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进课堂之后……--《献给母亲的歌》课例研讨纪要a href=https://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发布时间:2017-11-27编辑:互联网

原帖地址:https://bbs.ruiwen.com/thread-35327-1-1.html

五柳先生

事情的缘起是我县电视台“湖滨视点”栏目某期专栏需要某些课堂教学的镜头,这才有了郭老师的这堂综合性学习课《献给母亲的歌》。我受学校邀请听了这堂课。下面是关于这个课例的研讨纪要(根据QQ聊天记录整理)。

李:这堂课上成了活动型的语文课,学生活动很充分,学生的主题性体现的也比较好。要说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我个人认为,就是语文味淡了些。这一课优点和不足都非常显著,很有研究的价值。

先说家长进课堂吧。我相信,凡是用过这套教科书的老师也都看到了“可以邀请母亲们参与”这句话,我想,大部分老师在不经意间就放过去了,但是,郭老师对这句话用心了,并且真的去做了,把印在课本上的“母亲们”请到了现实的课堂上来。家长进课堂,我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做法非常可取,它让教学接触了社会--家庭是社会的重要构件,让课文联系了实际,让学生与家长交流,体现了教学最本质的意义――教育。

郭:当看到教科书上这句话时,我就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假如真的把一部分学生的妈妈请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现场采访,不是更有教育意义吗?于是,我买来了请柬,发出了五张邀请函。

李:在你的办公桌上我见过你制作的邀请函,这个邀请函如果能让学生来策划,也是一次语文学习的机会,老师再写上联系电话,也不用担心家长不相信了。家长进课堂也有多种进法。我教《羚羊木雕》一课,虽然没有让家长到场,但是,我让学生回家和父母共读《羚羊木雕》,回到课堂上再请学生转述他们父母的意见,实际上就让家长也参与了教学的活动。

郭:李老师的话很有道理。发动学生来设计邀请函,是一次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好机会;李老师教《羚羊木雕》,让学生转述父母的意见,实际上是间接地请家长进课堂。

李:郭老师这堂课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镜头。

郭: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几位同学现场采访自己的妈妈,母子(女)对话,拥抱,流泪,给现场的老师、同学和家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的话不仅教育了采访的孩子,也教育了全班的孩子,基本上达到了我请家长到课堂来的初衷--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母亲的爱。

这是第一对母女对话中女儿的几个采访问题--

您以前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呢?

您在养育我的过程中什么事情给您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呢?

您对我的希望和要求是什么呢?您希望我做一个怎样的人?

您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报得三春晖》这个小品学生演得很投入也很传神。小品的演出锻炼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增进了合作精神。演小品的同学更能深刻地体会到母爱,看小品的同学也能感受到母爱的无处不在。

李:当时的场面很是火爆,情节更是感人。亲子对话,谁能不动情,越说越激动,小孩子难免要流泪的。再说,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又是面对摄像头,小孩子也不傻,他们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对自己的母亲掬一捧感恩之泪。当第三对母子对话结束的时候,课堂已经失控:在老师的主持下,节目录制人员给三对母子(女)在讲台前面抱头痛苦的镜头来了一个特写。忽然,变戏法似的,三个孩子已经把三束鲜花送到了他们妈妈的手中了。当时,我的视线被挡住了,没有看清鲜花是从哪儿来的。第一位妈妈很有演员的天赋,她又把花转送给了老师:“谢谢老师,谢谢老师对孩子的培养!”这个时候全场掌声雷动,把这一堂课推向了高潮。

类似这样的创新的形式,偶一为之,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就这个镜头来解剖一下,硬要挑毛病的话,也能找到它的不尽合宜之处。

昨天你打电话问我,“献给母亲的歌”是一个综合性学习课,该怎么教?我说,我想知道这一课你准备“教什么”,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很容易上成非语文或泛语文课,所以“教什么”远比“怎么教”重要得多,也困难得多。我们就从“教什么”的角度来审视一下这个教学片段。

http://m.pep.com.cn/czyw/hdzx/zbbd/rjbcyktjx/wzzl/200609/t20060920_265933.htm

这是王本华先生发表在《语文建设》2006年第10期上的《综合性学习的有关问题与对策》一文,看这段话: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就应该有语文味,因为它只是学习方式,而不是综合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教材编写也好,课堂设计也罢)必须是立足于语文学科的,应该能够充分体现语文的实践过程,最终目的是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迁移。从学习者一面说,他们通过综合性学习,首要应该得到语文方面的收获,而不是其他各种各样的知识或材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d81ea01007usl.html

