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版)

发布时间:2017-10-25编辑:互联网

 内容摘要:

  阅读教学中运用“整体把握”阅读方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包括:理清作者思路或文章脉胳;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加强诵读,揣摩、品味文章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领略文章风格和神韵。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策略有:读前预测、读中验证;抓住文眼,回味思考;理清线索,把握结构;比较阅读,明确异同;紧抓要点,创意复述;另拟标题,分析比较;把握基调,加强诵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整体把握 内容 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中运用“整体把握”阅读方式已逐步取代传统阅读教学中“肢解分析”式的文本分析,但仍有老师粗浅理解“整体把握”为阅读文章后浅尝辄止的概括内容或谈谈读后感受,致使学生语文学习味同嚼蜡、兴趣倍减,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整体把握”具体内容和实施策略缺乏研究和探索。为此,笔者浅谈拙见,望能与同行探讨并实践。

  一、为什么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文章是融知识、思维、情感、审美等多方面教育效益的综合体,是作者人生观、审美观的外现。每篇文章都有整体的内在结构,完整的形象和道理,各因素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阅读的最初就是感知,感知有其整体性特征。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而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课程提倡“整体把握”阅读方式,其意图就是用“整体直觉”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统摄、驾驭全篇的水平,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由上述可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必然内在要求,要从学生直觉思维出发,从整体把握文章入手。

  二、阅读教学中要“整体把握”哪些主要内容

  阅读是人们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整体把握”阅读方式是一种常用的有效阅读教学方法,是对读物内容的整体把握。那么,阅读教学中要“整体把握”文章哪些方面的内容?

  (一)理清作者思路或文章脉胳

  不管文章内容是简单还是复杂,思路总有迹可循。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显然,阅读理解要从理清思路入手。叶老对“思路”有个形象的解释:“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通俗地说,思路就是作者构思在行文中指向表达目的发展,前进的思维轨迹。叶老还说:“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会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理清思路是理解文章的枢纽,是形成阅读能力的一项基本技能,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突破口。张志公先生谈到了了解思路的方法时说,粗读文章要考虑“文章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前后后的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

  (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

  把握文章的内容,与理解文章的主旨相辅相成。

  1、张志公先生归纳了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两项内容:1“文章主要说了件什么事情,作者说了什么问题?”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这是从阅读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两方面对文章整体把握,已涉及文章主旨。值得注意的是,阅读鲁迅的文章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要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尤其需要文体性和背景性知识为前提。

  2、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所谓主旨,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中的集中体现。主旨是作品的灵魂和核心,它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理解主旨一般分两个步骤,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和大意,然后提炼、概括主旨。

  (三)加强诵读,揣摩、品味文章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新课标7~9年级阶段目标中关于阅读部分提到:“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谓品味语言,是指对文章关键词语、句子的细心揣摩和辨析,体会作者怎样运用语言来传情达意。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识别关键词语、语句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品味,诵读来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一般说来,文中反复呈现的语句在内容或主旨上起到重要作用;总起句、总结句、承上启下句在结构或衔接过度上起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以记叙为主的文章,点明时间、地点、人物的语句值得重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都值得鉴赏与品味,抒情议论句更要把握,因为其中往往蕴涵文章主旨。

  (四)感受、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是指作品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感情倾向、感情层次和感情特点。任何作品都体现一种感情倾向,或爱,或恨,或喜,或哀……如此等等的感情色彩总是闪现在语言文字之间,阅读时要有总体认识。感情基调和文章主旨密不可分,文章主旨决定文章感情基调。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说的正是这个意思。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情感体验很正常,教师要鼓励、赏识,允许学生各抒已见。文章感情有隐有显,学生可从不同角度感受理解,但文章表达感情仍然有个基调。因此,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必然从文章本身出发。

  (五)领略文章的风格和神韵

  “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杨万里诗)说得不错,每篇文章都是作者个性化创作,都有本身独特风格和神韵。入选中学语文新教材的中外作品,是精心筛选的,大多构思缜密,情意浓厚,文辞优美,语言富有哲理,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不尽的“美”。如朱自清的《春》清新朴实、节奏明快,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语言既清新朴实,又准确讲究,耐人玩味,具有一种绘画美。而梁衡的《夏感》则细致生动,富有韵致,既有书卷气,又有阳刚味。玩味不同的语言风格,领悟各自的内在神韵,能再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

