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问题的症结主要是“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观念没有完全贯彻落实,在语文教师的各种教学论文、经验材料中,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的理论阐释与实例说明比比皆是,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挤占“主人”的时间、逼“主人”就范、刻意追教“教”的完美、重“教法”轻“学法” 、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忽视教学反馈信息等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这不符合素质教育对语文学科的要求,也反映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淡薄。这说明从理论上认可的东西,并没有真正融入思想深处,因此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不自觉地从教者利益出发,还是头脑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潜意识在支配教师行动。 “诱思探究”是救治这些弊病的一剂良药,它既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以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实现如下安排的诱思探究教学:
l、课前诱导,成立学生备课小组,参与备课。小组成员先和其他同学阅读教材,发观教材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或疑难问题,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设想发表意见,提出看法,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切合实际,避免无效劳动。
上新课前,可以请学生听一首歌《杜十娘》,想一想歌的旋律是怎样的,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学生能够感受到旋律是舒缓的,结合文本知道这些有助于表现主人公不幸。 了解这首旋律舒缓感情悲伤的歌取材于明代拟话本中的优秀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欣赏这样的小说时,不把小说中的人和事当作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和事。能带着感情和小说中主人公同悲喜,带着思想去思考,能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感悟生命的思想者。大家对本文的结局疑问多多,对于主人公的结局学生很不理解,认为杜十娘可以有很多的选择,这就是本文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有大家在预习中逐渐得出的。
2、课中诱思,主体参与主战场。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实践不少于20分钟,教师讲析不多于20分钟,以前属于教师的活动,现在学生都可参与,自学自悟,质疑答问。
听写生字生词、注音、记笔记、写作业是经常进行的书写,作文课上完成作文的基本的写作。这里的“写”还包括写板书。传统语文课上,分析课文的板书是教师的专利,在“诱思探究”课堂上,教师“一统天下”被打破。板书可以由学生设计,由学生写到黑板上,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概括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意识。课上还可以写发言提纲、作文提纲、小作文、片段作文等。例如其中让学生课堂上概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情节并且写下来。学生选出印象深刻的文段朗读,体会感情,然后总结写作得出结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通过人物、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国子监的学生叫李甲和京城名妓杜十娘两个人一见钟情,杜十娘本来就有从良意,遇到李甲后,她便想办法赎了身,跟着李甲回家。在回家途中懦弱的李甲不敢把十娘带回家去见父母,听信了孙富的挑拨,把十娘卖给了孙富。当十娘得知此事后,悲痛欲绝怒投长江。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情投意合----用计赎身----孙富离间----怒投长江”的发展线索。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
如果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情节看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话,那么情节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颗圆润的珍珠。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时就发现了许多。大家讨论比较感兴趣的问题:1、李甲为何抛弃杜十娘?他大悔痛哭是对杜十娘有真情吗?2、 杜十娘为什么要攒百宝箱?为什么不在故事的开始就把百宝箱 的秘密告诉李甲?又为什么要连百宝箱一起沉? 3、如没看到孙富,杜十娘和李甲会白头偕老吗?4、为什么文章末写李甲重病,孙富暴死?
大家讨论线索“百宝箱”,“百宝箱”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具,是小说构思的精华所在。“百宝箱”的存在,凸现了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百宝箱”使小说弥满了金钱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状貌;“百宝箱”丰富了小说的悲剧意蕴,“百宝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形成叙事节奏,杜十娘与李甲的爱情因为金钱而一步步受阻,同时因为“百宝箱”又一步步使阻碍化解,直至走向最后的悲剧;“百宝箱”是个“秘密”,情节发展过程中,作者只是掀开一角让读者窥探,最后才把“秘密”公开,“秘密”公开之时,所有的疑问便涌现出来。
大家质疑: 作者在小说的结尾为何让杜十娘选择死亡,这样做值得吗?
学生谈谈看法: 1、杜十娘的死亡是多余的,她那么有钱,完全可以追求新的生活。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生命如此可贵,哪能说不要就不要。
学生大都认为杜十娘的做法匪夷所思,到底如何看待呢?