这是巢宗祺教授发表在《人民教育》2005年第5期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与目标定位》一文,看这句话: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目标应当指向语文,首先要保证在语文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取得比较确定的成效。

王本华就是这套教科书的编者,巢宗祺是语文课标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不管人家是什么身份,我们要先来思考一下人家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我认为两位大师指出了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出现的偏差,这些话非常中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你想过没有,这个设计与主题班会课,与思想品德课的区别在哪里?我们进行的“综合性学习”,首先是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点和旨归。语文性才是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本原则,至于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过程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那是所有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所共同遵守的原则。

郭:这样看来,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李:我想,听说读写,只要抓住了这条生命线,就不会有非语文的嫌疑。如果我们请一位演员或演说家来上课,表面效果很可能比教师好,但若做专业评价,结果恐怕就另一样了。我们站在讲台上,不要忘记自己的专业职责。我们作为教学专业人员,冷静地思考一下:这个画面,它更像一台晚会,还是更像一节语文课?--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思考?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好像忘了自己作为语文老师的身份,俨然是节目主持人了。这里,老师和学生在忙些什么?教学内容与“语文”的关联性有多大?对学生听说读写有多少实质性的影响?学生心中驻留了多少语文的体验?如果是班会课,如果是家长会,如果是联欢会,我相信没有人会发出语文姓什么的质疑。

郭:可是,教科书上就是这样写的,“可以邀请母亲们参与,还可以设计一些亲子游戏,以增进母子感情”。

李:是的。“献给母亲的歌”这个题目就框在那里了,就课题和教材所呈现的内容--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多角度看母爱、报得三春晖,仅从名目上来看,很难把握其“语文”性质,好像有泛语文化的倾向,确实很难上成真正的语文性的综合性学习课。你看,教科书中就明确写到:以“献给母亲的歌”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我设计过“献给母亲的歌”的班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d4dc8d0100d78q.html)--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指向了泛语文或非语文。看来教材编写人员也忘了语文姓什么了。好在教材编写人员后来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综合性学习的有关问题与对策》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话: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探索月球的奥秘”,设计了五项活动:一、月球奥秘知多少;二、观察月亮运行情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三、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四、我是月球小专家;五、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其中前两项活动,恐怕与语文味的距离就远了些。

郭:教科书“写在前面”还说,“语文与历史、地理、生物、自然等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语文,也在学其他学科;学其他学科,也在学语文。”

李:诚然,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这并不等于说语文学科就是其他学科的综合。既然“学语文,也在学其他学科”,那么,其他学科也就不用开设了,语文可以包打天下了;既然“学其他学科,也在学语文”,那么,让学生在“学其他学科”的时候捎带着“学语文”不就得了,何必还要开设语文这门课程?学其他学科,有利于学语文,但并不等于学语文。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特有的属性,语文就是语文,而不是其他学科,语文学科有语文学科要实现的课程目标。教科书上的这一表述是从知识的互补关系上来看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的,我们不能狭隘地去理解它。

http://m.dyedu.net/Article/ArticleShow/81/26233_1.html

这是史绍典老师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6第6期上的《综合性学习拒绝去语文化》一文,看这段话:

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不是要我们跑到别的学科去学习、不是要我们包办、代替别的学科的学习,而是在语文学科的基点上,达成多学科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的沟通与交融。强调的只是“沟通”,而不是“跨过”!

语文教材负载的内容千变万化、包罗万象,如果只从内容上去掌握,它就不是语文课了。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其他学科重在言语内容,语文学科则重在言语形式。当然,语文是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的,我们能完全把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剥离吗?母语课就应当具有它兼容并包的学科胸怀。语文“综合性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汇报会、报告会、故事会、阅读研讨会、演讲赛、辩论赛、观赏影视、文艺表演,可以是参观、考察、调查、访谈、摄影、录像、采编,编写新闻,创作节目,也可以是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读后感、观后感、文艺评论,写描述、感悟类作文等等。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手段可以不是语文,但是目的应该是为了语文。

郭:李老师,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李:目前学界普遍接受认可的是王荣生教授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观课评教的观点。http://m.pep.com.cn/gzyw/jszx/gkzl/gkzl/200506/t20050613_217781.htm这是王荣生教授发表在《语文学习》2005年第6期上的《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一文。王荣生教授将关注的重点从“怎么教”转向了“教什么”。你看这一句:王荣生教授说,在原则上,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应该是语文课“好课”的底线。所以,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方向偏离了语文,那么不管教学有多么精彩,课堂有多么活跃,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也还是个问题。

郭:李老师,你能不能具体说说,如果让你来上,你会怎么上呢?

