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语言点亮文章(人教版)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16编辑:互联网

 扮“靓“语言   点“亮”文章

王秀丽

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搭建语文与生活的桥梁,感受精彩语言的魅力,感受生活之美。

知识目标:锤炼语言的条件及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技巧锤炼语言,使之精美鲜活感人。

教学重点:锤炼精美语言的条件及方法

教学难点:打造新颖鲜活语言的方法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讲练结合法

授课年级:初四    

课    型:专项复习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一篇文章拥有漂亮、适合的外衣,就会光彩照人、鲜活感人。那么如何扮靓文章的语言,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扮靓语言的条件及方法。

二、必要条件:

1、有真情实感。

经典语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我掬你入口,便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朱自清

学生习作的语言:

春总是那么美,繁花似锦的春、欣欣向荣的春、桃红柳绿的春、万紫千红的春、生机勃勃的春。

(点拨:情感是语言的基因,要准确地表达出人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2、要简洁准确

例:年老的爷爷脑袋上的头发全秃了,口中的牙齿全脱尽了,唯独留下了下巴上的一把花白的胡须。(删去“年老的”、“脑袋上的”、“口中的”、“下巴上的”,表意简洁。)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

3、求连贯得体

例:运动会一开始,我们班就连连报捷,同学们的紧张与不安渐渐少了,笑容渐渐多了。我们班的宋大鹏连破两项校记录,宋大伟包揽两枚金牌。(将最后一句提到“报捷”后)

例:父母生气地说:“孩子,你这么不求上进,荒废学业,长大后能成为未来的接班人吗?怎么为祖国发展做贡献?(不符语境)

例:这位腿有残疾的同学,上肢柱着拐杖,艰难的移动下肢,终于爬上了山顶。(不符语体)

4、求创新鲜活

几种简单的方法:

(1)描写传神

例: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有个小银元从桌子上滚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状其形,绘其声。)

例:天啊,我要迟到了。

我掀(蹬)开被子,从床上爬(翻)起来,拿(扯)过衬衣,穿(套)上鞋子,几步跑(蹿)出厨房,找(抽)出牙刷,挤(涂)上牙膏,胡乱地涂(戳)了几下,然后拿(拽)起毛巾,在脸上洗(抹)了几把,飞快地跑(钻)出屋子。

(2)幽默添彩

例:美国之所以多年来与台湾保持暧昧关系,是为了自己的被窝保暖,换句话说,台湾这只热水袋不能保障美国伸在亚太地区的脚趾暖和,甚至还倒灌冷风,他马上就会把台湾蹬出被窝去。(点拨:日常用语在分析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上,极尽揶揄讽刺之能事,叫人拍案叫绝。)

例: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一毫米量得丝毫不差,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领土”,“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一种是和平演变式。(格调清新,意蕴深厚)

(3)修辞美容

例:罗纳尔多就像一辆老汽车,这一次发动机坏了,下一次是减震器,下次是刹车,油箱。

例: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排比兼比喻,优美而典雅)

(4)托物论理

例:经过一番思想与生理的挣扎,蚕终于从蛹壳中飞出,它舍弃了如春日一般的温床,可却得到了飞翔的双翼,在阳光下闪亮的,不仅是翼的色彩,更有舍弃所带来的自由与美丽。(将哲理与形象、议论与描写结合,深刻新颖)

三、小结:打造精美的语言必须做到真切、简洁、连贯、得体,应努力追求创新鲜活。

板书:扮“靓“语言   点“亮”文章

一、条件:

1、有真情实感。

2、要简洁准确

3、求连贯得体

4、求创新鲜活    (1)描写传神

(2)幽默添彩

(3)修辞美容

(4)托物论理

四、练习:

1、“加工”以下句子,使之生动神奇。

(1)秋天一到,一些黄叶就落下来了。(2)我呆呆地看着窗外,雨在飘落。

2、运用修辞,续写句子

语文是          ,         ,          ,          。

3、以“母爱”为话题进行议论抒情,要力求创新,不少于三句。

4、将下面空洞的叙述进行具体描绘,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超过90分,我非常高兴。可有的同学说我抄的,在我面前说了许多讽刺话,这对我刺激很大,又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四、作业:1、积累品味精美语言。   2、继续“加工“练习。

                                                                                        

教学后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