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全突破之文意理解题(高三备课资料)

发布时间:2016-9-4编辑:互联网

何泽彬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全突破之文意理解题

  【考点解说】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一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试题的选项通常是“三对一错”,设问的角度基本是选误,四个选项大多依原文的先后顺序对文意作概括性的转述和分析;那个错误项中的大部分叙述一般还是符合文意的,往往只设置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当然,四个选项有时会依选文内容的特点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比如分别涉及人物品性的不同侧面)。 

  【试题解析】 

  例题:(2009年福建卷第3题)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丧父的张自新没有因母亲的看法而放弃学习,坚持耕读,啸歌古人,悠然自得。 

  B.张自新对吴中子弟的亵语戏笑不以为意,也不理解,所以无法与他们交流。 

  C.作者对张自新的坎坷经历和怀才不遇深有感慨,痛惜他的病故,写了这篇传。 

  D.文中选取张自新读书敏慧、耕读奉母等几件事来塑造人物,选材典型,形象饱满。 

  解析:答案为B项。该项错在“也不理解”、“无法与他们交流”,相关原文为“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可见是“不理会”而非“不理解”,是“不搭理他们”而非“无法与他们交流”。 

  【锦囊妙计】 

  高考文言文“文意理解题”,一般要求选出四种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或不相符的一项,有时也通过考查对某一个句子的理解来关涉整个文意。由于这种题型将文言文阅读“文字解读”和“文旨分析”的能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因此,该题型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上。学会分析,又必须从研究试题如何“设障”(即设置与原文说法不一致的干扰项)开始。 

  综观2009年18份高考试卷,命题者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 

  一、曲解词义 

  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 

  1.全国卷Ⅱ第10题C项(选文出自《宋书郭原平传》): 

  郭原平以种瓜为业,曾遇大旱,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县官刘僧秀要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他不肯接受。运瓜时他见有人遇到困难,却能迅速相助。 

  本项错在“要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让他运瓜”的“农田中水”,应该是“下渎水与之”--“渎水”即瓜渎中的水。 

  2.全国卷Ⅲ第6题D项(选文出自《宋史朱昭传》): 

  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原文写“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以利啖守兵”说的是以利益收买了守兵,而非“敌人害死守兵”。 

  二、夸大其辞 

  命题者在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 

  3.北京卷第10题D项(选文出自《史记叔孙通传》): 

  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该项错在“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原文为“鲁有两生不肯行”,叔孙通“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的只是两个儒生。 

  三、张冠李戴 

  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或者说成发生在甲与乙身上),这就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 

  4.全国卷Ⅰ第10题C项(选文出自《北史魏德深传》): 

  魏德深深受百姓欢迎,又能震慑奸猾之人。他到馆陶,百姓见他如见父母;而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后来将回贵乡,贵乡吏民互相庆贺。 

  原文中的表述为“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意思是“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赵君实呆在家中,从来不敢出门。流亡四方的人,纷纷回到馆陶”),可见“奸人赵君实与逃窜之徒,只能躲藏流亡”说法有误。 

  5.广东卷第8题A项(选文出自《宋史李迪传》): 

  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的的确是李迪,而“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的并非李迪,而是他的曾祖--“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6.广东卷第8题C项(选文出自《宋史李迪传》): 

  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不畏众怒”表述有误,依据原文“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怒”的只是皇帝,“群臣”是不敢向皇帝提出反对意见的。 

  四、颠倒事实 

  即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造成选项错误。 

  7.四川卷第10题B项(选文为王安石的《慈溪县学记》): 

  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本项原因解释出错,原文中的说法是“后世无井田之法”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而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因为学校被废弃。 

  8.广东卷第8题B项(选文出自《宋史李迪传》): 

  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原文中说得很清楚--“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不是“立即遭到”,而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 

  9.重庆卷第10题D项(选文出自《贞观政要贪鄙》): 

  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 

  此项错在“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原文为“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鱼、鸟“被获”,真正的原因在于“贪饵”。 

  10.浙江卷第20题D项(选文为苏轼的《宝绘堂记》): 

  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选项中“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和“就是这个道理”与文意相悖,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味败坏,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意思是说但是圣人并没有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 

  11.天津卷第11题C项(选文出自《管子小匡》): 

  鲍叔牙认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 

  “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是设误点,相关原文为“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夷吾受之”只是在作假设,应改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很可能被杀”。 

  12.安徽卷第11题C项(选文为杨士奇的《游东山记》): 

  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错在“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相关原文为“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也就是说曾动笔写过,只是当时搁笔未写成。 

五、无中生有 

  这种陷阱的设置,在高考中是常见的--干扰项在文段中找不到根据,是命题人臆造出来混淆视听的。 

  13.湖北卷第12题B项(选文为苏辙的《孟德传》和苏轼的《书〈孟德传〉后》): 

