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百合花
教师寄语: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学习目标:1、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难点)3、分析人物形象。(重点) 4、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
预习任务:
1、速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2、掌握下列词语及字音
撂( ) 讷讷( ) 忸怩( ) 憨憨( ) 执拗( ) 髻( ) 尴尬( ) 讪讪 ( )瞅 ( ) 挟( ) 嬷嬷( ) 砦( ) 虔诚( ) 磕磕绊绊( )
3、阅读中发现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各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二、整体感知
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根据情节的阶段性,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部分、开端
二部分、发展
三部分、高潮
四部分、结局
三、合作探究
理解跟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
请学生朗读95页描写百合花被的一段文字和96页"刚出门~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同乡)的内容。再请学生复述被子的最后结局。
总结:A/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B/被子与人物性格关系。
提问: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
各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或补充。
四、活动延伸
(一)分组思考问题: "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精读课文,合作探究。分析小通讯员的性格。
由四大部分的情节入手。迅速浏览课文,归纳概括,然后交流。
1看"带路"的情节,即课文5节~"这都怪我了"
小通讯员的性格是什么?文章是怎样塑造的?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2"借被"的情节中,文章是怎样塑造小通讯员的形象的?
3"牺牲/献被"的情节中,表现了小通讯员怎样的精神境界?
4新媳妇献百合花的被子,明显是与百合花有关的,但小通讯员与百合花有关吗?
5那么,百合花在文中还有什么寓意?
(二)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
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找出文章中表现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来。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作用:
五、课堂小节
1、小说构思是非常巧妙的。表面上看,百合花的纯洁清新美好好像只与新媳妇有关,其实,百合花的特点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的性格,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关联的。
2、百合花为题的寓意和小说主题的概括
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本文题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更重要的是,百合花,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
六、达标测评
阅读“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回答:
1、《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被子在小说中两次出现,第一次出现在哪里?当是新媳妇的态度怎样?
2、作者以“百合花”为标题的用意何在?
3、写出了新媳妇心理情感的转变。
4、 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试分析句子中新媳妇“劈手”“狠狠”“气汹汹”的原因。
5、课文中多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口子,这口子是怎么回事?新媳妇在他死后不顾劝说继续缝补说明了什么?
《百合花》专题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字的注音、组词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执拗(niù) 山坳(ào) 黑黝黝(yǒu)
B、枢(shū)纽 呕(ōu)歌 殴(ǒu)打
C. 裸(luǒ)露 一棵(kē)树 一颗(kē)心
D、分辨(biàn) 花瓣(bàn) 辫(biàn)子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安详 小心翼翼 气势凶凶 B.发髻 日溢丰富 张皇失措
C.棉絮 平淡无其 义愤填膺 D.篝火 流水淙淙 起早熬夜
3、下列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同学们别出心裁,自编、自演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文艺节目。
B.“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公园里到处是游玩的人,天黑了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C.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面对常识性问题一筹莫展,默默无闻,令人失望。
D.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是事半功倍。
4、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当代著名女作家________创作的《百合花》,这篇小说构思巧妙以_____________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_______________,展开对军民关系饶有诗意的描写,抒写了军民鱼水情。按故事情节的一般规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5、“我”是小说中事件的见证人,“我”对小通讯员的态度一直在变化,请用准确的词语填空。
在刚刚接触因赶路不及而① ,然后又对他保持距离的作法而② ,以后是对小同乡③ ,“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 最后,“我”怀着④ 的心情,送走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6、“战争”这个词似乎离我们很远,但“伊拉克”的战火,“中东”的硝烟,“巴以”的冲突,“中日”关系的多变,这些事件又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与同学探讨当代中学生该如何看待“战争”,并将自己的认识或感想写下来。
二、阅读《盖不完的房子》,回答问题
爷爷忙碌了半生才盖起三间土屋。土屋是用坯盖成的。先把麦草轧成一段段的,每段大约有15公分长,掺到黄土里和成泥,用20公分宽40公分长的木板模具,拓成坯子,晒干后用它砌墙,上面砌成脊形,横上檩子,铺上高粱杆,抹上一层厚厚的泥,上面再苫上一层厚厚的稻草。一所上墙草屋就建成了。
住这样的土屋是很麻烦的,每年秋天都要用碎麦草掺黄土和的泥抹一遍墙,一来可防止微小的空隙透风,冬天不保暖;二来防止明年春天和夏天雨水冲洗。如果墙外的泥被冲掉,就要危及里面的坯,那样房子就没有寿命了。
爷爷把一家人搬进草房之后,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开了花。那年月能住上这么好的草房,是值得老邻们羡慕的。爷爷常说:“这房子啊,够我住一辈子了,就在这养老了。”
等爸爸到了中年的时候,把草房扒倒盖起了砖瓦结构的北京平房,窗户比以前宽阔明亮了,还装上了暖气。一家人更是喜上眉梢。爷爷也住进来了,却看不出他有多么高兴,扒房子的时候,爷爷没有阻拦,只坐在一旁叹着气说:“好好的房子,说扒就扒了。我本来是想在这儿养老的。”
当老屋完全消失,红砖墙砌起来的时候,爷爷流下了眼泪:“我大半辈子的辛苦,说没就没了,真舍不得呀!”爸爸劝爷爷说:“您老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住住好房子,这回不再扒了,住两辈子也没问题。”
等儿子长大的时候,这所砖瓦结构的老屋还是扒掉了,盖起了三间小独楼。爷爷住进楼房里笑得胡子在颤抖,眼里流着泪,不再表白自己的感受。爸爸一边说楼房就是比平房气派,可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那所平房不见了,那是他半生的劳动所得啊!那么好的房子说扒就扒了,他总觉得这辈子一点成就都没有了。
儿子看着用自己心血盖成的独楼,欣慰地说:“咱们家祖祖辈辈,到了我这儿才活出点人样来。这楼,再住几辈子都没问题。往后,子子孙孙再不用盖房子了。”孙子在一旁接着说:“我才不稀罕。等我长大了,要扒掉它,再盖一个比它还高还大还漂亮的楼。”“你敢,我打断你的腿。”儿子发火了,“这可是我半生心血,你敢给我毁了!”孙子吓了一跳,急忙躲到了一边去。他现在年龄还小,谁能保证他不扒掉这幢楼再建新楼呢!
爷爷在临死的时候,终于悟透一个道理:只要人类存在一天,房子是盖不完的。
1.给加粗字注音。
掺( ) 苫( ) 檩( )
2.土屋为什么“每年秋天都要用碎麦草掺黄土和的泥抹一遍墙?”(不超过五个字)
3.爷爷、爸爸、儿子对扒掉自己盖的房子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4.画线处爷爷的两次流泪,心情是否相同?
5.孙子长大后,会不会扒掉这幢楼再建新楼呢?为什么?
三、创新作文题
生活中人们常会做了这样那样的事之后有这样或那样的感触,请以“ 之后”为题写一篇文章,适当运用对人物的描写方法。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