学生合作探究《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投江前的情景,思考杜十娘当时的心情,杜十娘的心情---怒: 杜十娘怒投珠宝、怒斥李甲、怒骂孙富,最后怒沉百宝箱。对于一个把拥有真情作为人生目标的她来说,李甲的出卖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毁灭性的。她绝望了。自杀的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偏执,因为决定结束生命并不是什么小事。作为个性刚烈的杜十娘来说,她偏执的是真情,她宁愿用死来抗争和示威,死的行为可以说是她怒到极点的表现。
学生对于这样的结局并不满意,大胆假设,就给杜十娘另设一个结局,
拓展联想: 根据生活阅历、知识积淀,发挥想象,给杜十娘另设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局。 1、杜十娘取出她百宝箱中的银两,用高于一千两的价格又把自己赎出来后,一个人归依佛门。2、杜十娘接受了李甲的忏悔,和李甲从归与好。3、杜十娘自己过着富足的生活,不再追求爱情婚姻。 可以设计出很多拯救方案把杜十娘从死亡的悬崖边拉过来,可以显示学生都是极富爱心的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是1、时代不同。2、价值观不同3、中国封建史上,从来没把人当人看,更没把女人当作人看。她们未嫁要贞、夫死要节、遇暴要烈。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到〈〈桔子红了〉〉中的秀禾,她们都为自己的幸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女人的命运大多以悲剧收场。根据此,学生总结出本文的主题:通过杜十娘的悲剧故事,写出了一个下层妇女的合理的美好的人生追求,在这追求中塑造了一个美的灵魂,同时以一种深沉的义愤表现了这个美的人生追求怎样被毁灭。全文寄予了作者对追求幸福却被迫牺牲性命的妇女的同情,对背信弃义的纨绔子弟和破坏他人幸福的阴险小人的憎恨。
造成杜十娘悲剧的真正原因: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象杜十娘这样的风尘女子,在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的重重包围下,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呢?她的悲剧的发生,是必然的,是一个社会悲剧。
对教材的分析与阐释在传统语文课上往往是教师的特权,在“诱思探究”教学中,这个权利为师生共有。教师不是将教材蕴含的道理、意义、情感、思想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去推导,从而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收获,而不是教师硬塞给他们的条条。 学生自己总结一课书的要点,如中心思想、人物性格、写作特点、段落大意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总结一个阶段的学习收获。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学会总结的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习战果十分有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关心别人的进步,发观别人的长处,帮助学生明辨正误、是非。就教师设计的问题或同学提出的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有故事情节的教材内容编排课本剧,学生可以深入钻研教材,提高学习兴趣,增长多方面才能,也可以收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3、课后实践,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如互批互改作业作文,设计检测题或阶段复习题以备交流,课外阅读,课外写作,写周记、日记,参加社会实践。课后参与的首要作用是复习课内所学知识,其次是巩固课内训练所得的技能,再次是扩大学生阅读量、写作量,以强化读写能力。还有一点即是引导学生参加社会生活,了解国家政治、经济、教育等发展情况,提高观察、倾听、交流等项交际能力与分析、辨别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后, 拓展阅读书目 1、《玉台新咏》 中的《孔雀东南飞》; 2、蒋防的《霍小玉传》 ; 3、曹雪芹的《红楼梦》; 4、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小翠 》、《婴宁》等; 5、鲁迅《祝福》 6、贺敬之《白毛女》 7、《桔子红了》等, 统观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看到很多象杜十娘这样不仅外表是美的,内心更是美的女性形象。她们只不过为了追求“人“的完美,却毁灭了,此情此景让人感到有点震撼。〈〈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不过是想抛砖引玉,希望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能够和主人公笑声交响在一起,泪水汇流在一起。他们身上的那种对于“人“的完美的追求会影响正在成长的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一定可以成为“精神世界的美食家,感悟生命的思想者。”
教师“引路,开窍,促进”。教学的大主意还是由教师拿,课时的大致分配、每节课的程序设定、教学流程的调控、问题的设计、讨论后的集中等还需教师掌握。教师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对每一篇教材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喜欢每一节语文课。用肯定的热情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的动作、语言、精神风貌乃至脾气秉性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体性学习特别需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以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要真诚友善,以永久的人格魅力将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学生在诱思探究教学过程中遇到解不开的疑难,认识处于“愤悱”状态时,就需要老师大显身手了,启发诱导,探索研究,以致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素质教育反对教师事必躬亲,反对教师包办一切,反对将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反对将学生视作表现自己教学完美的陪衬,反对将学生置于为教师完成教学进度服务的配角地位。在实施诱思探究教学过程中注意全员参与,人人发展,不是以往的“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注意学生全面参与,综合提高,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教学目标;注意学生要全程参与,不断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其获得全面发展。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引导教师真正的在素质教育的轨道的行进,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不但丰富其知识,更加健全其人格,昂扬的为中华的腾飞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