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江南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岳、登飞来峰(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6-8-22编辑:互联网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参与教师 授课班级 教学方法 朗读理解

知识与技能: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五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学习时要注意体会。重点:熟读、背诵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⒈可由唐诗及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导入。

⒉运用抢答的形式,简介作者:在黑板上写出曹操、李白、王安石、杜牧、杜甫五位诗人的姓名。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讲述中抢答。①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像丰富,构思新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李白)②他,是唐代晚期著名诗人,他的抒情写景七言绝句,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人称为小杜。我们学过的诗有《山行》《清明》(杜牧)③他,曾是宋朝的一个臣相,唐宋八大家之一,江西临川人。我们在上一个单元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王安石)④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我们学过的诗有《舂夜喜雨》《绝句》(杜甫)⑤曹操由学生点评,要肯定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整体感知:

⒈听范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⒉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三、赏析《江南春》:⒈茌江南舂天的大地上,黄莺欢快地歌唱,绿树丛丛,映衬着盛开的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所有景物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怎么下起了春雨,甫朝留下的许多寺庙,笼罩在烟雨蒙蒙中,楼台亭榭,在烟雨中掩映,时隐时现。⒉学生阅读《江南舂》,思考--问题一: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问题二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提示:诗中描写了莺、绿、红、水、村、山郭、酒旗下寺、楼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无哏贷美和向往之情

四、作业:抄写五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齐诵五首诗

二、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⒈揭示标题,划出标题停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⒉讨论、探究。问题一: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要点提示: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将诗人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奠大的精神慰藉。将月亮人格化了。

问题二: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提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三、教师范读《望岳》:介绍泰山。泰山,属五岳之首,舂秋时的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山中还会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如此美景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看那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的景象。

讨论、探究。

问题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种感觉在什么情况下感受得到:要点提示:登岳问题

二:由此首诗,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提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具有俯视一切的雄混气概”四、赏析《观沧海》:教师结合图画讲述:一个人登上一座山石,面对着波涛翻滚的大海和海中树木茂盛的山岛,看着一轮红日仿佛从海面升起。如果此时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战事连连告捷,正挥师北征,他会作何感想呢?学生自由发言:具有心胸开阔、雄心勃勃、野心勃勃、一统江山、囊括宇宙、称霸天下予肯定。

合作探究:

问题一:诗中哪些句子写景?哪些句子抒情?

问题二:其中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句子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要点提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银河代表宇宙,可它们似乎就在大海里运行,从波涛中涌出。诗人把眼前实景和想像融为一体,绘摹出大海万千气象和吞吐星辰、囊括宇宙的气魄。

五、默诵《登飞来峰》:

问题一与《观沧海》相比较,二者在写法、结构上有何相似之处?

问题二:点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要点提示:表面意思,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深层含义,有成就大事业的胸,才能不畏惧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六、作业:背诵五首诗

 

龚继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