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8-9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的:

1.分析阅读小说讽刺性的语言特色。

2.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赏析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4.领悟课文主旨,分析评论我们身边的阿Q精神。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词语释义:

行状    崇奉     口讷      虫豸      自轻自贱      非常       口碑       托庇        穿凿       所以者何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2、注音:

舂chōng米   口讷nè   撩liáo   虫豸zhì     穿凿záo   醉醺醺xūn   络腮sāi   踉踉跄跄liàngqiàng   奚xī落   小觑qù   刹chà那   确凿záo   唾tuò骂   敌忾kài   面颊jiá

二、教学导入: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等,杂文集有《坟》《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无题》)、“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贯于长夜过春时)》)、“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三、时代背景介绍:

《阿Q正传》创作于1921-1922年。它为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现实,一个病态的社会和病态社会下的畸形的中国人,这部不朽著作的诞生,有着其深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领导这次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并且没有从根本上震动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只是形式上的胜利。鲁迅先生以锐利的、深邃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对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总结了其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四、《阿Q正传》简介

《阿Q正传》于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在《晨报副刊》上连载,署名为巴人。后收入第一部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出版后,深受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现已被译成几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小说共包括九章的内容,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记略”。

介绍全文内容要点。

第一章, 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

五、 阅读第二章:“优胜记略”(开头-“他睡着了”)问题探究:

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之类的名言,表现出阿Q怎样的心态?

提示: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

提示:前者是对于未庄人而言,表现他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阿Q自然乐意,因为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

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提示:表现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又不愿面对失败,而找些借口来安慰自己从而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心态。

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怎样理解?

提示:这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这又是阿Q的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

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

提示:“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6.“他睡着了”有何深意?

提示:指他已经彻底麻木,没有思想了。

七. 学习了第二章,你对阿Q的 “精神胜利法”有何体会?我们周围还有人这样使用吗?(讨论)

八.小结板书第二章内容: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及用意

优胜记略

九. 布置作业:

课外自读一二章,认真体会对阿Q的心理描写。

第二课时

一.复述第二章内容,就其中的一处描写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 阅读第三章:“续优胜记略”问题探究

1.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

提示:挨打像荣幸地蒙受恩惠。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那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2.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后,为什么反觉得“赵太爷高人一筹了”?

提示:又是精神胜利法做怪,因为他自认挨打是一种荣耀,挨打不但不能怨恨,反倒应该感激。再者赵太爷越高人一筹,他自然就越荣耀了。

3.“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提示: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

4. 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这又是他麻木愚昧的表现,美比不过别人,就同别人比丑,赢了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胜利。

5.“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中“照例”一词说明什么?

提示:说明并非第一次了,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6.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在何处?

提示:不仅表明了阿Q的奴隶性,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了他主动地接受惩罚。这种奴性人格,变成某种受虐狂,实在让人诧异。

7.    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提示:“摩着”一词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充满色情成分;“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8.    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提示:“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鄙夷了“酒店里的人”即看个个有着一颗肮脏的灵魂,他们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动手动脚调戏小尼姑,因此觉得不十分过隐,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而只有“九分得意”。这表明当时人们之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

三.板书小结第三章内容:

续优胜记略

怕硬篇

赵太爷的巴掌→因荣耀得意

假洋鬼子的哭丧棒→轻松高兴

王胡的碰墙→意外灭威风

欺人篇

调戏小尼姑→更轻松得意

四、阿Q的性格探究

阿Q有着一个十分复杂的性格。就其阶级地位而言,他是一个贫苦农民,受着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因而具有反抗和革命的要求;但他又是一个落后的、没有觉醒的农民,封建传统思想的毒汁,浸蚀着他的灵魂,长期痛苦、悲惨、屈辱的生活,又使他酿成了一种变态的心理和性格------精神胜利法。鲁迅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的时候,始终是把他的革命性、反抗性和落后性、盲目性扭结在一起。阿Q具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样子平平常常,却令人觉得可爱又可笑,可悲又可怜。他虽然落后、盲目、糊涂,却又分明地要反抗,要造反。阿Q的思想是落后。他自私、封建、狭隘、保守,而集中地表现其落后性的便是“精神胜利法”。