  宋孝孙认为孟德不像是恶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 

  实际上,原文为“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根本没有谈到“派人向上级报告”。 

  14.山东卷第12题D项(选文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该项也属无中生有,原文并无“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的信息,而是说“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15.江苏卷第10题C项(选文为汪琬的《书沈通明事》): 

  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根本于原文无据,“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的分析也不合文意,相关的文字是“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这里的“赦”指朝廷的“赦免”。 

  16.江西卷第12题B项(选文为魏禧的《卖酒者传》): 

  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亦属无中生有,原文“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说的是将要打官司,说明这只是未然之事。 

  六、偷梁换柱 

  命题者通过偷换某个概念来设置陷阱,这在高考中也很常见。 

  17.湖南卷第11题C项(选文为张耒的《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 

  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己,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 

  本项错在“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己”,原文“今一为吏,皆失己而惟物之应”,说的是只能应付外在事物,只能“勉以随人”,或者说皆要受外物约束限制,而失去了心灵自由、行为自在--失去了自我。这里,不只是“应对官吏事务”,“失己”更不是“无暇顾及自己”。 

  18.辽宁卷第6题B项(选文出自《梁书孙谦传》): 

  孙谦任钱唐令时操守廉洁,不受馈赠。由于没有私人住宅,离任时只能借住在官府空车库里。明帝想将他引为亲信,因为他不愿意而被迫放弃这一想法。 

  本项错在“任钱唐令时……”。事实上,孙谦“操守廉洁,不受馈赠。由于没有私人住宅,离任时只能借住在官府空车库里”并不限于“任钱唐令时”,原文中有“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等。 

  此外,命题人还可能“综合设误”,即在同一个选项中,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设误法。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相追之相:他,代其父 

  B.王赦其罪,上惠也惠:恩赐 

  C.不私其父私:偏袒 

  D.纵其父而还自系焉纵:放 

  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不当伏罪/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2)子其治事矣/王赦其罪 

  A.两个“当”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 

  B.两个“当”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 

  C.两个“当”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当”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坚直廉正,无所阿避阿避:指阿谀和逃避 

  B.夫以父立政,不孝也立政:指树立政绩 

  C.废法纵罪,非忠也废法:指废除法律 

  D.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傅:指把罪责推给别人 

  4.“过听杀人,自拘当死”在文中的意思是() 

  A.过分听信别人而错杀人,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刑。 

  B.听察案情有过失而错杀人命,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刑。 

  C.听察案情有过失而错杀人命,就把自己拘禁起来等待死刑。 

  D.过分听信别人而错杀人,就把自己拘禁起来等待死刑。 

  5.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石奢、李离都严守法纪,以身殉法,维护了法纪的尊严。 

  B.石奢为官清廉,李离严守法纪,二人都值得称道。 

  C.石奢清廉正直,李离勇于自责,后者更值得称道。 

  D.石奢、李离都严守法纪,以身殉法,以保住自己的名誉。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孙膑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以刑徒阴见阴:暗中 

  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再:第二次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客气 

  D.明日为五万灶明日:明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赵急,请救于齐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②门虽设而常关 

  D.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刑馀之人不可②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③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⑥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A.①③⑤C.②③⑥ 

  B.②⑤⑥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说服了齐国的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并帮助齐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 

  B.在魏国攻打赵国时,田忌按孙膑所说趁机攻打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于是魏军果然去了邯郸,在桂陵与齐军交战,结果被打败。 

  C.“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是在孙膑充分掌握敌我情况并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取得的。 

  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后来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相:他,代石奢。)2.D(两个“当”都是“应当”;第一个“其”相当于“还是”,第二个“其”为代词。)3.C(“废法”应为“不遵守法度”。)4.B(“过”是“犯过错”、“有过失”的意思。)5.A 

  二、1.A(B项,“再”应为“两次”;C项,“客”应为“像对待客人一样”;D项,“明日”应为“第二天”。)2.D(A组,第一句中的“与”意为“和、同”,第二句中的“与”意为“结交”;B组,前者为“向”,后者为表比较的介词;C组,前一个表顺承关系,后一个表转折关系;D项,两个“因”皆为“于是”。)3.D(①是孙膑自我界定的话,与军事才能无关;③是交代齐魏两国交战的情况;⑤是司马迁对马陵地理环境的客观叙述。)4.B(“去邯郸”是“离开邯郸”,而不是“去了邯郸”。)5.(1)齐军一直被认为胆怯,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2)于是丢下步兵,和他的轻骑兵两日的路程并作一日赶地追击逃奔的齐军。(3)庞涓果然在当夜到达被剥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色木质上写有字迹,就点燃火把照看那些字。

何泽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