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详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6-6-22编辑:互联网

                     《石钟山记》详案

                        无福生

教学目的:

一、学习和借鉴作者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二、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临、扣、向、鸣、鼓、殆、发)和文言虚词(莫、何)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初步理解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的规律。

三、学习本文借记游说理的方法。

教学步骤:(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安排课时,以下只列出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详介已在讲宋词时说过,此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皆北宋著名文学家,世称“三苏”,而以苏轼成就最高。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无论诗、词、散文都有极高成就,此外其书法、绘画、音乐也有很深的造诣。

二、写作背景

    1079年,苏因写诗讽刺新法而入狱,后贬黄州团练副史,史称“乌台诗案”,这是宋神宗元丰二年之事。元丰七年又迁为汝州团练副史。本文即自黄州赴汝州途中,顺道游览石钟山时写的。

三、关于石钟山

    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经于双钟镇南端、滨临鄱阳湖口的,叫上钟山;滨临长江口的,叫下钟山。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

    《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具有钟之形和钟之声的原因。

四、关于石钟山的命名的探讨

    从文中可见,郦道元、李渤、苏轼三人解释石钟山的命名尽管不完全相同,但都认为与声音有关。后来明清时有人实地考察了石钟山,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清人郭庆藩有探讨说此山应具钟形钟声则得名,提出了与苏不同的看法。

五、范读、正音

    注意:①通假异读字m”(暮)、识zh(知道);②古音异读字:射y

六、释译析

    《石钟山记》通过对石钟山的实地考察,探求出山名的由来,反驳了李勃的观点,证实和补充了郦道元的观点,得出:凡事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富于哲理的结论。

    文章重点在辨明石钟山为什么“独以钟名”。全文以考辨为线索,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①

    提出有关石钟山的命名的由来的两种说法,认为这两种说法各有使人怀疑之处。分三层:

第一层(首句)引《水经》交代石钟山的处所。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译 :《水经》(记载)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

注:焉,语气助词,不译。

    《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旧传汉代桑钦所作,经清代戴震考证,大概是三国时人作。原书记载简略。

析:此句开门见山,紧扣题目,引《水经》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为下面置疑作准备。然后接下来叙述郦道元和李勃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及其根据,以及作者的怀疑。

*********************************************************************

第二层,记述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的说法,以及人们对此说的怀疑和辨驳。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注:鼓,乐器。八音中“革”中的一种。文中名词用如动词,振动。

    磬qng,本义“乐器”,古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中“石”的一种。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其声较低越,只有少华山和泗水滨的石头可做,质细而坚,量轻。

    钟,本义“乐器”。古八音“金”的一种。分鎛钟、编钟。鎛钟即为大钟,文中“洪钟”即指此。古来常常“钟磬”连用。

译:郦道元【郦元,即郦道元。古人为了行文方便,有时略去姓名中的一个字。郦元,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字善长,好学,历览奇书,著有《水经注》四十卷,对记载简略的《水经》加以注释,凡水道流经的地方,所有山陵城邑、建筑名胜、珍物异事、神话传说,都一一记述。文笔简练优美,给后世游记文字以很大影响。本文引郦元的话,不见于今本《水经注》,有人认为是《水经●水经注》的佚文】认为(以为),这座山下面(下)对着(临)深潭,微风鼓动(鼓)波浪时,水和石互相碰撞(相搏),发出的声音就好像大钟一样。这种说法(是说也),人们常常怀疑(疑)它(之)。现在(今)把(以)钟磬放(置)在(省略介词“于”)水中,即使(虽)大风大浪(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鸣,使动用法,使……鸣),(而,承连)何况(况)石头呢(乎)!