李:如果我来上,我提前一周把准备工作布置下去:让孩子们去采访自己的妈妈、外祖父、外祖母、舅舅、姨姨、父亲乃至母亲出嫁前和出嫁后的邻居、还有她的同学和同事等,目的是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母亲。然后,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撰写出一篇关于母亲的调查报告或人物传记等纪实文学性质的文章。

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这个口语交际和书面写作任务,因为有大量的前期工作要做,所以,它与社会与生活是沟通的,并且追求真实和实用。这个作业活动的范围比较广,耗时比较长,不是在课堂上四十五分钟里能拿出来的,因为不用逼着孩子当堂交稿,孩子们便无需临时胡编乱造,这样,出来的是生动而深刻的纪实文学作品。这样,学生的收获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也避免了假话、空话、大话和套话--因为这是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写作实践。

郭:八年级的学生真的能写出像样的纪实文学作品来吗?

李:这不应该成为不去写的理由吧?当然,这个任务有相当的难度,但它是实用的,日后工作也能派上用场。这是在教科书“给母亲写一篇小传”的基础上一个改进的设想,比之教科书上笼统的要求我觉得更实在也更实用。这个设计头绪不多,也没有“道不尽”、“剪不断”……那么多的诗意,既不浪漫,也不抒情。这不是好高婺远,让学生回到了写作的源头--生活,这正是正确处理了作文与生活源头的关系。这个设计不是为了感人,不是煽情,而是落实语文的训练,它的导向不是吟诗弄赋,而是脚踏实地。

郭:可是,像今天这样有人听课,这……让人怎么听啊?

李:当然,这个设计它主要还只是一个写作任务--一个课前作业,主要是在课前完成的在课堂上难以“演出”的作业。这个设计有它的实用价值,有它的研究价值,它可以拓展学习的空间和课堂的容量。但是,作为公开课,好像没有听课价值--总不能让大家跟着孩子们去听他们与姥姥聊天或者是在课堂上听学生读他们的作文吧?当然,作文讲评课除外。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课是上给谁的?是上给学生的,对吧?也就是说,不是做给听课人看的。这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从理念上我们都知道应该以生为本,可是,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上,就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再说,老师不是演员,听课也不是看老师如何表演,而是看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那么,既然是语文课,它的基本目标、它的主要目标就要落在语文上,不能偏离了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筛选和取舍一定要根据语文的目标来确定,要凸显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语文性。

郭: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怎么落实?

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旨在克服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注重学习结果等的弊端;三维目标不等于三个目标,三维之间是有机统的一关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在一节课内也应该有所侧重,不必面面俱到,如果你每节课都带着面面俱到的“三维目标”走进课堂,这样的课显然是无法上好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它是一个隐性目标,它的实现应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应该是在实现语文课基本目标的基础上,伴随产生的一些其他方面的成果和附带的效益,它是语文课自然衍生出来的副产品。语文课,恐怕我们不能单独去进行思想教育。

但是,有的时候,教育比语文教学更重要。今天上午,我听我们的一个老师上《皇帝的新装》,有一个环节是“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理由是什么?”就这个文本来说,这个问法本身就不合适,这会令场面很尴尬。没人喜欢最先说真话的那个小孩子也就罢了,不曾想一个学生说,他喜欢文中的骗子,理由是骗子能骗到钱,他们很聪明。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是一个课堂生成绝佳的时机,没想到老师和这个学生交流了一番,最后说,你的这个观点也值得欣赏,直听得我口瞪目呆!从教育的层面来说,这(个片段)是一个负数课堂!

现在说说我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要想做到不让人发出语文姓什么的质疑,还需要再进一步把着力点向“语文”移动,要使之成为真正意义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必须拿出符合语文学科性质的“活动”内容来。我会抓住“语文”与“综合性”两词来设计,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造和再加工。此课是“语文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综合”。有哪些语文“知识”与“能力”呢?阅读、理解、表达、积累、写作,等等。阅读,主要是训练学习朗读的能力,老师选择或让学生自选一些表现母爱的精美的诗文让学生朗读表演;理解,分析所选读诗文中“母亲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表达,一是前面的“朗读”,二是口头表达自己对所选读诗文的“分析”,三是讲解母爱的故事(备选);积累,记忆一些表现母爱的诗词名句名篇,做写作的材料;写作,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材料写作文,塑造母爱的形象,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综合性学习课,口语交际只是触发点,最后的旨归还是要指向写作的。以上皆是语文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训练,一堂课要表现出“综合性”,起码要选其中几样施教,并有机的结合。总之,我认为,语文学科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点和旨归,语文课就要上成语文课,不能让丰富多彩的形式“屏蔽”了教学的基本目标,课要上得实。

