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茨威格[转载]

发布时间:2016-2-5编辑:互联网

  记得有一年夏季,我从《读书》上看到一篇题为“诗人之死”的文章,在一长串以自杀终结生命的艺术家名单里,一个光辉的名字像燃烧的火炭一样灼伤了我的眼睛,继而就有彻心的痛击穿视觉,直达我内心,因为我是如此敬仰他、崇拜并热爱他--斯蒂芬茨威格。

  在我心目中,茨威格是这样一个人:

  一个揭密人类心灵奥秘的魔术大师。

  一个把理智与激情、爱与憎、严格的逻辑性与神秘感应完美融入表达的语言大师。

  一个试图解读命运,深入挖掘并精确展示复杂人性的艺术家。一个对人类充满人道关怀,并时刻坚守弘扬正义、歌颂美德与理想的立场,敢于道义担当,捍卫自由、人权与和平的英雄。

  在我阅读过的他的作品中,我看不到川端康成式的忧郁和哀伤,看不到海明威对死亡的痛苦思考,也看不到爱伦坡作品中美的幻灭与死亡恐怖的混乱交织,那么,他何以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

  看到这一消息时,我还居住在一所偏僻的山区学校。在近乎十余年的时间里,除了在我有限的书籍里悠游自在地漫步,我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没有多少获得更多信息的途径。因此关于茨威格的生平事迹和创作历程,我几乎是一无所知。但在我并不漫长的阅读经历中,茨威格是我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多年以来,我如痴如醉地迷恋着他激情盎然的文字,他一泻千里的表达冲动,以及他对人类心灵世界所作的细微如丝深入内核的精确剖析和准确描述。没有哪一个作家像他那样具有如此锐利的目光,如此敏感强烈的洞察力,和如此充满活力与诱惑力的文字表达,能够触摸到人类心灵的每一次轻微颤动和瞬间变化。但他非正常的死亡方式实在让我震惊不已,伤感不已,从那以后,我便开始在书店里寻找他的名字,只要是我没有读过的。渐渐地,我的书柜里添加了他的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戏剧和长篇小说《爱与同情》(也曾翻译为《心灵的焦灼》)等,有关他的生平散见于近年来出版的书籍里,我才知道他的死是因为“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

  张玉书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德语文学的研究和译介,是国际茨威格学会理事,我所看到的茨威格作品也大都是他翻译的。我想,出自张玉书先生对茨威格悲剧结局的判断,应该是十分贴近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生存处境和内心世界的。

  茨威格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民族身份又恰恰遭遇了希特勒的纳粹时期,面临着世界战争和被驱逐被杀戮之列的茨威格,自然深刻体验了丧失家园之后流亡生活的艰辛和苦难。与此同时,战争状态下人类所遭受的死亡、疾病、饥饿等等的灾难,以及他所属的整个犹太民族在历史长河里的流放寄寓处境和在纳粹屠刀下几近灭绝的残酷现实,怎能不让这个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艺术家深感绝望呢。他的孤寂除了自身生存的困境之外,还有犹太民族根深蒂固的孤寂感的先天遗传,尤其在纳粹时期,犹太人更是没有立足之地和生存空间,不是等待死亡,就是逃亡到异国他乡。从1934年遭纳粹驱逐到1942年,他先后流亡英国、巴西,他所体验和目睹的一切,对他多年来固守的博爱思想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坚定信仰,无疑构成了具有毁灭性的冲击。

  这个戴着眼镜,有宽阔智慧的额头,有一双明亮而清澈的眼睛镶嵌在极富女性特点的秀眉下,看上去是那么温文尔雅,那么从容安静的人,他那颗高贵的心灵,怎么能够承受这一切?如果不是他的脆弱,就是他对人类未来前途的彻底绝望,使他没有等到纳粹失败,看到正义的曙光照耀世界。

  但是,即使他以自杀宣告了对暴力世界的抗议,但我相信,任何一个阅读过他作品的人,都不会轻易地忘记他,因为他是“一位绝对令你无法平静的人。他有一种力量,逼使你面对自己的内心。”日本人称他为“打开了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我个人以为这个断语不仅有失偏颇,简直是太低估他的艺术成就了。

