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柞水县营盘中学 张家侃
一看到《塞翁失马》这篇文章,我就会想起九年前我初为语文老师时授这篇文章时的情景。
那时还在流行着“满堂问”的启发式教学法。在我的“启发”下,很快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大多都能背诵全文,能翻译全文,能明白寓意。课后还沉浸在那节课很成功的喜悦中的我,突然想到,学生们都把“其父”翻译成了“他的父亲”,我也默许了。如果真实那样翻译,那么“塞翁”是谁?和“他”是什么关系?这样的话文中的人物关系 就混乱了。显然,“其父”不应是“他的父亲”。那么“其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时我才想起来“父”是个多音多义字,它还读“fǔ”指老人,如田父﹑渔父等。在这里“父”应该当“老人”讲,而“其”可解释成“那个”。这样“其父”就是“那个老人”的意思和提目“塞翁”相一致。想到这里,我赶紧冲进教室去给学生纠正。谁知有学生拿出参考书,上面确实翻译成“他的父亲”。我愣了一下后,便引导学生查字典,再结合全文分析。后来学生才接受了我的观点。
现在的教材中也选了这篇文章,现在我的学生翻译这篇文章中的该句时,也和九年前我的学生一样,望文生义。也难怪他们,我们的一些由专家编写的资料上不都是这样翻译的吗?我手头的由新疆少年出版社出版的《教案优化设计》中就是把“其父”翻译成“他的父亲”的。涉及这一“父”字的还有《智子疑邻》中的“其邻人之父亦云”这句话。我手上的那本资料上也翻译成了“邻居家的父亲”。我觉得这种翻译仍然欠妥。这里的“父”字也应该读“fǔ”,翻译做“老人”,这个句子可翻译成“他隔壁家的(一个)老人也这么说”。
我觉得像“其父”,“其邻人之父”这类看似简单,容易使人望文生义,错误翻译的句子,教材上应该给个注释,这样就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作者邮箱: 90697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