  三、实施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

  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学规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可采取以下策略:

  1、读前预测,读中验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出发,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一方面注重读前预测;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读中验证,同时进行阅读反思。阅读预测可以形成阅读期待(“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激起学生体验、探究的欲望。),有助于提高阅读主动性、理解水平和速度。在具体方法上,最常见的就是根据文章题目预测文章内容。如教学《斑羚飞渡》,可让学生猜测斑羚为什么要飞渡,怎样飞渡,结果怎样,还有别的办法拯救这群斑羚吗等。.学生形成阅读期待后开始阅读,并在阅读中验证反思,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2、抓住文眼,回味思考。“文眼”是指文章的闪光点,即文章关键性字、词、句和细节。“眼乃神光所聚”,文眼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也是作品景情的交融点,在结构上起着牵动制约全篇作用。阅读教学中,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解读文本的钥匙。深入品读文眼,就可以顺藤摸瓜,有深度、有广度、立体式地解读文本。如学习《行道树》,应让学生在初读时抓住文章的点睛之笔(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即文眼句;然后从文眼句入手再次阅读,提出问题(①行道树的事业为什么是神圣的?②行道树的痛苦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文章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③如何理解句中的“深沉”一词?)思考,整体把握文章,并且引出应有的感悟,结合自身体验回味。

  3、理清线索,把握结构。一篇文章,不论其篇幅长短,也不论是写一人一事或多人多事,都有一条贯穿文章线索,线索把全文串联成一个整体,使文章条理化、结构化。抓住文章的线索就能把握文章整体结构,领会作品主题。譬如宗璞散文《紫藤萝瀑布》就是以“我”的情感变化(焦虑、悲痛--宁静、喜悦--感悟、振作)作为线索,从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面对紫藤萝花的蓬勃生机,最终感悟到自己应笑对生活,投身社会建设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其中语言、心理、性格、情感都在线索中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而且也非常明晰地凸现出文章结构。再如学习《皇帝的新装》,可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全文,通过筛选比较留下一个“骗”字,从而理出“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帮骗--小孩揭骗”的脉路,提高概括能力,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更是把握了全文的结构。

  4、比较阅读,明确异同。比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存同的思维过程,即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文章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文章的内容、主旨、写法就豁然开朗。在教学中还应适当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人生寓言》,我们先学习《落难的王子》,然后和《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我认为对现在的学生来说,理解“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的深刻含义更具现实意义。

  5、紧抓要点,创意复述。复述文章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的整体理解。复述不是背诵文章,而是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文章主要情节。这种活动要求学生能够紧抓文章要点,并创造性地演绎、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经常练习,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能更准确地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木兰诗》、《心声》等文章,因其故事性强,尤其适宜让学生通过复述的方法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6、另拟标题,分析比较。“另拟标题”,就是给文章重新拟定一个标题。既是另拟标题,就不能和文章原标题相仿。这就需要学生在初步阅读、整体把握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选取不同的角度,拟定新题。给文章另拟标题,并非指原标题不好,而是因为这样做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促进学生分析比较并且深入理解文章。如教学《散步》,可提问: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出新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在学生理解文意重拟标题后,引导分析比较,可纠正初次阅读把握的某些偏差,还能使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在拟题和比较中提高。

  7、把握基调,加强诵读。要使学生做到“整体把握”实用而简单的办法,就是“诵读”。“诵读”是让作品本身来“教”学生,真切直接地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这是实现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的一个有效方法。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的层次,运用多样的朗读方式,每读一遍就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通过诵读解决字词、内容、情感、主旨等主要问题,就能提高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如学习《童趣》,教师让学生分五步诵读:读准字音(掌握生字)--读出节奏(学习停顿)--读懂内容(疏通词句)--读出感情(情感主旨)--熟读成诵(积累运用)。

  总之,阅读教学中,只有将“整体把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实施整体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  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 (修订本)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年

  [3]  高玉祥著《个性心理学概论》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

  [4]  张桦 希尧《文章,整体把握的对象》《内蒙古教育》  2004年

  [5]  叶圣陶 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4》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

  [6]  课改学科培训资料《初中语文》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印 2003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