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选读》--宝玉挨打(苏教版高三选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9-25编辑:互联网

 《宝玉挨打》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

2.了解'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的情节内容.

3.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

4.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5.把握课文的矛盾冲突,具体分析矛盾冲突的思想根源,明确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

6.鉴赏本文情节曲折多变,矛盾冲突激烈众多,人物表现各不相同.语言精妙无比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是本文的重点.

2.理解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 引导学生导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红楼梦》以日常生活作为艺术的表现对象,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日常生活中的波澜起伏,这部不以惊险情节见长的古典小说经久不衰,其艺术成就及思想价值均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极致.今天我们就以小说中的'宝玉挨打'的片断为例,体味这种情节波澜的设计之妙.

二,学习

写作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提问1:吴功正先生讲到《红楼梦》情节设计的特色时,曾将起伏跌宕的情节论为三态: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其中'宝玉挨打'这一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看看本文是怎样具体体现的 

讨论,明确:

全文分三部分,一是打前交待起因;二是宝玉挨打,以贾政与王夫人,贾母之间的冲突为主;三是打后其他人的反应.分两部分也可,一是提前交待起因;二是宝玉挨打后众人的反应,近距离反应以王夫人,贾母为代表,远距离反应以薛宝钗,林黛玉为代表.

提问2:思考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是什么 

讨论,明确:

①宝玉因悲金钏之死,陪客葳葳蕤蕤;②忠顺府告宝玉引逗琪官之状;③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

提问3:一事紧接一事,层层深入,丝丝人扣,情节高潮到了非如此不可的境地.这其间贾政的神色变化也很有层进性,请同学们从书中快速找出对贾政神色变化的描写.

讨论,明确:

初见时'原本无气',证明此时还未起波纹;但看到贾宝玉垂头耷耳,'应对不似往日',语无伦次,'倒生了三分气',微波渐起;忠顺府索人,使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波浪已涌动;贾环告状,中伤之言犹如火上浇油,'大逆不道'使贾政神色'面如金纸''眼都红紫了',浪涛已拍天,矛盾激化到极点,打已成为必然.

提问4:宝玉挨打的前奏,作者采用逐层递进法,写得气氛愈来愈紧张,体会作者精湛的艺术技巧.

讨论,明确:

宝玉被喝禁在厅上,他料到挨打势在必然,连忙托人给贾母,王夫人报信.假想,如果贾母,王夫人此时得信,掀起的巨浪便会一下子平息,读者被吊起的胃口也会顿时放下.相反,高明的作者不但不如此做,反而利用偶然性的因素再来触发:机灵贴身的小厮焙茗不见踪影,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老妈子偏又是个聋子.偶然性的因素为必然性的结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提问5:碰巧的几件事儿成了宝玉挨打的导火索,请同学们进一步分析贾政'恨'儿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讨论,明确:

矛盾的焦点在于父子二人价值观念上的对立.贾政信奉着封建主义的道德理念,严格维护着封建主义的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希望宝玉成材,光宗耀祖,走仕途经济之路.而宝玉恰恰与之相悖,由于他特殊的生活和具体环境遇,使他鄙视以男人为中心的虚伪的贵族社会,他要的是情场,是知已,是得乐且乐的追求情感信仰的人生观.相对贾政之主流,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叛逆者,即使不是这些事儿,换了其他的事儿,他也会挨打的.

附注补充父子二人价值观念上的对立表现证据:

贾政希望宝玉有'慷慨挥洒谈吐',时时顾及'祖宗颜面',不要让父亲落个'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和他也越发担心宝玉将来走'弑君杀父'之路等等.文中谈宝玉的地方更多,尤其是挨打后,宝玉对其他人的所言所思,都渗透着他的价值观.

如表现贾政的:

'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你可好生用心学习,再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着!'

--第23回

'自今日为始,不许再做诗做对的了.单要学习八股文章,限你一年,若毫无长进,你也不用念书了,我也不愿有你这样的儿子了.'

--第81回

表现宝玉的:

'还想什么念书,我最讨厌这些道学话,更可笑的是八股文章,拿他诓功名混饭吃也罢了,还要说代圣贤立言,好些的,不过拿些经书凑搭凑搭还罢了,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扯西扯,弄得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第16回

提问6:问题五:宝玉挨打余波荡漾,由一个情节深入展开到父母之间,嫡庶之间,情人之间,婆媳之间,主奴之间,请同学们找出两三例并用简洁的语言对复杂关系中每个人物的行为加以概括.