  我印象深刻也是最早看到的第一篇作品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当年阅读时的情景,在时隔十多年后依然清晰如昨,记得我才看了几行字,立即就进入了作品所描写的氛围,我仿佛就坐在那个女子冰冷的小屋里,身边是她死去的孩子,她就在充满死亡气息的空间里给她默默爱了许多年而又对此一无所知的爱人倾诉。读着读着,我的整个生命渐渐融入了那个绝望女子的灵魂里,我所听见的哀怨,生命垂危之际的告白,以及将她燃烧成灰烬一般的热烈而无望的爱情,都象是发自我内心和口唇的痛苦告白。整个的阅读过程,我犹如亲身体验了一次奇妙、美丽、缠绵无尽而又悲哀无怨的情感历程。掩卷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仍然无法走出小说所描绘的环境和爱的感觉,还有那跌宕起伏柔肠百转的内心感受。后来,我又重读了好多遍,冷静地去看时,我才发觉深深吸引我震撼我的并非只是情节本身,还有茨威格对女性心理精准细腻的表达。那充满了柔情、爱恋、缠绵的思念和哀而不怨的语气,不正是单恋女子所特有的情怀表现吗?

  他还以同样卓越的艺术感觉和精湛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其他性格各异的女性心理,比如《恐惧》里的伊莲娜,《贵妇失宠》里的德普里夫人,《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里的C太太,《埃丽卡埃瓦尔德的恋爱》里的埃丽卡,《爱与同情》里的艾迪特,等等。

  伊莲娜的丈夫发现了妻子的私情,就精心策划了一个使妻子与情人脱离关系的圈套,唆使一个女人冒充她情人的家人不断向伊莲娜勒索。面对勒索者的贪得无厌,为了维护家庭完整和丈夫的尊严,害怕隐情暴露的伊莲娜竭尽全力满足那女人的要求,时时刻刻都提心吊胆,丈夫的每一个眼神表情、每一句随意的谈话都使她心惊胆战,而她却对丈夫的计谋一无所知。《恐惧》的故事是以伊莲娜的视觉和感觉展开叙述,并且是从她钻进丈夫的圈套开始,因为对此毫无察觉,立即就陷入了无法摆脱的恐惧之中。茨威格对伊莲娜恐惧心理的刻画淋漓尽致,令你不得不和主人公一起忍受不堪忍受的折磨,在恐惧里挣扎着,反抗着,直到恐惧以丈夫的坦白和原谅告终。

  伊莲娜是一个有产阶层妇女,她的爱建立在虚荣和追求冒险刺激的心理基础上,根本不是发自内心的付出与牺牲。当她因为背叛家庭和爱她的丈夫而受到惩罚,经受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精神折磨后,她感到“第一次遇到的忧烦所带来的不快似乎太大了,精神上的无忧无虑她是丝毫也不放弃的,她不加思索就准备为自己的安逸舒适而牺牲她的情人”,决定“返回她那宁静的有产阶级的世界里去。

  《贵妇失宠》则表现了一个上流社会女性被从宫廷驱逐到乡间别墅之后心态的变化过程。一个长期在宫廷里依附权贵的美丽女人,凭借自己非凡的容貌和社交能力,不仅有豪华奢侈的物质享受,有众多虚情假意然而表现真诚的情人,还有一般贵族女性所没有的生杀予夺权利。可以说,她几乎就是一个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高傲王后。可是,由于国王剥夺了她所依附男人的权柄,她在宫廷的价值一落千丈,一纸命令就把她的生活从天堂里打入了地狱一般孤独、寂寞、悲凉的乡下。即使在那里还有她的财产,有无数俯首贴耳的仆人,但她无时无刻都在怀念着宫廷的生活方式,怀念着那些曾经拜倒在她脚下的情人们,还有高雅华贵的舞会,对她美艳肉体投来的贪婪、欣赏、渴望的许多目光……如今,失去的一切化作燃烧的记忆,像熊熊大火一样无不映照着现实的冷酷无情,她徘徊在仇恨、懊悔、期望与失望之间,无论怎样寻欢做乐也难以从痛苦中自拔。她一次次地期望国王召回,又一次次陷入失望,直至终于绝望而自杀。如此种种的情绪和心理变化,都被茨威格追摹得惟妙惟肖,惊心动魄,你仿佛就站在这个失宠的贵妇面前,看着她愤怒地发泄,在虚幻的想象和自我欺骗中折磨自己,摧残自己,最后毁灭自己。一个人由贫而富,由贱而贵,也许还能安然处之,反之则不易。许多人都很难接受从天堂到地狱的严峻考验,而贵妇的失落与绝望不仅来自于物质刺激,她对宫廷的渴望,实质是对权力的不甘放弃。在她的生命中,使用权力的快感远远胜过物质和肉欲带来的快感。

