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语文 功夫还在“情景”外--《出师表》教学实录及反思
关键词:|出师表|情景教学|文言文教学|
《出师表》是一篇著名的文言课内自读课文,部分文字比较生僻,但文章辞情恳切,感人肺腑。从教材背后的习题揣摩编者用意后,我决定“淡化”字词处理,重背诵,重“入情”感悟。由此我确定了“以背促读”法,以“背诵”切入,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来让学生进入情景突破难点。
下边是背诵之后的课堂讨论部分实录:
师:同学们把这样长这样难的一篇《出师表》都基本背诵下来了,真是很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阅读的感受,探究一下为什么历代英雄志士都如此推崇这篇文章。我们采用进入角色情景讨论的方式,分别站在第三者,诸葛亮、刘禅的立场上来谈感想。你们觉得先站在哪个人的立场上谈呢?
生:第三者吧,我们真实的身份就是第三者。
师:好的,读了这篇表,感觉如何。
生:我感觉诸葛亮变化很大,《隆中对》时他雄才大略自信潇洒,《出师表》里却沧桑多了!
师:知道和上一篇文章进行对比,很欣赏这种读书方法。
生:我读了心头很沉重,感觉诸葛亮怎么像我的妈妈一样,罗嗦得很,对刘禅太唠叨了。(众笑)
师:你用了“罗嗦”这个词语,怎么讲啊?
生:你看嘛,法律应该如何实施,文臣要用什么人,武将要用什么人,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些话还反复地叮嘱,真是比我妈妈还唠叨呢!
师:有意思。诸葛亮其实唠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你们看出来了吗?
生:我知道,第一个是要开张圣听,第二个是内外不能异法,第三个是要亲贤臣远小人。
师:很好,但你也有点儿罗嗦(众笑),能用成语或者短语来概括吗?
生:广开言路。
生:严明赏罚。
师:亲贤臣远小人叫做“亲贤--”
生:远……(抓耳搔腮)
师:不知道了,“远佞”(师板书)。这样请一个同学把这三个词语写在黑板上,给“佞”字注上音。
(生上黑板板书,要求学生做旁批)
师:继续说。
生:我还感觉到了诸葛亮的心急如焚。像这样一些句子,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不宜妄自菲薄”、“愿陛下亲之信之”、“夙夜忧叹”、“以治臣之罪”、“临表涕临”等句子中,我都感受到了诸葛亮的坐卧不安。总之,这篇表的情感底色是灰色的。
师:用色彩表达情感,好。
生:我体会得最多的就是诸葛亮的忠心了,特别是第六自然段,“苟全”、“卑鄙”、“感激”这些词语读了让人揪心。
生:我就好像看到一位穷途末路的老年人在交待后事一样。
……
师:好的文字总能激起我们的共鸣。那我们现在变化一下角度,站在诸葛亮的立场上替他想一想,他写这篇表有多难。咱们先说说哪些因素决定了这篇文章很难写。
生:当时蜀国在西南,实力其实不能和魏国吴国比。诸葛亮的“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并不是夸大。
生:那为什么后文又说“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呢?
生:可能是相比较而言实力稍稍增强一些了吧,其实和魏吴比较起来还是不强的。
师:问得不错。注意讨论不要偏题了。
生:主要是诸葛亮的位置很尴尬。在蜀国中,他是丞相,又是军事统率,他其实是实际的执政者。但同时他又是臣子。
师:是的,古代如果功高盖主的话,多半下场很惨。还有一个重要的尴尬,蒋云淞你讲讲白帝托孤的故事。
(生讲,略)
师:这个背景很重要,一方面刘备既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一方面又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不争气的话,可“取而代之”,刘备信任到这个份上,对诸葛亮反而就是一种约束了。写这篇文字的难度就更大了。
生:还有一难,大家都知道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可他毕竟是恩人的儿子,又是君主,这对于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来说实在很难。说重了吧,别人会说你不敬君主,说轻了吧,刘禅这样的庸才未必能听懂。
师:这就对了,潘俊臣这样一分析,你就该知道刚才有同学所说的诸葛亮“婆婆妈妈”的原因了吧。好了,谁来总结一下。就假设你是诸葛亮,你下笔之前对着纸张笔墨,会怎么叹息自己的难处啊?
生:有三难。写作背景难,国力不强却必须出兵。作者自己难,我如何才能让陛下懂得我的一片苦心和忠心啊!阅读者难,刘禅啊,你能读懂这篇表吗?你能把朝廷安顿好,给我一个稳定的后方吗?
师:语文科代表说得很动感情,看来已经入情入境了。最后,诸葛亮成功突破了这三个难点。咱们再来议议,他想了哪些法子?
生:第一个法子就是刚才代东航说的,婆婆妈妈,事无巨细,反反复复地交待叮嘱,任何一个细节和环节都不放过。
师:仅仅在内容上是不够的,刘禅反感怎么办?诸葛亮得让良药不苦口才行。
生:他不是硬邦邦地提建议,他从头到尾都倾注了深情。
师:要把感情注入文字的方法很多,诸葛亮最主要的法子是什么?
(生沉默)
师:看看文中哪个词语反复出现的频率最高?被诸葛亮唠叨得最多?
生:先帝!