讨论,明确:

近距离余波:王夫人哭劝贾政,贾母怒阻贾政;远距离余波:袭人痛心以相告,宝钗动情来探源,黛玉泪眼表真性.

3.总结扩展

要进行文学鉴赏,首先应准确感知文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认识,归纳,评价的能力.比如曹雪芹描写情节有一个可贵的经验--他叙写矛盾往往不是孤立地写一种原因,而是善于将多种因素或条件有机地交错在一起,造成矛盾之'源'的厚度.同时一个矛盾波及的后果也是多向发散的,因而也为下一个波澜的创设打下了埋伏.

4.布置作业

思考并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宝玉挨打后,人们不同态度的描述来揭示众多人物的内心世界的.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体会贾政,王夫人,贾母在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并感知人物性格.

2.体会宝钗,黛玉在对宝玉用情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学习本文围绕一个中心事件,描绘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红楼梦》有一种非'经济'的写法,就是经常借一个事件,把很多人卷进来,再'逼迫一个个出来--表态,通过不同人的行为言语及人物间的相互烘托与对比,使得每个人物都显得立而丰满.'这节课就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体会宝玉挨打后,不同人物所显露的不同心态.

二,学习

提问1:问题一:请一位同学朗读第7-8节自然段,体会贾政,王夫人,贾母在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并感知人物性格.

讨论,明确:

相同:由于三人皆属贵族社会的上层人物,他们都严格遵从封建的礼制,同时用这种'传统'观念待之于人,因而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宝玉能成为家庭合格的继承人.

不同:三人的教育方法不同,但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是他们离宝玉的内心生活太远了.总之,贾政爱得无情,王夫人爱得无理,贾母爱得发昏.

贾政与王夫人相比

相同:认为宝玉该打,应当管教,但教育方法不当.

不同:贾政欲望之爱大于情感之爱,所以在行为上失之以严,除了讲大道理,便是骂甚或打,结果儿子叛逆.王夫人一方面依从宝玉巩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因痛失一子,对宝玉过分溺爱.宽大于严,其结果,对儿子的管教苍白无力.

王夫人与贾母相比

相同:溺爱,在行为上失之以宽.

不同:王夫人(同上).贾母一味地纵容溺爱,成为宝玉最强硬的保护伞,以'孝道'的武器让贾政认罪,也使宝玉在叛逆的路上走得更远.

提问2:(补充宝玉挨打后《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部分材料)并请同学们讨论宝钗,黛玉在对宝玉用情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补充材料:

材料1: 

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

一床夹纱被替宝玉盖了.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

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

问:'这会子可好些 '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些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

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

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大有深意,忽见他

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含着泪只管弄衣带,那一种软怯娇羞,轻怜痛惜之

情,竟难以言语形容,越觉心中感动,将疼痛早已丢在九霄云外去了.想道:'我

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人可亲可敬.假若我一时竟别

有大故,他们还不知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

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

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 '袭人便把

焙茗的话悄悄说了.宝玉原来还不知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

薛蟠,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从来不是这样,你们别混猜度.'

宝钗听说,便知宝玉是怕他多心,用话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得这个形象,

疼还顾不过来,还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

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你虽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

不知我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吗 当日为个秦种还闹的天翻地覆,

自然如今比先又加利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

到底宝兄弟素日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

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挑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

袭姑娘从小儿只见过宝兄弟这样细心的人,何曾见过我哥哥那天不怕地不怕,心里

有什么口里说什么的人呢 '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

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

半是堂皇正大,半是体贴自己的私心,更觉比先心动神移.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

起身道:'明日再来看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

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

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这有什么的 只劝他好生养着,别胡思乱想就

好了.要想什么吃的玩的,悄悄的往我那里只管取去,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

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去了.

材料2:这里宝玉昏昏沉沉,只见蒋玉函走进来了,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一时又见金

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

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

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

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 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嗳

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 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

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 我虽然捱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

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

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

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

'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

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

身,说道:'我从后院子里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又奇了,好好

的怎么怕起他来了 '黛玉急得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们拿

咱们取笑儿了.'宝玉听说,赶忙的放了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刚出了后院,

凤姐从前头已进来了.问宝玉:'可好些了 想什么吃 叫人往我那里取去.'接着薛

姨妈又来了.一时贾母又打发了人来.