  茨威格一生中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就是《爱与同情》,具体创作时间我不知道,据张玉书先生介绍,这部小说是茨威格1938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作家说自己是个没有耐心的读者,“任何离题万里、繁复堆砌、夸张过分的文字,任何含糊不清、多余饶舌、徒使情节延宕的段落,都叫我生气。只有一页页看过去,情节始终高涨不衰,一口气直到最后一页都激动人心、叫人喘不过气来的书才给我充分的享受。”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中短篇,这些作品都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巨大无比的吸引力,也的确达到了使你非得一口气读完,直到最后都使人喘不过气来的独特魅力。茨威格也赋予了这部唯一的长篇小说同样的艺术魅力,不拖泥带水,不冗长无味,虽然有三十万字的篇幅,但读来仍然是一气呵成的感觉,令你难以停顿。在《爱与同情》里,汇集了他写作上所能达到的高超技艺,无论是语言、结构、叙述节奏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这部小说中,除了运用他所擅长的心理挖掘和细腻刻画,优美流畅的语言仍然是抓住读者心灵的最大因素。也许是茨威格为了营造他所讲述的故事的真实性,尽可能地打破现实与艺术的界限,给读者造成一种心理错觉,他的大部分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这个角度虽然局限了作家本人的讲述视觉,但给阅读者的感受却亲切自然。你仿佛不是在书里,而是坐在故事人物的身边,听他娓娓而谈所有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生命经历和种种意想不到的冒险。《爱与同情》也是同样的叙述角度,先是作家简单介绍与故事主人公的偶然邂逅,从认识到了解,到主人公愿意对作家倾诉衷肠此后,作家就隐藏起来,以转述主人公谈话的方式开始了。然而,即使是转述--他说这不只过是故事主人公的现身说法--你同样可以感受茨威格的语言风格。通常来说,那是略带点激动、亢奋、沉浸在追忆和怀念之中的口吻,简洁明快,语汇丰富,不管是描绘环境景物还是表达人物内心活动,都显得从容不迫,准确而精妙。他还惟妙惟肖地临摹每个人物极具个性的语言特点,使他们迥然不同的个性在主人公的讲述中跃然而出,成为一个个有血有肉,丰满而灵动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茨威格在整个叙述过程中,除了情节本身的迭宕起伏,又通过语言的节奏来处理故事情节的张弛徐疾。他绝对不会使语言处于停滞状态,即使是对静态事物的描绘,也要用语言本身的节律保持语言的流动性。这就如同欣赏一条从山的顶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跳跃、跌宕而下的巨大瀑布,而你就坐在瀑布之上,如此真切地感受着向下的冲击力和每一次失重后飘然欲飞的感觉,使你欲罢不能,无法阻止自己的流动,也无法控制语言的瀑布强加给你的所有震慑力和感染力。除非你最终和瀑布一起降落到坚实的地面,但那时,故事结束了,而你还摆脱不了刚才所经受的那种玄晕感,你耳边的声音,你眼前无数人物和环境构成的奇妙幻觉。

  等待这玄晕和一切幻觉消失了,你才能清楚故事的结构。其实,茨威格的故事结构大都简单,他从来不会把故事拆得支离破碎,要么倒叙,要么顺叙,但你不会因此而觉得单调乏味,因为他会在情节的跌落起伏上大做文章。比如《爱与同情》,一个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奖章的战斗英雄霍夫米勒,给作家追述自己二十五年前的一段离奇经历。这段经历可以用一句话来完成,年轻的霍夫米勒认识了一个贵族地主下肢瘫痪的女儿艾迪特,霍夫米勒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同情,而艾迪特却误把他的同情当作爱情,因而最终酿成了一出情感悲剧。其中主要人物也只有三个:霍夫米勒、艾迪特、艾迪特的父亲开克斯法尔伐,另加艾迪特的私人医生康多尔大夫。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之所以在茨威格笔下变得十分复杂而激烈,主要得力于他对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的准确把握与处理,通过心理变化引发情节变化,又由情节变化推动故事发展,从而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险象环生,让读者没有喘息平静的机会。

  茨威格的许多中短篇,都十分娴熟地运用这样的手法结构故事。像《猩红热〉、《夜色朦胧》、《贵妇失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尤其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个短篇中,整个故事就铺展在一封长信里:从作家搬来的那天起,一个小姑娘对作家先是产生了浓厚兴趣,继而窥视他的生活,由崇拜到爱慕,由爱慕到献身于爱的对象。这个情感过程悄然贯穿在姑娘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说就是这个情感历程填充了这个纯洁女性的生命内容。她短暂的一生,就是为爱而活着,存在着。一旦她自以为是获得的爱--她与作家爱情的结晶--儿子走向死神,爱也死亡了,她的生命也就必然地陷于枯竭。一封信就包涵了一个女性悲惨的一生。这里,茨威格还是运用这个女性在濒临绝境时的心理变化,同时还用过去与当下的时空转换来完成整个故事。

