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谁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语文教材成功进行解读,谈“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教法多样”等都是华而不实。如何才能成功的解读教材?本人认为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 纵横相联,读懂教材价值
1、 无论是哪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是在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所以我们应首先仔细阅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写意图及编排体例,特别注意研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下的总目标与第四学段(7-9)阶段目标,从而把握整套教材的价值取向,解决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总方向问题。
2、 阅读本期教材前编者《写在前面》的话及目录,了解本期教材具体编排内容,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及附录部分。
3、 阅读单元前的单元提示及教参里的单元说明,了解本单元学习主题及学习目的。以前老人教版教材以知识为主线编排,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现在新教材主要以人文主题为主线编排,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这点而言,没有教过老教材的老师就应该特别注意了。单元提示里面,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目的,着重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语文素养,需认真研读并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
二、 走进教材,读懂文本内涵
就教材中的每篇课文而言,作为语文教师,肯定自己要先读懂课文。只有自己真正读懂教材,理解文本内涵,才能驾驭教材,驾驭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课堂学习效率,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心应手,如鱼得水。再说编入新教材的绝大多数文章文质兼美,老师不欣赏、不感动,要想让学生能理解接受、能被感动那是决不可能的。自己没读懂或没很好的理解,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效率事小,犯知识性错误误人子弟那就实在不好了。
遇到一篇文章,我们不妨自己先结合书下注解认真读两遍,不看任何参考资料,自己试着理解文本,想想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什么情言什么志,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哪些语言值得好好品析等等,然后自己再做做课后习题,看情况怎样,如果把握不准,就再多读两遍。其次,看看前面的预习提示,多参阅一些资料,如教参、全解、教学杂志等等,广泛收集与文本相关的信息,这就是余映潮先生所说的“读厚教材”。还有人说,作为语文老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只读两本书:一本教材加一本教参。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就在这里。
在广泛收集资料时,肯定有思考、分析、比较与筛选的过程。相比较而言,哪种说法更符合文本,哪种理解更符合作者写作的本意,大大小小很多方面都靠我们老师自己去斟酌或讨论,集体备课的优势这时表现得最明显。有时甚至感觉到自己有独特发现或不同理解,这是最好不过的了。写文章的人在创作时多凭感觉与经验,至于后来人们对文章的解读剖析,有时就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比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很多资料上都说作者要借写全家人到初春美丽的田野散步,特别是要通过写“分歧”来反映家人之间和和美美、互敬互爱的天伦之乐,末尾又写出了作为中年人在家庭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其实,把中年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和文章主旨隔离开来理解,细细去想就有点不合常理。一般讲,文章的各部分内容都应该为中心服务。莫怀戚在写作时到底是怎样考虑的呢?二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其实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正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尊老又要爱幼,中年人才会无形当中感觉责任的重大,文末作者写出自己与妻子的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就同样再次写出了 “我”与“妻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或是对这种传统美德的传承,这不也正好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或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吗?
三、 读出教材,精心设计教案
光走进教材真正理解文本内涵还不够,因为我们不只是欣赏者,我们还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课堂教学精心设计一份教案。这时我们就应该站在大多数学生的角度再读教材,再读文本。比如站在大多数学生的角度边读边想:文中哪些字词需要积累,哪些语句在理解上可能会有困难,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意见会不会统一,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在这篇文章中尤为突出,学生以前遇到过没有,现在需不需要学,怎样学等等。只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这样一边读一边想,再结合相关要求多参考一些其它的建议,我们就一定能设计出一份真正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案。
关于如何研读教材,我就结合他人精辟论述非常粗浅的讲了以上三方面,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的地方还望多多批评指正,以求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