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
葛灵顿
资料选编
一、简介作者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自称与皇室同宗,但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官员。所谓“宗绪衰微,簪缨殆歇”“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这类自述真实地反映了他比较寒微的处境。
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宗开成二年以前,是他的青少年时期。16岁著有《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文宗大和三年,被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入幕中。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开成二年登进士第。这个阶段存留的诗作不多,但已形成重要的开端。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篇,如《隋师东》《有感二首》《重有感》、《寿安公主出降》《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指事陈情,激切感人,显示了青年诗人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负和器识。另一些作品以比兴的手法抒写作者的凌云壮志和渴求用世的心愿,如《初食笋呈座中》和《无题》“八岁偷照镜”,笔意宛转,风格清新。此外,也有少量应酬诗和艳体诗。第二阶段,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是李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入党争旋涡的中年时期。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题材比前期宽广,包括感时、抒怀、言情、赠答、行旅、田园、咏史、咏物许多方面。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界。代表作如《安定城楼》《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另一方面,消极颓废的思想和绮靡俗艳的诗作也有所发展,如《镜槛》《曲池》《县中恼饮席》《花下醉》。第三阶段,宣宗大中元年 (847)以后,是李商隐三入幕府、天涯漂泊的后期。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诗人受到进一步压抑。他在京没有出路,只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大中十二年,罢职回郑州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病逝。漂泊无定的生涯,使诗人后期的诗风变化更为多样,诗境也日趋老成。所写的诗更加发人深思,令人叹惋。
二、无题--读李商隐
读商隐的诗,唯读至《夜雨寄北》饮了一杯暖酒: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这寒雨入夜的山地中,友情如一点如豆的烛灯,虽然微弱还是温暖了诗人凄清的凉夜。
文章憎命达,我们不能假设李商隐若平步青云是否会给晚唐带来全新的政治面貌,然若不是命运一次次把诗人逼入绝境,断是不会有李商隐那丽绝的无题诗的产生,无题之境犹如杜鹃啼血莺饮泪,珠泪凝玉,血色的圆珠抛起,在碧色的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然后不能遏止地碎了。你读到了一种残酷的美,如果你悲悯着,那么你的心也就跟着一起碎。
无题的绝美是诗人最后的舞。
无题的绝美是渐渐绝望的美。
“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李商隐这首《有感》微讽地道出了他朦胧诗中其实并非全是有所寄托,当对政治的热情渐渐熄灭时,他已完全地进入了诗的另一个境界中:“更在瑶台十二层”的紫府仙人,云雨丹枫中“微生尽恋人间乐”的神女襄王,“月中霜里斗婵娟”的青女素娥,碧城的女冠,祠中的圣女,宋玉,贾生……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这是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牡丹。
王安石曾赞李商隐:“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他的诗如同收了幕天的萧萧云雨,当是杜诗胸怀万物的大气象,他的诗境是浩浩天地间无休无止地零起了飘忽的暮雨,于是化沉郁顿挫为高清森冷;他的诗语又在李贺的瑰奇中,揉入了欲语还休,一唱数叹,于是凄艳优婉。
在这些低圩的回吟里,李商隐把身世与情感用诗之梭纵经横纬,密密罗织。他无疑可比巧手的星娥,在沉霜的深夜里他织出了一张张美幻绝伦的华锦,色泽在佳人的明眸里随横波流转,明晦轮转的光影幻化间绽放成朵朵惊艳的繁花。
诗人所作之《锦瑟》一诗,无疑把他这种雾里繁花般的诗境推向了极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元好问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义山诗巧于用典,这些诗章曲尽笔意,一唱数叹,千古垂思之下依旧惘然,自恨无人能注义山诗之百转千回以解心惑。
这首《锦瑟》更是素称难解,吟咏之下,众说纷纭。
听琴瑟说,悼亡说,自况说,喻诗说……一支《锦瑟》五十六字,就把要说的,没说的,都说尽了。
无题,无解?无数解?
其实无可指实才正是李商隐诗的独特之处,沉吟时,万念俱出,而又万念俱灭,唯留下那不可言说的幻美真实地存在。
“词林枝叶三春尽。”
“鸟啼花落人何在?”
大中十三年的又一个春暮,四十七岁的李商隐病卒于郑州。
冬日的雨丝寒寒地透入衣衫,在这样的天气里读李商隐该是要燃一盏柔柔的灯,再温一杯暖暖的酒的,已经说得太多,却还是不能言及万一。那么今夜就什么也不必言吧,把无法商讨的生命之重与生命之轻尽付给晚暮里这飘灯的珠箔。
明朝,告别商隐,还我一个不必思考的春晴。
设计点评
李商隐是一个典型的风流才子,爱情,成了商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李商隐又是一个少年时就有政治抱负的文人,他也写了大量的政治诗和借古喻今的咏史诗。李商隐是一个复杂的诗人,我们是无法简单地来读他的诗歌的。面对朦胧化的诗歌,展现学生的个性见解可能更为重要。本教案设计了大量的个性化阅读程序,通过“阅读--掌握内容--分析艺术特点”的鉴赏过程,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能力。
(设计者:王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