析:郦元认为石钟山是以声得名,是水石相击的声音像“洪钟”之声。文中以“钟磬”同岩石作比较,以“大风浪”同“微风鼓浪”作比较,表明这种廉洁以不能完全服人。

    从后文知道,作者是同意此说的,但在此处未表态。因郦元之说不具体,未指出是水与石穴相击成声,故使人生疑。

    这既表现了作者在未“耳闻目见”之前,慎于表态的求实精神,又为末段“叹郦元之简”作了伏笔。

    *********************************************************************

第三层,写李勃对石钟山得名的说法和作者对这种说法的怀疑和辨驳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译:到了唐代(至唐),李渤才(始)去探寻(访,寻找)它的(其)遗迹(遗踪),在(于)深潭边(潭上)找到(得)两座山石(双石),敲打(它们),(而,承连)听(聆)它们(之)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南声)重浊而模糊(函胡),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北音)清脆(清)并且(而,递连)响亮(越,飞扬;指声音响亮),鼓槌(桴f’)停止(止)敲击,声音(响,动词用如名词,响声,声音)还在传扬(腾,传播),余音(余韵;韵,此指声音)慢慢(徐,慢)消失(歇)。李渤自认为(自以为)找到(得)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了(矣)。

                                                   **************************

    李渤,字浚之,号白鹿先生,唐代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中有:“访其遗踪…忽遇双石…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歇,…乃知山仍石名,归矣。”

    关于李渤和他的说法,苏轼提出有两点值得注意:

    ⑴“访其遗踪”“扣而聆之”,表明李渤也作过实地考察,并进行了实验;

    ⑵与郦元同,李也认为石钟山名是以声言之。

    二人的区别在于:郦元认为是“水石相搏”之声,而李勃认为是以桴扣石的声音。

                                                   ***************************

    作者对李渤这种说法明确地表示了怀疑态度。文中以“自以为得之”,嘲笑李的浅薄和自以为是。

                          **************************************************************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译:但是(然)这个(是)说法(说),我(余)更加(尤)怀疑它。山石被敲打铿然作响,到处(所在)都(皆)这样(是),可是(而)这座山(此)唯独(独)用(以)钟来命名(名,作动词用),为什么呢(何哉)?

                                             **********************************

    作者用反驳论证的方法,说明石钟山之“石铿然有声”和石钟山“独以钟名”之间并无内在联系,也就是李渤的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内在联系,指明了这种逻辑错误,从而驳倒了李渤的说法。【四川红色盆地非岩溶地区,敲石则无声,可见苏轼的观点(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也不完全站得住脚】

    “何哉?”,这是所用的反诘句式,也加强了反驳的力量。

    对两种说法,作者都表示不同程度的怀疑(“常疑之”和“尤疑之”),并提出辨驳,所以作者要亲自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

    以上第一段是议,下面第二段是叙,叙夜访石钟,探求山名同来。思考:

    ⒈①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的议论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

    明确:疑而后查。

      ⒉作者对郦元的说法,用了“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则用了“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

    明确:“人常疑之”。我未必疑之,或半信半疑,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下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

                      第二部分②叙述

    亲自夜访石钟山,探求山名的由来(这是本文的线索)

    苏轼用自己的见闻,证实并补充了郦元的说法,进一步推翻了李渤的说法--即通过实地考察证明节说纯属臆测,而郦说是正确的。

分四层:

第一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写亲访石钟山的时间、同伴和体会。

时间: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即1084年6月初九)

地点:石钟山

人物:苏轼和长子苏迈

起因:送长子迈造临汝,因得观

译:元丰(宋神宗年号)七年(即1084年)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那一天,我从(自,从,介词)齐安(今湖北黄州)乘船(舟,名状,表动作、行为的方式,“舟行”的“舟”表示行的方式,有“以舟”的意思,介宾短语,可译为“乘舟”。但要注意,这样译并未准确表达“舟”作状语的语法特点)行驶(行)到(适,到,往,到……去)临汝去,(而,承连,不译)大儿子苏迈(王弗所生)将要(将)去就任(赴,赴任,就职)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送之)到(至)湖口,因而(因,于是,连词)能够(得)观察(观)这座称为(所谓)“石钟”的山(者,的山)。

