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6-9-4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教后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黄河颂》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6黄河颂

               光未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 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

        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并汇报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中其第二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

      1. 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 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 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4.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5. 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

    四、内容探究

      1.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

      2.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是不是病句?为什么要词性活用?

      4.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

五、小结课文

六、欣赏《黄河颂》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诵并学唱《黄河颂》

2.拓展延伸提高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概述上节课内容,组织《黄河颂》的朗诵表演

二、学唱《黄河颂》

三、组织学生表演唱(安排好领诵、齐诵、个人领唱和合唱,如学生能力强,方能有好的效果)

四、再组织学生欣赏并演唱《保卫黄河》并讨论:为什么保卫黄河就是保卫国家?目标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黄河颂》

五、比较阅读《长江之歌》再次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能阅读和演唱结合效果更好。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阅读材料见《语文课课练》

练习设计:

练笔 1. 评析《黄河大合唱》其他乐章的歌词

     2. 赏析你平日里喜爱的歌曲之一

     3. 为你熟悉的一段音乐填写出歌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