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四部曲”
李宗升
【摘要】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马列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5页。)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情感在人对真理追求中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情感虽不直接起作用,但其间影响却十分明显。有人将学习活动中的智力因素比作是汽车的发动机,而将情感比作是汽车的燃料,此话不无道理。孔子将学习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乐学。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即这三个层次一层比一层高级。“乐学”就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学习热情,只有进入到“乐学”这一层次,才能使人在学习中做到自强不息。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阅读 情感教育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友人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肩负着祖国的期望和人民的嘱托,挑的是关系千家万户、千秋万代大事业的重担,我怎能不为之倾心,不一往情深?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把他们培育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须对他们精心雕琢。而中学语文教材所编选的文章,无论是文言文、古诗词曲,还是现代文;无论叙事、议论还是抒情的文章。无一不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有感而发,都灌注着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生命。即使是说明文,也同样蕴含着一定程度的感情色彩。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利用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怎样把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创设氛围,唤起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民主的具体表现。这一关系一旦形成,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信赖感、亲切感,从而协助课堂教学。学生从老师的眼神中受到关爱,感到振奋。教师要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期待我”。这样,就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都是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的。教育过程中,师生间融洽和谐的情感配合以及由此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预示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当好学生情感的调度员,让学生释放情感能量,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情绪稳定饱满,课堂上精神焕发,学生听课情绪也会为之一振。假如教师走上讲台,少气无力,没精打采,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所以教师的课堂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气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情绪失控,动辄发火 ,或者有的老师把自己在课外产生的情绪迁怒、发泄到学生身上,那么充满火药味的课堂氛围怎能不窒息学生智慧的火花?反之,如果教师的情绪表现,能与作品中作者所反映的情感协调契合,学生便会逐渐进入作品所表现的境界。
我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先播放音乐《江河水》,然后提示:同学们,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九章哀郢》中写到“狐死必首丘”,也就是说狐狸死时必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兽尚且如此,人又怎能不承受思乡之愁?多少海外赤子抱着叶落归根的情感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无论你走得多远,总犹如风筝一样,有一根用眷眷爱心织成的线紧紧地握在母亲手中。你的根总是在故园的井土之中。故园暂不能还,便滋生了那宝马香车也载不动的乡愁!乡愁,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想起你总是心惊魄动,泪水涟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让我们走进诗人那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通过朗读和讨论,教师总结:中秋月圆人应团圆。但是当作者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听不见母亲慈爱的唤儿声,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再也感受不到母亲温情的摩挲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纵然抱有一颗孝养母亲的心,却如风中树叶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此时作者已是人生暮年,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了!他站在高山向大陆眺望,耳边仿佛传来亲人的呼唤!想渡,却被那浅浅的海峡所阻隔!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的梦想,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天人永隔。这海峡的浩荡之水,怎比思乡之泪的多、深、重!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旷古的乡愁之泪啊!他还在想:现在还没有实现祖国的统一,但在不久的将来,台湾大陆一定会统一!正如雪莱所说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到那时,两岸骨肉团圆,让那喜悦的泪水肆意奔流!所以海峡浅浅,悲怆深深。诗歌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
通过以上的朗读、想景悟情,同学们认识到了作者独具的艺术匠心:
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学生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体悟到诗歌的意境之美和情韵之美。
其次,运用艺术语言,激发情感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思维活动必须满足于语言才能进行。在课堂中释疑、解惑,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朱堂锦教授在他的《语言艺术哲学》中曾说:语言这一种符号,主要通过语音的表达,文字的书写来表示一定的情感。即便是听一种我们根本不懂的语言,虽不明百说些什么,但能感受出某些情感;观张旭的狂草,虽看不出写些什么,但似乎也能体验出其中的某些情感。(朱堂锦《语言艺术哲学》第82页)由此可见,语言,尤其是艺术性的语言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因而语文教师的语言更应清新自然、准确、流畅、富有感染力。因为它不仅能突出课文中的传神之笔,还能激起学生情趣,引起学生对美的联想。如《荔枝蜜》中教师范读到“赶,赶不走就打死它”时。就应好好在“赶”和“打”两字上下功夫。我的经验是:三字都应重读,而且要斩钉截铁,但“打”字更应重一些。学生一听,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倾向已成竹在胸,美丑形象豁然开朗。此外,诙谐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文彩飞扬、富有哲理的语言,爽朗明快、朴实无华的语言,均能形成特定的艺术氛围,开启智慧,给学生以强烈的语感培养和美的享受。