阿Q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发展的历程:

受践踏→自尊→反抗→怒目主义→腹诽战术→在假想中克敌制胜以转移痛苦→欺凌弱小以转移痛苦→自轻自贱

其实质就是屈服和逃避、麻木和健忘,就是愚昧和怯弱。 无聊,狭隘,善于忘却、受人欺凌、却又欺凌弱小。 是羊而同时又是凶兽。可憎可恨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坟。灯下漫笔》)

精神胜利法是怎样的心理状态

这种化解尖锐冲突的方式即“精神胜利法”。

所谓的优胜,只是内心的优胜,却是实际上的失败和屈辱--这是一个变态的灵魂

(以下练习可为一课时)

五、58练习三:“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化。仔细揣摩下面的语言描写,分析阿Q的内心世界。

1. 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这句话很简短,但把阿Q受屈辱而愤愤不平,想反抗二缺乏正确认识,用精神胜利法来获得自我安慰的个性充分地表现出来。并且在我们眼前立即映出一个歪着头瞪着眼,跟人家口角的啊Q。

2.“你还不配……” 

这句话表现了阿Q的内心的无奈。阿Q也照例发了怒------他们并不怕。阿Q没有办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社会地位和武力的劣势是明摆着的,但在心理和语言上不能亏着自己。

3、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他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出来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吗?于是他又心满意足。

4.“谁认便骂谁!”他站起来,两手叉在腰间说。

近来阿Q比较受人尊敬,自己也更高傲些。心里有几分底气,似乎也余勇可贾了;有了这来之不易的高傲,当然要呵护。于是便发出了这颇有几分叫板意味的“豪言壮语”。

5.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 

这表明阿Q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在他的潜意识中,还有性别“优势”,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女人应该排在他的后面,尤其是做尼姑的。在尼姑那里,他可以获得心理平衡。

六、P.57练习一、二

(一)练习一(细节描写)

①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Q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②阿Q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容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

③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④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 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⑤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⑥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二)练习二

第一次:“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第二次: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 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第三次:赌摊不见了,人们也不见了,身上有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几个人诧异的对他看。他如有所失的走进土谷祠,定一定神,知道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赶赛会的赌摊多不是本村人,还到那里去寻根柢呢?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第四次:“谁认便骂谁!”他站起来,两手叉在腰间说。 “你的骨头痒了么?”王胡也站起来,披上衣服说。阿Q以为他要逃了,抢进去就是一拳。这拳头还未达到身上,已经被他抓住了,只一拉,阿Q跄跄踉踉的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 “‘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头说。王胡似乎不是君子,并不理会,一连给他碰了五下,又用力的一推,至于阿Q跌出六尺多远,这才满足的去了。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一件的屈辱,因为王胡以络腮胡子的缺点,向来只被他奚落,从没有奚落他,更不必说动手了。而他现在竟动手,很意外,难道真如市上所说,皇帝已经停了考,不要秀才和举人了,因此赵家减了威风,因此他们也便小觑了他么?阿Q无可适从的站着。

第五次: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果然,拍的一声,似乎确凿打在自己头上了。 “我说他!”阿Q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分辩说。拍!拍拍!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而且“忘却”这一件祖传的宝贝也发生了效力,他慢慢的走,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分析:

第一、二、三、五次“战斗”, 阿Q总是只能动口而没法动手。“战斗”对象都是未庄有头有脸的人物;第四次阿Q 终于动手了,但也只是先动手,最终还是动口。这一次的对象与他一样是被压迫者。

阿Q几次挨打的大致过程是:言语进攻他人或言语反击他人--饱受皮肉之苦,并伴随着言语摧残自己--“胜利者”走后,他独自用“精神胜利法”疗治创伤,同时也用言语上的辈分来安慰自己,很快从不平衡达到了新的平衡。

这表明,阿Q受着深重的压迫,却没有觉悟。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每当他受欺凌的时候,不是正视现实,而是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把失败当作“优胜”,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陶醉。同时,他也看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当受到地主豪绅们欺侮,往往到阶级兄弟身上去出气。

七、作业:

课外阅读小说《阿Q正传》全文,了解阿Q的性格发展的变化及情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