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孟子选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23编辑:互联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探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

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

鉴赏9、13则选文。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能推辞某种责任称为“义不容辞”,把基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怒称为“义愤”,把为了公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的行动称为“义举”,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维护正义的人称为“义士”,把正义的战争称为“义战”,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义师”……

在孔子那里,“义”是一个具体根本意义的道德原则。那么,他是怎么说的呢?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掌握如下重点词语

⑴找出下列通假字,并进行解释。

①富而可求也。

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⑵解释下列加粗字;

①饭疏食饮水

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③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④子路问成人、

⑤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⑦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三、文意疏通:

1【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3【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5【原文】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6【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7【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8【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9【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10【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键是什么?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3)第三则:在如此贫寒生活中,孔子乐的是什么?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5)第六则:孔子的九思对你有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九则:从这则选段,我们可以推知孔子之乐是什么?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体悟探究:

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试就此谈谈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精神的旷达和完满。孔子所执著处,小人多不屑;孔子所淡泊处,小人多执著。把孔子的观念发扬光大,对于治疗社会上一小部分人物欲横流,为谋取财利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或者殉身求利的弊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三、四、七则

2、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的第三题。

课后小结:

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些故事,学生会很感兴趣。比如:

仁:孔子对管仲的“仁”的议论。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义:郑伯克段于鄢 “多行不义必自毙“

礼:  仲叔虞奚    孔子认为:“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宋穆公义不传子

仁义与富贵:子贡为商的故事

义与君子:陶答子和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