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2-10编辑:互联网

 《包身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理清两条线索、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 

  2.本文选材上点面结合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二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生字注音 

  蠕动(rú)拎着(līng)弄堂(lòng)游说(shuì) 

  赚(zhuàn)抹(mā)嘈(cáo)执拗(niù) 

  簿子(bù)籼米(xiān)莴苣(wō jù)揩地板(kāi) 

  搽粉(chá)蹒跚(pán shān)皮辊(gǔn)谄媚(chǎn) 

  骷髅(kū lóu)噩梦(è)怔住(zhèng)锭子(dìng) 

  2)词语解释 

  【拎着】提着。 

  【弄堂】方言,胡同,小巷。 

  【褴褛】衣服破烂。 

  【游说】文中指四处活动,用谎言劝说别人。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揩地板】擦地板。 

  【蹒跚】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3)了解时代背景 

  在20世纪30年代,也就是 

  1932年“一二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这个时候的中国:国民党统治黑暗,民不聊生;军阀混战,黑天暗地;列强的经济入侵,日益加剧。中国的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和天灾的影响,农民生活极为痛苦。在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的农村,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村女孩沦为了包身工。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作者介绍 :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省杭州市人。著名作家,电影艺术家;此笔名从发表《包身工》起用。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本,并把小说《林家铺子》 《祝福》等改编为电影剧本。《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4)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特写,速写等的总称。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报告文学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典型性、文学性。

二、导课:

陈××,粗纱间,十七岁,泰州,(已做)一年三个月,(父亲)当兵,(包身钱)不知,(做主)叔叔。

明××,粗纱间,十六岁,泰州,(已做)八个月,(父亲)种田,(包身钱)十元,(做主)父母,──此人流火(脚气)很厉害。

蔡××,筒子间,十七岁,镇江,(已做)两年,(父亲)不知,从小做童养媳,(包身钱)不知,(做主)公公。

陈××,粗纱间,十五岁,扬州,(已做)一年半,(父亲)种田,已死。

陈××,粗纱间,十六岁,镇江,(已做)一年,(父亲)已死,(包身钱)不知,(做主)跟人逃荒来沪。

以上是上海的一位女大学生为夏衍收集的包身工资料。从资料中可知,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外资工厂里,有一群与今天的高中生年龄相仿的女孩子,正廉价地出卖青春,为资本家创造着惊人的利润。

从学生读文章的第一感受导入课文。

花季少女,命运如此悲惨,我们在掬一把同情之泪的同时,不得不思索人物命运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三、把握全文的内容与主题

探究一:包身工的生存状态与悲惨命运。

1、探究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课文穿插记叙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有什么联系?

起床的时间与场景

吃饭的时间与场景

上工的时间与场景

放工的时间与场景

--四个场景:起床、早饭、上工、放工。穿插记叙包身工的来历、身份、此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等。

这些内容都展示了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复杂背景。

第一部分(1~11段),主要记叙包身工清晨起床的情景,描述她们恶劣的居住条件;介绍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说明包身工产生的背景。第二部分(12~22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况,描述她们恶劣的饮食条件;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第三部分(23~34段),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描述工厂劳动条件的恶劣,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在中国的日本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第四部分(35~50段),总结全文,概括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所受到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2、找出文中抒情、议论的段落,体会其作用? 

--第1、2部分寓抒情于描述之中,26-33直接抒情议论。作用:对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资本家、带工老板的愤恨。具有撼人心魄的感染力

探究二:《包身工》的主题思想。

主题:本文着重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坚信中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迎来黎明。

探究三:《包身工》的行文线索。

这篇报告文学材料丰富,画面广阔,揭示深刻,采用了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

主线: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这四个片段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两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

副线:综述包身工制度各方面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探究话题。

二、预设探究

探究一:《包身工》的记叙顺序与取材特点。

(意在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点面结合的取材特点。)

探究二:《包身工》描写艺术。(意在引导学生赏析本文修辞艺术与用词特点)

探究三:从称谓看包身工的生存状态与命运。

猪猡、懒虫、芦柴棒、女孩子、乡下姑娘、包身工、试验工、养成工、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泥土、奴隶、墨鸭、冤魂……“猪猡”,是带工老板对包身工侮辱性的骂语,它表现了包身工身份的低下,揭示了包身工非人的生活环境。

“机器”,表明包身工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生活权利被剥夺,她们只是别人赚钱的工具。

“奴隶”,没有人的一切权利,它一针见血地点破了包身工制度的本质,暴露了这种剥削制度的极端反动性。……有比喻,有反复,有借用。在反复使用中冠有不同的附加成分,表达出不同的含义。 作者借用了一部分称呼,也客观地解释了一些称说,还在抒情议论中使用大量的比喻性的称说。有的称呼表现了包身工的处境,有的称呼表现了包身工的来源,有的称说表现了作者的愤怒。……

二十几处称可分为三块。一块为作品开头部分的称说,一块为介绍包身工的来历等内容的称说,一块为作者用来揭露包身工制度实质而安排的称说。思考:第一,三“块”称说的表达角度有什么不同。第二,三“块”称说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不同。第三,三“块”称说在表达文章主题上有什么作用。第四,称说在表现作者情感上的作用。

探究四:为“呻吟着的”“锭子上的冤魂”叫屈

        --解读末三段

作者之所以要为“包身工”叫屈,首先因为她们不被当作人来对待。再次因为她们逆来顺受的奴性。面对老板工头的侮辱漫骂和拳打脚踢,她们只能默默地忍受,不敢稍有反抗。即使生了病,也只能硬撑着。面对带工老板的无理要求,她们只能忍气吞声。她们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能够做稳自己的“奴隶”,为“包身工”制度“忠实服役”。如果说“包身工”不被当作“人”看待,受到“非人”的待遇是可怜的话,那么,从她们身上反映出来的“奴性”则是可悲的了。最后,作者只得寄希望于“物极必反”,寄希望于“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在此基础上发出的“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的警告,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但这已够了。与那些看到“包身工”的“非人”待遇而默然置之的人们比起来,作者能为“包身工”叫几声屈,已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三、总结:学生谈读此文的感悟。

1、国家主权;2、个人生存权;3、珍惜今天的幸福;4、学会关注社会与低层人的幸福。

四、练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