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添宇
初接七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心里好没有底,连续几年被用在毕业班,加之七年级新教材从没有教过,特别是几周以来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尤令人担忧。焦急之余,涛声依旧的日子还得继续,作文课还得硬着头皮上。走进教室发现班上空了两个座位,班长说是二人闹矛盾让班主任叫去了。我眼前一亮,作文课有材料了!我不无兴奋的向学生宣布这节课的任务:是非任由众人评说--口头作文(板书)。
第一步,我先让班长及坐在附近的知情的学生陈述事情的经过,接着指定几个学生补充细节并作评判(说事实)。
班长:学生甲和学生乙的矛盾经过是这样的:也许是大家初来乍到,互相不认识,有些事情是误会造成的。甲同学的作业本发错了,发到了乙同学的座位上,他随手又将作业本扔到别处,没想到撕烂了封皮。于是,甲同学拿着自己的作业本让乙同学赔。后来,两人就争执、扭打起来,抓着对方的头发……
学生1:我看到他们两人先是不客气地争执,后来可能是话里都带着火药味,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矛盾升级了,高个子动了粗,朝小个子同学头上打了几下,不过看得出,下手并不多重……
学生2:我觉得他们说的情形跟我看到的是一样的,原因很简单,事情很小,犯不上发那么大的火气……
……
教师:刚才几位见证人陈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通过相互证实,很详细很客观,对事情经过我们大家也都再清楚不过了。接下来,请同学们针对此次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二人在事件当中的责任,都要畅所欲言。
第二步,让学生评论这件事,先摆明观点态度,就事论事,明确谁对谁错,再讲理由(评议是非)。
班长:我认为乙不对,不能把别人的东西不当回事。不尊重人,他应该负主要责任。
学生3:我觉得甲太小气了,不就是一个作业本嘛,不值得去索赔,做人要大度些。
学生4:我认为这事情责任在乙身上,他不该弄烂人家的东西,乱扔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别人的作业本在自己位子上不应该随便给扔了,要想法子找到它的主人。毕竟不尊重别人的东西就是不尊重别人的人格。
学生5:两人都有问题,同学们一起相处要学会宽容,不必要斤斤计较。不是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吗?乙本来就错了,还动手打人,太不应该这样做。当然甲不能随便骂人,骂人也是不尊重别人的行为,如果把话说好些,就不会发生后边的情形了。
学生6:大家从不同的学校来到这里,我们生活在一起是缘份,要珍惜。再说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知识,为一些小事情争强好胜不值得,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不说,还影响班级量化积分……
……
教师:以上几位同学各自发表了看法,分析了理由,可以看出,大家学会了透过现象剖析根源,学会了思想,懂得了做人,令老师很感动。实际上,甲乙二位同学因为小事而发生冲突,实在是不应该。我们从中也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都想证明自己在同学们眼里的尊严,不是孬种,都是响当当的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为自己挣回所谓的面子,不甘示弱与对方。结果呢?他们要的面子并没有挣回来,相反,损害了自身形象,降低了在同学心目中的威信,可谓得不偿失。一些人总认为,对待别人宽容点好像吃了好大的亏似的。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关于“面子”问题,那些面子要不得?我们在相处中怎样挣面子?
第三步,师生共同拟出参考题目,让学生结合前两步的口头训练写片段作文(尝试讲点道理)。提示:可以结合学过的历史故事、人物、名言、俗语来帮助说理。
参考题目:1、学会宽容2、丢“面子”并不丢人3、赢得尊严4、挣回“面子”丢了人
例文1: 学会宽容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宽容。懂得宽容,是一个人美好品德的一种体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知道,生活中不会绝对没有矛盾冲突,但面对冲突,明智的人总能想到让步,在海阔天空的境界中享受宽容创造的美。愚鲁者却固执的选择不依不饶,结果使小事变大,大事可怕,最后难以收场。常言道:得饶人处且饶人。诸葛亮七擒孟获,最终赢得了孟获的真心归顺;唐太宗李世民不计前嫌,接纳并重用曾经是敌人的魏征,创下了贞观之治的空前盛世。同学们,学会宽容吧,你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例文2: 丢“面子”并不丢人
我们生活中有些人总把所谓面子看得“重于泰山”,事事都不能落后于别人,一旦别人占了上风就觉得自己大失面子,甚至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之痛感。在冲突中,懂得宽容,富有雅量,不但不会丢掉面子,反而会为自己赢得面子,显示人格的高大。有的人说错了话,敢于纠正,不算丢人,倍显胸怀的宽广;有的人做错了事,勇于改正,不是丢人。廉颇心甘情愿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成为千古佳话。相反,那些在利益面前寸步不让的人,才是真正的丢人现眼。俗话说:“让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让人。”事事逞强,目中无人,丢人大矣。
反思:这节课虽是在不经意中的“偶得”,但学生参与的活跃超出了笔者的预想。仔细想想,以前的作文课侧重于教师方面的理论滔滔的说教,学生活动基本上只是过去作文课的“悲剧重演”。这节课设计之由头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学生纠纷,经过精心梳理竟然可以做成一节口头作文课,效果虽不是立竿见影的大面积丰收,但毕竟给学生打通了生活和写作的通道,把学生从老套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中解放了出来。生活即作文,学生也在作文中感受做人的真谛。对于笔者而言,其意义在于经历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作文教学,也许很不圆满,但之于本人的启发是极大极长远的。
(舒添宇,陕西省山阳县长沟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中教一级。 邮编:726401 电话:13891423257 邮箱:stytzyl@sina.com)
作者邮箱: stytzyl@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