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宗名义地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提示我们对语文教育目标、语文教育的特点以及语文教育的方式不得不做深层的、多维的思考。我国基础教育传统模式的弊端被李政道先生“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一语中的。遗憾的是,过去我们恰恰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上,教“答”学“答”,鹦鹉学舌。长期以来,不是创造的适应学生的教育,而是盲目地制造了不少适应教育的学生,忽视了教育主体的差异性、能动性。强求一律,结果千人一面,高分低能。重知识,轻实践,培养的人才远远落后于发展的社会,非但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反而连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十分缺乏,我们的教育出路何在?让人堪忧。传统的教育一提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把教育放在“天地君亲师”的神龛上,学生唯命是从,不提教师和学生人格是平等的,也从未探讨过怎样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和谐发展,步一步走向成功。笔者不揣冒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方式之管见,就教于方家。
一、达到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策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制定《语文课程标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中之重,适应时代发展的语文各种应具备以下特点:从课程结构上看,分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同时还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让演技在综合性学习中不断地开阔视野;从课程目标上看,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应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走向课程实施上看,应走向社会,走向自然,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语文课程的特点,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谋探求全新的学习方式,变过去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活动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所说的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成功,实质上是指创设一种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封闭他动学习而言的。简言之,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具体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讨、自我总结和自我补救。同时有自我的情感体验,我们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组织形式而言的,这是相对“个体学习"合作,强调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期望学生相互沟通,小组成员相互信任,关键在于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从而使每个人在合作中得到发展的目标。
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接受性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显现给学生,而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和接受性学习相比,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探究性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是;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的革命,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机械的被动学习,是全面提高学习语文是我素养,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实践活动,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一次次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责任感等。这也是现代人具备的素质。
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塑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授业、解惑”
似乎是教师的天职,但学生毕竟于泥团木块不同,他们无法随教师的心愿成为理想的工艺品。因此,必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塑造方式,否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适合学生的教育”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这就是新时期教师角色的新定位。当然,这一定位并不是对学生作无原则的迁就和配合,这是由教育本身的规律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一种角色的转变。就教育本身的规律来说,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不能让学生的资质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由浅入深的开掘和充分的体现,那么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就会成为一桩差事,成为一种负担,成为心理健康发展的阻碍。要使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就要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学生的要求、学生的个性,研究学生的思维空间如何才能对到充分的拓展。另一方面,就国家的需要来说,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都硬挨培养。特别是当前,经济的全球化、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如何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如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水乳交融,都是我们应教育学生从现在起应重视的问题。要适应这样的形式,教育只有重视适合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视野吸引到时代的洪流之中,各种各样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才有脱颖而出的可能。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在于不墨守成规,努力创造。教师这个角色,特别是语文教师这个角色应努力做到“三化”。语文教师要取得教学“水平高”的俗誉并非难事,但要真正达到“教得好”的标准则不易。要想争得“水平高”,教师借光于学生的考分高是最简单可靠的办法。无非是去逼学生呆呆地听讲,死记硬背,多做习题,增加课时课量而已。若扪心自问,这样的“高水平”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何意义?这样的“水平高”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呢?语文教师教得好,不是靠任意性的“自我感觉良好”,而是要做到教的通,教的“化”才行。“化”,通俗的讲就是教学时能化掉僵硬的棱角和有形的痕迹,使教与学在“润物细无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自然状态中进行。因此,语文教师的“三化”指情趣化、才识化、文采化。
学生一接触到语文,千条万条,第一条必须是唤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一条必须是唤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真学问,大本事,几千年前的孔圣人就明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谁能使学生一接触到语文课便能有解放感、愉悦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和表现,这样的语文教师至少取得了教学成功的一半,兴许还不止一半!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什么本事都有,就是没有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的本事,使学生对语文头疼,如服苦役,那么这位语文教师的本事,对学生而言,就是什么本事也没有。
语文兴趣又不同于其他娱乐兴趣,主要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当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以说相声,搞滑稽来取悦学生,要靠语文的真学识,仅有“学”而没有像样的“识”,追求讲细、讲明、讲熟,始终没有讲通、讲化,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而不识,识而不通、通而不透,开言下笔玩高于学生的才气,学生就会对语文味同嚼蜡,谈文色变。
总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样,我们教师角色的转变,就要从“天地君亲师”的神龛上走下来,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职责转向“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成功”的新要求上来,就要有为学生服务的立场和观点。确定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在“促进”与“引导”上做文章,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