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生命永恒的琴弦,诗是生命永远的海洋。不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诗语即心语,读诗是一次心的交流和沟通,因此也就赋予诗丰富的生命内容和思想内涵。这切合新课标对诗词鉴赏的要求:领悟作品的内涵,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上《蒹葭》时,原想依照“示范朗读--逐句翻译--归纳主旨--分析艺术特色”的思路讲解这一古典诗词,却又觉得如此解读有伤该诗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就以“读后感”的形式和学生交流我的个人感悟。
首先,让学生朗读作品,暂不对朗读效果做任何点评。
再来,我直接和学生谈作品:
《蒹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无异于中国的人物工笔画,营造了一种朦胧美的意境。有如断臂的维纳斯,带给人无限的遐思。
(请同学们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片白茫茫的芦苇,在清秋的凄风中摇曳起伏。透过茫茫的白雾,一方飘逸的白丝巾,袅袅婷婷地,一位佳人的身影若隐若现。在水的一方,思慕伊人的人儿迟迟不愿走开,溯洄从之,伊人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伊人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伊人宛在水中址。无论道路险阻遥远,他依然无悔、执着。(学生似乎沉浸在无限的遐思)
此情此景,告诉我们的仅仅是一种思慕佳人的情感吗?或者说这首诗歌只是怀人之作,只是纯粹的爱情诗?(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内涵)
黄中松云:“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像之词。若水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可见,诗歌字里行间留给读者很大的思索空间,诗歌本身有更深的意味和内涵。
此时此刻,我想起这样一幅画面:在褐黄色的北方大平原上,一队队骆驼驮着货物在缓缓地前进。它一声不吭地走着,它不象马不断喷着鼻息,也不象驴那样乱叫,它只是默默地,用厚实的脚掌,一步一点头地前进。(请学生交流骆驼的特点,能说出:沙漠之舟、坚忍、踏实、坚定,有一生嘀咕“有安全感”,学生们笑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虽然面前不是沙漠,也不是满目荒凉,惟有苍茫的芦苇,凝重的白霜,那坚实的脚步依然使人感觉到那种跋涉者的坚毅、刻苦和沉着。换句话说,我认为诗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人,应该有追求,应该有执着的精神。因为,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应该有更高的生活目标。哪怕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充满曲折,哪怕所追求的既定目标不能如愿以偿,依然要一如既往地勇往直前。(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歌的主旨,实现知人论世的教学目的)
诗中的“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方玉润),从“道阻且右、且跻、且长”简洁明了地说明道路漫长,困难艰巨,可寻觅之人依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时间、地点发生了三次转移、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那份追寻的执着。(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学生发言:音韵铿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
总之,我想诗歌所告诉我们的绝不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水之一方”所造成的“此恨绵绵无绝期”而是要逆流而上,尽管那倒退的潮流不断地把我们推向过去的岁月,我们仍将继续奋力向前!(引导学生评价作品的感情,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
接下来,请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学生自评朗读效果。可以听得出,相对于第一次,声调上有起伏,情感上较有波澜了。
最后,让学生就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方面互相交流,畅谈自己的体会,能熟读成诵。
写在后面的话:鉴赏诗歌不是一个模式,要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从每个字的搭配、组合,从整体上把握,最终要升华到生命的高度。换言之,读诗,重在品诗的意境。宗白华先生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是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它成了一切优秀艺术品的共同追求和最高级的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诗词多于有限的自然景观中,勾勒出一幅独具特色的绘画意象,用无言的载体托起这无限的生命体,写意和抒情斧凿无痕地相融,中国艺术的意境追求也就自然地与人生联系在一起了,使文字成为表现生命的单位,回荡着生命的旋律。文学负载着传承的历史使命,传承的不只是文字,更是一个民族的一笔无法估量价值的财富。中国古典诗词是经典文化,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衍生着生生不息的民族魂。语文教师担负授业传道的职责,应该从文字、作品、文学鉴赏层级渐进地引导学生,接受古典诗词的审美熏陶,感悟古典诗词的人文魅力,提高文化品味和个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