师:对了,这个词语在文中一连出现了十几次,大家找点儿句子读读看,品品言外之意。
生:第一段就出现了三次。(生动情朗读)
师:说说言外之意。诸葛亮通过这些话想说:刘禅啊……
生:刘禅啊,你要完成你父亲未完成的大业,要理解我这次出兵的重大意义啊!刘禅啊,你要善待先帝的老臣,珍惜他们的忠心啊,你要严格要求自己,广大先帝的遗德啊!
生:三四段的含有“先帝”的句子也很意思。(生读),诸葛亮其实是想说,刘禅啊,向宠董允这些人不是我说他们好,他们是先帝都器重的人,你一定要用啊!
师:在用人上,诸葛亮强调得最多,咱们读读第五段,诸葛亮深情回忆了当初和刘备一起谈话的细节,你看他竟然罗嗦到了这地步,言外之意是什么?
(生齐读)
生:我觉得是在含蓄地批评刘禅不会用人,把先帝和刘禅形成对比,提醒刘禅谨记先帝教诲,一定要用那些“贞良死节”之臣。
师:对了,诸葛亮批评和建议都是非常含蓄委婉的。
生:表中最动情的是第六自然段,这一段“先帝”也出现了两次,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刘备的感激之情。
师:再读一遍,仅仅是感激之情吗?还得挖出言外之意。
(生齐读)
生:我懂了,诸葛亮是想说,因为感激所以我尽忠于先帝,尽忠于先帝就要尽忠于你,所以陛下一定放心。
生: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和先帝创业多么艰难啊,陛下你一定要理解我们啊!
师:很好,谁能说说第八段的两个“先帝”有什么言外之意。
(生沉默)
师:注意琢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匠心没有?
生:这段文字再次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诸葛亮把自己放在前边,首先说要“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把刘禅安排在最后,说要他“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严于律己,要大臣和刘禅都以自己为榜样。
生:“榜样”这词不太恰当,是把自己推到了最前线,也是含蓄地给刘禅施加压力,让他知道处理不好政务是有罪的!
师:这就对了,这样的读才算是读出了作者的心。我们很客观地分析了这么多,大家再说说,在这些表达技巧和写作技巧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生:是诸葛亮的耿耿忠心!
师(激动地深情地):对了,技巧永远只是形式上的东西,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腔热血,哪怕技巧上再高明,诸葛亮依旧写不出这篇《出师表》,更不会“长使英雄泪满襟”,使“鬼神泣壮然”。《出师表》的成功,本质不是技巧的成功,而是感天动地的真情和浩然之气的成功。
……
师:最后我们再换一个角度,如果你就是刘禅,你读了这篇表,会有什么感触?
生:我肯定被感动,我会奋发图强,作一个好皇帝。
生:我也会“临表涕零”,为自己以前的无所作为而羞耻。
生:我会马上写一篇诏书,重奖诸葛亮,表达深追先帝遗诏的决心。
……
师:可是实际情况是什么呢?蒋云淞,你再讲讲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
(蒋云淞讲,略)
师:同学们,这这就是历史,这就是英雄的悲壮之处。刘禅最终辜负了诸葛亮,诸葛亮最终没有能够兴复汉室。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是,《出师表》却流传了下来,成为了我们民族的永恒的精神财富。它让陆游深夜挑灯细看,它让岳飞情不能自已挥毫成书……缠绵柔韧的《出师表》,成了千古英雄血脉的源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诸葛亮的智慧忠贞的面容成了历史烟尘深处的一张最可亲的面孔,让后人永远敬仰……
(《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响起……学生在歌声中沉思)
【教学反思】
这堂课,本质上还是一种文言“仿真学习”,其所“仿”之“真”,乃是采用角色换位的方式,让学生真实地进入文本描述的情境,真实地揣测人物心态,真实地体验人物情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品味、咀嚼文言。
这次特殊的文言情景教学,促使我对现在关于文言教学的两个热门论题继续进行着思考。
第一,文言文的教学是背读在前还是分析在前。传统的文言教学模式是重背读在前的。现在台湾等地正在大力倡导的幼童读经活动也在回归传统力主文言学习“背下来”再说。为了让《出师表》的这次“背读在前”的学习能够有效实施,我采取了很多的辅助措施。比如为学生讲述刘勰、文天祥、杜甫、陆游、岳飞等人和《出师表》的故事,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发起总动员,掀起背诵大潮。采用丰富多彩的比赛的形式进行诵读比赛,如“背诵击鼓传花”、“背诵PK赛”等,力争优生中等生熟诵,“忧生”重点段落基本成诵等等。有了全文的反复诵读,才可能有整体的独特感知,“情景教学”才能取得实效。可以说,从语感的培养规律来说,“背读在前”的方式对学习文言文是经济有效的。
第二,文言文的教学是以文言字词积累为主还是以理解内容为主。我认为,这并不是矛盾的问题。比如关于识字教学的问题,小学初年级采取集中识字的方法,而高年级则采取分散识字的方式。从人的长远学习来看,字词的掌握和文本内容的理解是融和在一起的。“融和观”也应该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片面强调文言字词的积累只会把文言文学习推到纯粹技术化的尴尬境地。我们应该相信,文言学习也不能够脱离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当然,有意识地恰当的总结归纳文言字词的用法是有必要的,这和片面追求文言学习字词化不是同一个概念。
这堂课不足的是,因为重情感体验,所以在字词咀嚼的精微程度上还远远不够。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够尽可能地多积累品味字词,又能让学生对人物和主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这就是文言教学的较高层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