                                                                     *******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

译:庙里的和尚(寺僧)叫(使)小孩(小童)拿着(持)一柄斧头(斧),在(于)杂乱(乱)的石壁(石)中间(间)选(择)一两处石壁(一二)敲打它(扣之),发出硿硿的响声(焉,语助词,不译),我本来(固,如“人固有一死”)就觉得这举动可笑(笑。这里的“笑”仅“笑笑”而已,表自信之情,因心中不信而觉得可笑),(而,承连)并不相信。

析:寺僧扣石一事,是段小插曲,但并非闲笔。一者,它说明李渤之说影响很大,连寺僧也深信不疑;二者,增加文章情趣;三者,从写法上来看,是对前段“扣而聆之”的照应。

    “余固笑而不信也”,表明作者对李渤这种说法蔑视,是承接上文“余尤疑之”写来的。

    这一层表现了作者谦虚好问,但并不轻信,具有一定的求实精神。

                                                                 ******

    寺僧的回答,既然不能使人满意,作者只好亲临其境加以考察。

                                     ***************************************************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写夜访石钟山的见闻。

    这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

译:到了(至)晚上(莫夜。“莫”,会意,通“暮”,形声),月光明亮(月明),我独自【(独,单独、独自。与上“独(仅仅)以钟名”不同】和(与)苏迈坐着小船(乘小舟),来到(至)绝壁下面(绝:会意。①本义,把丝弄断,引申为“断”“断绝”,如下文之“钟鼓不绝”。②极,非常。如“绝妙”。③尽,穷尽。如“绝处逢生”。④文中义即“走不通”,“没有出路的”。“绝壁”:指极陡峭攀援的山崖。)巨大的山石(大石)在旁边(侧)耸立(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如)凶猛的野兽和奇异(奇)的鬼怪,阴森森地(森然)想要(欲)扑击(搏)人似的;(而,承连)山上栖息的老鹰(栖鹘h’,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闻人声)也(亦)受惊飞起来(起),在云霄(指高空)磔磔(zh,鸟鸣声)地鸣叫;又有(又有)像(若)老人在山谷中(于山谷中,状语后置)边咳边笑(咳且〈并且〉笑)的声音(者),有人(或)说(曰)这(此)是鹳鹤。

析:“在绝壁下”这段绘声绘形的环境描写,表面上似与山名由来无关,实际其中所着力渲染的阴森可怕、寒气袭人的景象,正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说明探求胜景就要经历艰险的道理,难怪在《褒禅山记》中王安石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此段环境描写,同时也为后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再者,这样写,也使文章波澜起伏,能写尽景物之妙。

    在整个第二段文字中,又可见东坡文与半山文皆为记游,与一般重在山川风物描绘的游记不同,而皆有考辨性质,因事说理;但是,半山文的特点是政论性强,东坡文则记游、描写,生动有致,形象生动。就整体来看,半山文先叙后议,东坡文则议--叙--议交错。二文之议又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写法,皆因事说理,通过具体的记游来阐发道理。

                                                                   *****************

    “余方心动欲还”

译:我正(方)心惊(心动)想要(欲)回去。

析:此句承上,为环境的阴森可怕作结,并加以强调。

    接下来,则具体描写了两种景物--两处形成“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景物。

    第一处景物:“……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译:但是(而,转连)忽然一种很大的声音(大声)从水上发出来,噌吰的声响就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舟人)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这个情况(察之),就(则)发现原来山脚下(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石穴)和裂缝,不知道它们(其)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入)洞穴和裂缝(焉,之,代词),波浪激荡(涵淡澎湃),就(而,承连,于是,就)产生(为)这种(此)噌吰的声音。

析:这里的情景,“微波入焉”与首段“微风鼓浪”照应;“涵淡澎湃而为此”与“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照应。前后呼应,处处补充印证了郦元的说法。

        

    第二处景物是:“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译:船(舟)绕回(回)到两座山(指上下钟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当dng,挡;处在某处或某时,也可译为“正处在”)在水流的中央(中流),石头上面可以(可)坐百来人(坐百人,约数),中间是空的(空中)而且(而,递连)有很多窟窿(多窍),不断地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有)窾坎镗鞳之声音,跟(与,同,跟)先前(向,以前,从前,刚才)听到的噌吰的声音(者)相互应和(相应),好像(如)音乐(乐)演奏(作焉)起来。

