心。这种行为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涨了五年没人问,跌了五天就开始建议救市”了!有人埋怨中房协只顾代言开发商的利益,我觉得这话等于白说,收了会费当然要大力维护会员利益,这是“职业道德”,房奴对“中房协”而言,说好听点是外人,说难听的那叫共同盘剥的对象,它能为你代言?

  如果“房奴”齐心且有能力交纳一定会费的话,当然也可以到民政部门注册成立“中国房奴协会”,不过即使成立了恐也无力与“中房协”抗衡,“经济基础”太过悬殊呀。或者要不了几天就会像价格听证中的“消费者”代表一样,呼吁“救市”的心情或许比“中房协”、开发商还急迫。

现在,你还会认为“中房协”健忘吗?他们潜意识大概是觉得自己地位独特,就仿佛是舞台上的指挥,指挥棒一挥人们就必须照着动作。个人如此,难脱狂妄之嫌,一个组织如此,不知道是种什么情绪。也许不能全怪中房协托大,换了我在那儿可能也会这么说,也会这么想,因为我们习惯了,别人遵章守法,自己率性而为。这是一切民主意识淡薄,我即法,法即我意识的具体体现。(中国杂文网)

1、给下列各个词语中的引号的不同用法。

“外国人” (  )“依法治国” (  ) “中房协” (   ) 

“主人翁” (  ) “房奴” (  ) “科学论断” (   )“职业道德” (  )   

①反语 ②引用 ③特定称谓

2、杂文的创作往往具有一定的具体背景。结合文章指出本文的创作背景中的典型事件。

3、按照原文观点理解“真实目的当然不是这样,而是司马昭之心”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真实目的”是什么?

4、文章采用层进式的写作思路,并且卒章显志。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做出分析。

5、文中的划线句子是针对“中房协”而言的,请以三鹿奶粉或三鹿集团为对象,仿写一段话。

                              (二)永远的悲痛

                                      任腾宇

  永远的悲痛,永远。看过《东京审判》,我一直在思考关于战争的问题。

  当看到远东军事法庭开庭前中国法官的位置排在英国之后,我悲痛一个惨遭战争蹂躏近五十年的国家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当看到审理“南京大屠杀”,我悲痛一个无数无辜的生命成了冤死的孤魂。

  当看到所有的战犯都不承认自己的罪过。①我悲痛一个曾在世界战场风云的日本,却没勇气承认自己的罪过。

②当看到酒馆里日本男子对准中国记者,我悲痛战争在中日两国人民留下多么的阴影,留给中日两国人民多少仇恨。

③当看到曾志伟的那句“你见过小孩子杀人”,我悲痛活泼可爱的儿童竟成了杀人恶魔。

  战争,悲痛,永远的悲痛--另人不禁发问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谁?

  难道是那些罪犯,是他们策划了这场战争?不。

  难道是日本天皇,是他同意发动战争?不。

  难道是日本的经济危机和德国的经济强盛导致的?不。

  我一直在思索,谁才是罪魁祸首?晚上在图书馆里,经过哲学的书架旁,我终于明白一切得罪魁祸首是他们大脑里那种关于战争的思想,也就是那些主战的思想家和那些发展这一思想的所有人。那些想让自己和自己的民族称霸世界的思想家,用自己看似平常的笔书写着血腥历史,什么”大日本帝国永不败”极度唯心地认为自己民族高贵,并且应陵驾于其他个民族之上。然而在那个年代的日本、德国,那些罪恶深重的人却被当成英雄一样顶礼模拜。就是那些历史的小丑扭曲了一代又一代日本青年的思想,再加上战争的毒害,使日本文化流露着好战、自豪又有忧愁、绝望,凄美成了日本流行的一种美。

  我更为悲痛,日本的统治者将那些战犯的灵位当成英雄一样崇拜,仍推动着“军国主义”的文化发展。

  我更为悲痛,日本不但不承认自己的罪过,竟然将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中日战争写成自卫战争,帮助中国人民,扭曲着日本人民对战争的理解。

我更为悲痛,也许多少年后“军国主义”复辟,世界人民再次陷入战争,多少无故的人亡死,而这一切再日本人眼中却只是凄美的故事而已或者连凄美的故事都不是。(中国杂文网)

1、①注音并解释含义。

蹂躏:                         流露:                            

②找出文中的三个错别字。  

2、划线句①②是否矛盾?如何理解?

3、划线句③中“‘你见过小孩子杀人’,我悲痛活泼可爱的儿童竟成了杀人恶魔。”有什么含义?

4、就本文中作者所使用的最典型修辞方法,举出一例,并做分析。

5、本文作者认为谁才是罪魁祸首?结合文章的思想内容作分析。

参考答案:

(一)1、“外国人” (② )“依法治国” (② ) “中房协” (③ ) 

“主人翁” (① ) “房奴” (③ ) “科学论断” (① )“职业道德” (①  )  

2、三鹿等品牌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中国楼市疲软

3、力促政府救市,真实目的是维护开发商的利益和自我的利益。

4、叙述外国的寓言--别人加奶我倒水的思维咱中国人也有,而且还会有过之;并列举种种现象--举“中房协”的典型事例--“别人遵章守法,自己率性而为”是民主意识淡薄的体现(文章的中心)。

5、现在,你还会认为三鹿集团健忘吗?他们潜意识大概是觉得自己的产品销售量排名在前,就仿佛是行业中的真正领头人一样,头一领人们就纷纷照着动作。销售量第一,三聚氰胺的含量也是第一,现在,品牌的知名度也是第一。三鹿集团如此,难脱狂妄之嫌,一个行业有多家企业如此,不知道这些企业真正应该到底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参考答案:

(二)1、①蹂躏:róu lìn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流露:liú lù(意志、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②模拜--膜拜   陵驾--凌驾   无故--无辜

2、当年发动战争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好战分子,受害的是广大的被领略国的人民和日本的普通劳动人民。所以,“没勇气承认自己的罪过”是日本政府,而对侵略战争表示“悲痛”的是日本人民,二者并不矛盾。

3、儿童是最天真和无辜的,用儿童来杀人,泯灭人性;儿童都用做杀人的工具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说,军国主义为了其侵略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儿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残害儿童就是残害这个民族。

4、排比 典型的有三处  作用:增强语言的气势,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愤怒或悲痛之情。

5、罪魁祸首:想让自己和自己的民族称霸世界的思想。本文可以说是电影《东京审判》的观后感,同时也是对战争的罪行理性分析。 

 

 

巨东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