第三,导入意境,感染学生
王国维曾经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正是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代汉语规范辞典,李行健主编,第1555页)。它内蕴深邃广阔,境界令人神往,不仅有着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而且包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在情景交融中感染读者。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分析意境,欣赏和理解作品所描绘的特定的生活和社会图景,引导入境。把教材中的情景变成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如讲授北朝民歌《敕勒歌》时,教师可以这样逐渐导入意境:此诗廖廖二十七个字,但却千古传诵不绝。金代元好问有这样的诗句:“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就是为赞美《敕勒歌》而发。“敕勒川,阴山下。”开头两句,就是用浅近的语言,把远在内蒙古自治区绵亘千里的阴山在读者面前呈现了出来,明确地交待了敕勒民族世代所居的地理环境,为美好的草原风光烘托出了山下平原的广阔背景,构成一个体现雄浑邈远意境的画面。中间四句极写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描写的对象是“天”和“野”,着眼点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是从视觉中状“天”的形状。用“穹庐”来比喻人们视觉中的“天”的形象。“穹庐”似的天空,笼罩着辽阔的原野,这是多么旷阔邈远的景致!蓝天下,散落在万顷碧野上的白色蒙古包,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天苍苍,野茫茫”;进一步描绘出天的高远和四野的无涯无际,展现了草原上全景性的迷人景象,多么雄浑壮阔!作者用写意传神挥洒自如之笔,为天和野又着上了苍苍茫茫的色调,令人极目难尽,真有开阔胸襟、净化灵魂的妙处。最后一句写出了水草畜牧之盛。“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出了一幅牛羊肥壮青草茂密的塞外风光图。牛羊是这幅画面的主体,是最使牧民动情的景物,是绿色锦缎上托出的珍珠,怎能不令人痴醉呢?总之《敕勒歌》所描写的生活图景,使读者如临其境。这是多么苍莽淳朴、空旷高远、气势豪宕、生机旺盛的壮美风貌!而在这种壮美风貌的意境中,也含有乐观豪迈又苍壮粗犷的精神气质,使学生在如甘如醇的意境想象中,强烈地感受到了游牧民族所特有的那种朴直豪壮的慷慨之气。
第四,品味意蕴,培养情感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仅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是不够的。当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一幅幅流动的、多变的画面和鲜明生动的形象时,那仅只是对自然、社会、人物“外在美”的感受。要达到深深的美感,还要注意揭示画面形象的“内在美”,升华学生的美感。教师理应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并完善自己的审美判断。从而使作品中蕴含的道德意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和审美观点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只有真正把握了作品包蕴的理性的科学的美,才谈得上领略作品的情感美,才可能使学生领受到真理之光的烛照,又受到情感的熏陶。为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开掘作品的主题,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全部的感情来丰富和补充作品中的形象,去体验、品味作品的深刻意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以感人的教学语言把作者的感情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强烈地感染学生,使他们获得精神的充实,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我在教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课前准备好故事书《周总理的故事》及纪念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的各类图片,供学生传阅。以便增强学生对总理伟大人格和光辉业绩的感性认识,为课堂上的情感共鸣蓄势。教学时,首先立足于正确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语调、有节奏的朗读全诗,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形象,让学生沉浸在朗读的节奏里,去真切感受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动人情景及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其次,引导学生重点朗读诗中运用拟人、反复手法的诗句,体会作者借助丰富想象,创造了山河与人民同悲同喜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另外,要求学生把握诗中省略号和破折号的朗读方法。如诗句“--想--念--你……”,其中的破折号要读出声音的延续;省略号表示声音慢慢传远了,用仿佛耳语的声音来读,读出余音不绝,世代相传,永远思念的意境。由于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的反复朗读就达到了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的功效。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受到总理伟大人格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实践证明,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阅读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掘教材情感性的特点,靠形象、靠情感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讲出文章情趣,使学生情动意会,在欣赏品味美的事物过程中学习语言,开拓视野,既得到理智上的满足,又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在美的感受中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李行健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2.《人间词话》 王国维 群言出版社
3.《钱钟书论学文选》钟钟书 花城出版社
4.《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5.《列宁全集》 人民出版社
6.《教育心理学》李柏泰、燕国材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教育社会学》 鲁三吉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8.《中学语文教学法》王世堪主编 教育出版社
9.《中学语文教学论》张志善 语文出版社
10.《现代教育学》 盛忠兴等编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1.《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报社
1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