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肯定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我们知道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调动,激发学习热情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引发对所学知识的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深入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兴趣从哪里来?一部分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喜好,而更多时候要靠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加以激发。教学中我通常通过猜谜语、讲故事、编歌谣、做游戏、设悬念等途径,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强烈欲望,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为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长期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自主学习自觉性,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
通常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对学习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让他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让他明白“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自己不会学习将被时代淘汰。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成功的事例,介绍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具备了这种独立学习的能力,将终身受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大胆放手,鼓励自读自悟
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自主学习就是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所以我们教师就要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机会。具体应落实在以下方面:
1、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交流的时间。
教师要坚信学生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和探讨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体现。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在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文字的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乃至读书方法的习得,哪一样是靠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就能提高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要让学生多读书。学生只有通过读书,才会发现问题,知道哪些问题已弄懂,哪些问题没弄懂,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所以语文课堂,要给足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
特别是有些语言优美的写景抒情类文章,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读书时间,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教学效果要好得多。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我就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受瀑布的蓬勃生命力,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拥抱新生活的热情。当读到 “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端”时,紫藤萝花开的壮美画面自会呈现在眼前,学生自会体会紫藤萝瀑布气势,胜过教师的千万句分析讲解。在朗读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深入,思维逐渐活跃,学习热情也逐渐高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时候,我也同样,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反复朗读背诵,在头脑中再现画面,能用语言描绘那一幅幅优美的春景图,然后品味、交流写景语言的精美、生动。实践证明语文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朗读感悟,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要给学生以说话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思想只有通过交流和碰撞才能迸出火花。教师强抑着不让学生说,就等于堵了他们学习的一条渠道,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变成了被动接受外界信息的“容器”。课堂上应是学生主动说话的阵地,把他们内心的疑惑、感受表达出来,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品格。开始的时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比较肤浅,不着边际,甚至在课堂上招致学生的哄笑,这时教师一定要加以鼓励,进行点拨,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具有善于疑的能力,能提出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潜力充分开发出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适时指导, 给以帮助
自主学习是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一种尝试。但这种学习方式如果运用不好,便会流于形式,教学过程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真正让这种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教师的有效指导至关重要。
由于长期的被动学习,使学生养成了等着老师讲的依赖思想。刚刚开始自主学习时,他们往往不知学什么,会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规划学习目标方面给学生一些指导。我们可以逐步教给学生一些方法:例如从题目入手来寻找阅读任务。像《生物入侵者》这一类文章,就可以让学生对题目进行质疑,很自然地就引出了学习的任务:生物为什么入侵,生物如何入侵,后果如何等等。还可以从文章写作内容入手,确定确定学习目标: 如果是写人为主的文章,就要弄清写什么人,写他(她)什么事,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品质或性格特点。叙事为主的文章,要弄清写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结果如何。写景抒情类文章则要了解景物特点,以及作者要抒什么情等等。还有的可以根据课后练习题确定学习目标;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也有些常规性的任务,如生字词语、内容概括、层次把握等 可以一并交代给学生。这样在自主学习一开始,他们就知道自己该从哪入手,该学些什么。
为什么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难以养成?除了不知道学什么,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学习,也就是不知道怎样学。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有了一定的方法,才可能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我们作教师的要在平时授课中利用教材这一例子对学生多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如何做好预习,如何作批注、记读书笔记,如何评改作文等。除此之外,结合单元教学的要求,帮助学生归纳各类文体的学习方法等。使学生能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习得方法,能举一反三,具备学习这一类文章的自学能力。如我上《白兔和月亮》一课时就是依据这一指导思想,有意识引导学生由学习知识向培养能力过渡。部分实录如下:
师:以上,我们通过认真地阅读及集体交流和研讨,理解了课文,获得了人生的有益启迪,理解了这篇寓言的寓意。为了以后学习寓言,我们把怎样归纳寓意的经验总结一下好吗?
生1:我认为应该仔细阅读,认真思考。
生2:我认为应该发挥集体的力量。
师:这位同学懂得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很好。可是,你自己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思考的呢?
生3:我认为应仔细读课文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
生4:我补充,还要结合文中的关键语句来理解。
师:有一点同学们不要忘了,文章中写的是白兔,你们怎么想到说:人要怎样怎样?(教师看没有人回答,进行点拨、引导)
生:联系实际生活呀。
师:对,这也是归纳寓意应注意的一点。以上,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把它写下来:
1、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 2、结合文中的关键语句来理解 3、联系实际生活
四、肯定评价,激励为主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当学生的意见出现知识性错误时,教师要正确进行引导;当学生的意见有见地但有个别小错时,教师要予以包容;当学生的意见有独到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事实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激励学生再接再厉、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赞扬、表扬、奖励一般比责备、批评、惩罚更具有激励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多表扬、少批评。在评价时,要改变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做法,要尊重学生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能力水平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哪怕是最细微的进步,都应该给予肯定。
然而,表扬的作用不是无限的,心理学告诉我们:表扬给予的方式比表扬给予的多少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时,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奖惩分明,要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总之,自主学习不是自发学习,自主学习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会学,更乐学,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在实践中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