郭: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二课时是写作。

李:这样好。我们再看几个细节:

课堂上老师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你知道自己妈妈的生日吗?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应该说这个问题设计得还不错。接着,老师让举手的部分学生说了自己妈妈的生日,并问他们在妈妈的生日那天和母亲节的时候准备送给妈妈什么礼物。首先问错了对象,其次后面的追问也问错了问题。我注意到班上还有好多人没有举手,换作我,我会问没有举手的同学:你的妈妈记得你的生日吗?这个问题似乎不用回答,但是我想让学生知道这是为什么。老师课件上打出了“母亲之花”,于是孩子们就都送康乃馨了,这很诗意,但是,至少在我们这个小县城你还很难买到康乃馨这等稀罕之物。有的学生就没有买老师的帐:“只要我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就是我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了”,世上还有什么鲜花能比这一颗朴实的心灵更美丽呢?

郭:没想到这堂课还有那么多的问题啊!李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堂课的不足,我很受启发。

李:那个小品《温暖》就演的很不错。当然,表演,不能演完就算完啦,为表演而表演,只得到了表演这张皮。“演”只是载体,演出来还不够,关键是要能阐述为什么要这样演,这才是语文课上要上演的重头戏。

郭:这是小品《温暖》的演出脚本--

……

园园(一瘦小的男生饰):妈妈,您怎么来了?

妈妈(一女生饰):你出门时还好好的天,谁知这会儿起了这么大的风,快把羽绒服穿上,别冻着了。(妈妈赶紧把衣服披在孩子身上,孩子很自然地把胳膊伸进了袖筒里。妈妈蹲下身子给孩子拉拉链,由于手冻得不听使唤,好一会才把拉链拉上。妈妈站起身来给孩子整理衣服……)

园园:(无意间触到妈妈的手)哎呀,妈妈,您的手怎么这么凉啊?

妈妈:没事,你快回教室吧,要好好听课,啊?(向孩子挥了挥手,转身走进了风中。)

园园:妈妈,我一定……(望着妈妈离去的背影,园园的眼里溢满了热泪。)

李:那个女生“妈妈”演的实在是太好了,小小年纪却把妈妈那种母性的温柔体会的入情入境。特别是给“孩子”穿衣服的那个细节,她的动作、表情、神态、语气、声调、眼神……她的温柔和体贴把母爱的温暖演绎的淋漓尽致,有一种艺术的感染力,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

也不能冷落了坐在下面的同学,不能让他们仅仅当观众。换作我,我会安排一个观众谈观感或者和演员对话的环节,还可以要求学生用口头语言或者书面语言来描述,我还会增加一个演员说戏的环节。这样就在“演戏”和“语文”之间求得了一个平衡,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了实处。

郭:又学了一招,演员说戏,明天我就试试。

郭:我问过李贺,就是小品《温暖》中的那个女生“妈妈”,你有弟弟妹妹吗?她说,没有。我又问她,那你对《温暖》中这个“妈妈”的心理拿捏得怎么这么好呢?李贺说,接到这个任务后,她仔细琢磨过她所扮演的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和心理,回想起妈妈对她无微不至的呵护,仔细体会了妈妈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举一动。她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自己妈妈的形象结合起来,把自己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来体会“妈妈”的心情。她还说,这个角色让她理解了妈妈的艰辛,也让她懂得了要把身心投入进去,融入其中,才能尽可能地把“妈妈”对“孩子”的那份感情表现出来。

李:说的太好了!她进入角色了。

话又说回来,过犹不及。也不要把语文理解得过于狭窄了,要知道在语文之上,是教育的殿堂。这堂课,也许忽视了言语的形式,却是一次拓展语文空间的尝试,是一种语文走向生活的实践,像小品《温暖》这样的内容如果都以“非语文”的名义被驱逐出语文之境,那么狭小而封闭的“言语形式”之圈真的是语文理想的象牙塔。关键是这个度的把握比较难。

像你后来的另一节综合性学习课《青春随想》,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就走的太远了,快不像语文课了。据说,这节课曾受到一些人的激赏,但我认为有点华而不实。我之所以不看好花哨的形式,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什么样的公民:

中美顶尖高中生对比--

http://m.360doc.com/content/060709/16/2311_152392.html

当中国学生该展现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时候,他们要追逐金钱和权力;当中国学生该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吟诗弄赋,在实际问题的外围不着边际地轻轻飘浮。我们到哪里寻找既有理想,又能做事的公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