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发展史之三:盛唐诗人群体(3)(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18编辑:互联网

 三.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边塞题材在唐代极为流行,作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高适的诗带有一种慷慨悲壮的美。

1. 高适,在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一位做官而封侯的人。他是个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的诗人。他想象自己像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边塞立功封侯,尽管愿望落了空,但是他在第一次北上归来后,创作了有名的《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 

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 

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 

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 

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 

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 

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 

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 

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高适的诗内容主要是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和思考,及功名志向揉为一体。他的诗苍凉悲壮,基调慷慨昂扬。

2.岑参,与高适一样,他是个热衷于进取功名的诗人,有着强烈的入世精神。第一次出塞,他就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再次出塞给他提供了成为边塞大师的机会。他将西北大漠的奇异风光与风情人物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的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雄壮之美。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译文:

看那荒凉无边的走马川,就在雪海的附近,一片黄沙茫茫无际,直贯云天。刚到九月,轮台的狂风日夜怒吼不已,其大如斗的碎石,被暴风满地乱滚。这正是匈奴牧场草黄马肥之时。匈奴纵马犯边,金山西面烟腾尘飞。朝迁大将挥师西下,征战中将军铠甲日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矛相碰。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字如马割一般,雪花落在马身被汗气蒸化,转瞬间马毛上又凝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的砚墨也已冻凝,敌人的骑兵听到大军了征的消息一定心惊胆颤我一定在军师城西门等待报捷的消息。

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岑参是边塞诗人中留存作品最多的诗人。

2. 王之涣,因曾居蓟门,而被称为“蓟门人”,开元中,与高适、王昌龄交往唱和,三人齐名,仅存诗六首,两首最有名,一首是《登鹳雀楼》,一首是《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