讨论,明确:根据细节提示比较异同.

宝钗 动作:托药而进,低头弄衣带.

语言:'心疼'.

神态:红了脸,娇羞怯怯.

心理:暗想若宝玉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讨人喜欢了,也不会吃亏.

宝玉 心理:可玩可观,可怜可敬,死也无足叹惜.

黛玉 动作:无声之泣,气噎喉堵.

神态:悲戚,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

语言: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宝玉 语言:哄骗黛玉,并发誓为这些人死也情愿.

恩格斯曾说:'我觉得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的是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去做.'理解人物,体味人物的真性情,就不妨从'怎么做'入手.宝钗,黛玉皆聪颖貌美,堪称双峰对峙,她们对宝玉又都有爱的真情,但她们的思想性格截然不同,因而在待人接物或表现感情时也有所不同.宝钗'圆',理智多于情感;黛玉'直',情感胜于其他.宝钗见宝玉,送的是药,情急之下,说出了'心疼'之语,令宝玉感动,但此时她仍不忘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毕竟她是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有才德,明事理的大家闺秀,任何出格之事她都很警醒;黛玉则不然,她在追求情感的人生观上与宝玉相同,因而她能抛弃世俗的功利,她看宝玉,送去的是一颗真心,她从不说'那些混账话',也不劝宝玉走仕途之路,她劝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是为宝玉的安危着想.

提问3:有人说《红楼梦》有一种非'经济'的写法,就是经常借一个事件,把很多人卷进来,再'逼迫一个个出来--表态,通过不同人的行为言语及人物间的相互烘托与对比,使得每个人物都显得立而丰满.'.'宝玉挨打'这一回也卷入了十分复杂的人际关系,试找出几组主要的人际关系,并分析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背后所包含的社会内涵.

讨论,明确:

①贾宝玉与贾环所代表的嫡庶之争.贾环庶出,处处受到压抑,在今后的家庭利益分配中肯定会占下风.所以,他和母亲赵姨娘千方百计地构陷宝玉,手段卑鄙.贾环诬陷宝玉,正反映了大家庭嫡庶之争极端险恶的一面.

②贾政与母亲,王夫人之间的矛盾.贾母溺爱孙子,这是一般老人的觉悟,她并不反对儿子管孙子,只是对贾政痛下杀手的表现难以接受.事实上,贾母在客观上成了宝玉发展叛逆性格的保护伞.王夫人与丈夫的矛盾,是贾往往听信赵姨娘的谗言而不利于嫡党.所以,她劝阻丈夫主要贾珠早死说事,以柔克刚,为的是争自己的利益.这是嫡庶之争在嫡方的表现.

③宝玉分别与宝钗,黛玉之间的情感差异.宝钗来探望宝玉的伤势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一个'托'字,反映了宝钗光明正大之态以及意欲让大家注意到她对宝玉关切的心思.当袭人怪罪薛蟋时,她言谈堂皇,表现大度,并借机规劝了宝玉,可以见出她化被动为主动,化尴尬为从容的高明手段.黛玉则不同,她极不愿意别人看到她对宝玉的关心,她的深情表现在她的无声之泣及简单的言辞里.写'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可见哭泣时间之长与伤心之重.所以说,黛玉的关切是真情流露,宝钗的关切则多半是表现文章.黛玉感觉宝玉不该挨打,宝钗则以为事出有因,两人的思想也是不相同的.

三,课堂总结

本文围绕'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描绘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比如宝玉挨打,因为贾环向贾政编造'金钏之事',宝玉与贾环的同父异母矛盾.王夫人因金钏与宝玉午间对话有'挑逗'之语而赶走金钏,致使金钏投井而死,王夫人与金钏的矛盾.忠顺府来人向宝玉索要蒋玉菡,原来是薛蟠从中挑拨,宝玉与薛蟠的矛盾,当然贾政与宝玉互不相容的父子矛盾是核心矛盾.人物关系就是交织在这纷繁的矛盾中,从矛盾冲突中体现了人物性格.

曹雪芹在人物安排上,一是常常把越是关系亲近,地位相同或活动常常在一起的人,性格越写得迥异.比如同为封建家长的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二是把越是性格迥异的人越放在一处去写,这样可以使人物性格衬托得更加鲜明,比如黛玉,宝钗在宝玉挨打后的表现.

四,布置作业

1.结合课文,搜集有关资料,以'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爱情悲剧之我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红楼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