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龙湾中学 李美新
一、导入新课 “说”秋天
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秋天。秋瑾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杜牧却吟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么 ,你心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秋天是--”的句式,说说你心中的秋天,看谁的句子最有想象力、最生动。
生:秋天是一位仙女,她把五彩的颜料撒向大地,让大地变得五彩斑斓。
生:秋天是一个神奇的闹钟,它把沉睡的果子都闹醒,果子一下子都成熟了。
师:同学们用心灵体会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秋天。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现代诗人何其芳写的《秋天》,一同感受诗人所描绘的乡村秋景图。
二、整体感知 “读”秋天
师:何其芳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秋天呢?让我们到诗中去寻找答案吧。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这首诗,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 谁来读一读这首诗?
(老师指名学生读课文)
师:大家评评读得怎么样?
生:“乌桕叶”的“桕”读错了。
生:该重读的没有重读。
师:哪些词该重读? 比如说--
生:“栖息”“游戏”“梦寐”这几个词都要重读。
生:我认为“饱食”和“肥硕”要重读,因为它体现了农家丰收的景象。
师:体会的真好。诵读诗歌除了重音外,停顿和语调也同样重要。请同学们认真读诗,用“ / ”划出停顿,.用“.”标出重音。
(学生自由读,在课文中标示)
生:我觉得“满”要重读,因为它写出了秋天清晨草叶上沾满露珠的样子。
生:“飘”这个词写的是伐木声轻轻地在山谷里飘荡,声调要拖得长一些,读得轻一些。
师:同学们的分析太精彩了。诵读诗歌就是要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来表现诗人的情感。老师标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请大家对照着朗读这首诗。
(学生对照标注,放声朗读课文。)
师:谁来把你朗读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好,重音和停顿都很准确。
生:我觉得他的语气很平淡,农民丰收了,应该读出高兴的感情。
师:朗读时要认真体会诗人的情感。想一想,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诗中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生: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师: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一起来诵读这首诗吧 。
(全班齐读)
师:诗人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画面,为我们描绘了三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试着给它们取个好听的名字。
(学生默读,小声讨论。)
生:农家秋收图。
生:我想用“农家丰收图”。
师:很好。“丰收”更能突出农民的喜悦心情。
生:渔民归渔图。
生:渔家秋景图。
师:第三幅图的主人公是谁?谁来命名?
生:主人公是牧羊女,我想命名为“牧女遐想图”。
( 师随机板书):农家丰收图
渔家秋景图
牧女遐想图
三、研读探究 “品”秋天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认真地读,想想为什么喜欢?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节诗? 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节诗,它写出了秋天清晨的宁静。
师:哪些词表现了这种宁静?
生:“幽谷”一词写出了山谷的宁静。
师:幽谷的幽是幽深、幽静的意思。既然这样静,这一声声伐木声会不会很吵闹?
生:不会。写伐木声从听觉的角度,更衬托出山谷的幽深和宁静。
师:还有谁喜欢第一节诗?同样要说出你的理由。
生:我喜欢“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这句话,感觉很有诗意。
师: 这句话用生活中的语言该怎么说?
生:稻子收割完了,农民放下了镰刀。
师:为什么用“饱食稻香”来形容镰刀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饱食”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说镰刀像人一样吃饱了,其实是说稻子丰收了。
生:“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了。“饱食”用拟人手法 ,写出了丰收的景象。写镰刀其实是在写人的喜悦心情。
师:同学们真棒,分析得真透彻。还有喜欢第一节的吗?
生:我喜欢“栖息”这个词,它写出了秋天像鸟一样休息的样子。
师:“栖息”本来指鸟类休息、停留,在这里它用拟人的手法概括了农家里的状况, 将虚无的东西(秋天) 具体化,写出了农家松弛、娴静的氛围。
师:请大家试着想一想:此时的农家树木砍伐了,稻谷收割了,瓜果收获了 ,经历了一年劳作的农人可以坐下来喝喝茶,抽抽烟,休息休息了。他望着一堆堆金黄的稻谷,望着肥硕的瓜果,甜美地笑了。好一个丰收的秋天,好一个闲适的秋天啊!让我们带着这份闲适与甜美,再一次诵读这节诗吧!
师:哪些同学喜欢第二节?请一起读这节诗。
(部分学生齐读)
师: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
生:我喜欢“圆圆的网”,它让我感觉到渔民撒网的姿势很优美,网很圆很漂亮。
师: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渔民撒下的网网起了什么?
生: 青鳊鱼。
师:是吗?
生:乌桕叶。
师:到底是什么?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
生:渔民什么也没网到,只收起了像青鳊鱼的乌桕树叶的影子。
师: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把乌桕树的叶子比作青鳊鱼。
师: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渔民撒下的网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该要有多么悠闲的心情才会产生这样诗意的想象啊!
生:我喜欢“轻轻”这个词,我好像看到渔民摇着小桨哼着歌归来的情景。
师:读诗就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我们来猜一猜,渔民打了多少鱼?
生:他打了很多鱼,收获丰厚他才有这样悠闲快乐的心情。
生:他没有打多少鱼,有可能一条鱼也没打到。
师:哦?洗耳恭听。
生:秋天,渔民家里丰收了。他不用为生活发愁,也就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收获多少他都会悠闲自得。
师:有道理,有道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渔民打鱼其实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游戏”这个词写出了渔民的那份闲适。
师:喜欢第三节的跟我一起读。
(师生齐读第三节诗)
生:我觉得两个“更”写出了秋天天高云淡、溪水清澈的景象。
师:诗的最后一句中“梦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呢?
生:“梦寐”是睡梦的意思。是说牧羊女被秋天的景色陶醉了,进入了梦幻般的感觉。
师:这时牧羊女想到了什么?
生:她想到了那个吹笛子的牧童,想到了他们在一起划船摘莲蓬的情景。
生:她想到了夏夜他们一起度过的时光。
师:在寥廓的天宇下,在清洌的溪水边,牧羊女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她的思绪随着清风、随着流云飘向远方。
师:诗人用清新的笔调,营造了一个清柔、清净、清甜的氛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丰收的秋天 ,一个惬意的秋天,一个充满梦想的秋天。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诗歌 ,领略它别样的美。
(全班齐读全诗)
四、延伸拓展 “写”秋天
师:诗人从多种感官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夏忙后农闲的景象。请同学们想象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
(学生写片断)
我们下节课交流写作片断。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