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和月亮》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1-4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初步了解寓言的一些知识,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抓住关键字的基础上归纳本则寓言的主旨。

⒉指导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归纳寓意的方法,进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⒊积累精词妙句。

⒋思考人生,获得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仲秋节刚过,同学们是不是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月亮?你们赏月时都有些什么感受?(学生七嘴八舌谈感受)这里有一只白兔也和大家一样喜欢月亮。有一天,诸神之王决定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月亮归属于它了。你们想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周国平先生写的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便会知晓。(教师板书课题--《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二、整体感悟

自己读课文,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

三、字词积累:

自查工具书,解决生字和不解的词语,教师抽查。

读一读:皎洁  慷慨  闲适  抢劫  撤销   金窖  厄运  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  举世无双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心痛如割

解释  :  神韵  闲适: 厄运: 举世无双:   得失之患:  慧心未泯: 

四、探究性阅读:

边读课文边画出不解之处,小组内互相讨论解答,

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同学共同探讨。

教师进行提问指导:可以提供范例,以问引问。

如:⒈什么是得失之患?白兔得到月亮为什么会产生得失之患?

指导: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是什么?

白兔得到的是青草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如果是天空拥有月亮还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⒉结尾句为什么要提一句“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作者有什么用意?

五、总结寓意并了解寓言:

⒈ 你知道这篇文章借白兔和月亮的故事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

抓住“得失之患”一词,由白兔拥有月亮前的心旷神怡到拥有月亮后的无穷得失之患的比较及产生这种得失之患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寓意:拥有巨大的利益有时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⒉ 这个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那么你了解寓言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学生结合自己对寓言的了解谈认识,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知识。)

明确寓言的特点:①篇幅短小,②寄寓深刻的道理,③主人公多是动、植物,也有人,④多用拟人手法。

六、积累学习经验:

为了以后更好学习,我们把提炼寓言的寓意方法总结一下好吗?

1整体把握   2 抓关键词   3联系现实(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七、积累精词妙句:

⒈老师觉得本文有很多精词妙句值得我们学习,你们发现了吗?找一找,赏析一下。

⒉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或用其中的几个说一段话吗?

八、巩固:

谈各自的收获

可以从知识方面、学习方法方面、人生启迪方面来谈,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谈。

九、作业:

⒈搜集、阅读寓言故事,进一步体会寓言的特点。

⒉记录总结的学习经验。

⒊教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提炼寓意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白兔和月亮  周国平

      

提炼      整体把握

寓意      抓关键词

                    联系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