析:大石“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也会使“水石相搏”而成声。

    文中通过两种“水石相搏”成声的景物描写,作者就用“耳闻目见”的事实,补充证实了郦元的观点,推翻了李渤的观点。

    郦元之说,讲得不具体,仅仅一般地说“水石相搏”,没有具体地讲清是水与“石穴罅”、“石穴”相搏,因此会引起人们的怀疑。

    这里为末段写“叹郦元之简”再次作好了铺垫。

                                    **********************************************

第四层(“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前二三层写事件经过,第四层则写事件的结果(结论)--写作者向苏迈谈实地探究山名由来所得到的结论。

译:我于是(因)笑(这里的“笑”已带有“高兴”或“得意”之意,因为山名由来已知,故解为“微笑”)着对苏迈说:“你(汝)知道(识zh)那些典故(之)吗(乎)?那噌吰的声音(者),是周景王的无射(y)钟”的声音;  窾坎镗鞳之声音,是魏庄子的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指郦道元)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啊!(此句意即“难怪古人叫它‘石钟山’”)     

                                                    **********************

    这里所写的的“笑”和以“无射钟”“歌钟”来形容两处“水石相搏”的声音,都表现了作者探得山名由来之后的兴奋和愉快之情。

                    第三部分③议论

    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由来的原因,说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游皆有得--“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轻易“臆断其有无”。

分三小层:

第一层(首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这是他来访石钟山后得到的重要结论,也是全文的主旨。他反对主观臆测断,强调“目见耳闻”的求实精神,这是十分可贵的。

    此处用反问句,不需回答,它强调了肯定的意思。它不仅总结了前面两个部分,也紧扣文末抒发的“叹”和“笑”。

译:凡事(事)不亲眼看到(目见)亲耳听到(耳闻),却(而)凭主观想象(臆)去推断(断)它的(其)有无,可以吗?

                                                                      *******                          

第二层(“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山名由来的四种原因:

     ⑴“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译:郦道元(之,结构助词)见到的和听到的,大概(殆)和(与)我相同(同),但是(而)说(言)的(之)不详细(不详)。

析:因“言之不详”,“人常疑之”,以致正确的观点得不到认可。

     ⑵“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译:士大夫终究(终)不愿意(肯)用(以)小船(乘小船)夜晚(夜,名词用如状语,在夜晚)停靠(泊)在悬崖绝壁下面,所以(故)不能(莫)知道(知)真相。

析: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作实地考察而“莫能知”。

    ⑶“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译:而(并列的承接连词)渔夫船工(渔工水师),虽然(虽)知道(知)却(而)又不能文字表达(言)出来,这(此)就是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在世上(世)没有流传(不传)缘故(所以)啊。

    ⑷“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译:但(而)浅陋的人(陋者),竟(乃)用(以)斧头(斧斤,互训)敲打(考击:考①本义为“老”,年纪大;②敲。《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山石的办法来(而,表目的、结果的连词)寻求(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之),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其)真相(实,事情的真相)。

                                   ***************************************          

第三层(末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我(余)因此(是以)记下(记)这件事(之),(盖,句首语气词,不译)叹惜(叹)郦道元记叙的简略(简),讥笑(笑)李渤的浅陋。

析:作者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点明记游的写作目的:即“叹”“笑”。这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郦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

总结:全文以“议”开头,再说“两疑”,总起全文;

      然后重点叙述,写夜访石钟山,探求真相;

      最后“议论”--因事说理,得出结论,点明目的,首尾呼应。

    全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表达方式上,夹叙夹议,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

    主旨:作者通过对石钟山的实地考察,探求出石钟山名的由来,驳斥了李渤的观点,证实并补充了了郦元的观点,得出要“目见耳闻”,不要凭主观臆断事物的有无这一富有哲理的结论。作者这种因事见理的写作方法和他有疑必察的探索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七,作业

⒈完成课后作业

⒉补充练习(此略)

                                                                                                           2009年11月8日周日晚上20:15:30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