  在这里,我不必一一列举,无论是在一时冲动之下犯了过错的C太太,还是顺从命运被爱而又不敢爱的埃丽卡,茨威格就像一个无所不在全身上下都布满了触角的侦探,全方位地测窥着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教养的女性心理,她们的心和灵魂深处最隐密的角落里所发生的细微颤动,一丝一毫都逃不过他的视觉和感觉。他对女性们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如同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对人体结构。有时侯,看着一段段精彩绝妙的心理描写,你甚至会怀疑,这不是出自作家之手,而更像是一个心理医生的病例记录。

  作为一个男性,他为什么对女性的灵与肉深谙到如此精密的程度?我甚至怀疑在他的身体和灵魂里,是否隐藏着一颗女性心灵的精灵?是这个精灵在驱使着他的感觉和他那只无与伦比的艺术之手吗?

  对心灵的阐释,就是对爱的阐释,茨威格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爱情,也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恨。他的作品中洋溢着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对生命冲动的宽容,对道德败坏者的严厉谴责,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当然,还有对战争扭曲人性、毁灭人性发出的严正抗议。

  茨威格亲历两次世界大战,自然非常熟识战争给人类身心烙上的严重创痛,和战争带来的一系列灾难,特别是纳粹政权对自己民族的残酷屠杀,作为一个十分关注人类命运的艺术家,无论如何也不能对战争状态下民众的命运悲剧熟视无睹。比如《看不见的收藏》、《象棋的故事》和《里昂的婚礼》。

  在这三篇作品中,茨威格都没有正面描写战争,我们看不见屠刀与鲜血,硝烟和死亡,也听不到枪炮的轰鸣,但我们可以在他满含悲悯情怀、饱蘸血泪的悲愤控诉里,看见和感受到一颗颗受伤的灵魂,深刻体察被战争的力量扭曲了的人性。他所讲的这些故事,每一个都让人不忍卒读。

  在《看不见的收藏》里,作家讲述了一个热爱艺术的老人的悲惨故事。这个老人曾经花费半生心血收藏了无数艺术品,在退休后,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阅读和欣赏”自己的藏品,他的喜悦和幸福也悬系于此,除此之外的现实生活从来都不在他视野之内。可以这样说,除了艺术品,他对生活毫不关心。他最快乐的事,就是热切地盼望一个艺术行家与自己一道分享这些珍宝。然而,当古董商怀着廉价收购的意图找到这个老收藏家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实那么残忍地摆在他面前:所有珍贵的藏品不翼而飞,画夹里粗制滥造的复制品或空白纸替代了老人视同自己生命一样的艺术品。不仅如此,失望的古董商人还要和老人的妻子女儿串通好,尽可能地使老人不要察觉出事实的真相。他们的目的达到了,而他们之所以成功地隐瞒事实,就是老人的双目失明。

  想象一下,那是多么令人恐惧的情景,古董商明明看不到什么东西,可还要装出十分兴奋的样子倾听老人对每一幅作品的介绍和鉴赏。当老人的手指摸不到自己记忆中的感觉而产生怀疑时,看着那可怜的惊慌失措的母女,为了维护老人仅存的一点尊严和希望,古董商不得不违背良心说谎,顺着老人的思绪激情昂扬地讲述下去。

  尽管老人被自己的亲人长期欺骗,尽管这欺骗充满了善意和无奈,但我们仍然忍不住地担心,以后呢?这种欺骗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所有的藏品都因为通货膨胀,被迫于生计的母女俩出卖了。那么,今后他们母女还能出卖什么呢?……

  老人在自己的藏品被出卖前失明了。作家如此安排,究竟是为安慰老人的灵魂所作的一个善解人意的艺术处理?还是要籍此表达自己巨大的悲哀和嘲讽?不管怎么样,如此的安排一点都没有减轻读者在阅读本篇时所要承受的心理负担,同样也没有使作品的悲剧浓度有所稀释,反而更加厚重、沉闷、压抑。

  这就是茨威格的“苛毒”之处,他能让读者和故事主人公一起身陷绝境,在绝境里苦苦挣扎,在挣扎中体验不曾经历和感受的一切。我们由此对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的人物命运获得切身感悟。

  再比如《象棋的故事》,一开始,作家不厌其烦地讲述了一个突然崛起的象棋冠军。这个所谓的冠军是个幼年就遭到遗弃的孤儿,后在教堂神父的庇护下长大,他迟钝、麻木,除了机械地执行主人的命令,根本就没有主动工作的思维意识,充其量就是一个无可药救的弱智、白痴。然而,谁也料想不到,就在这个僵尸一样的身躯里居然储存着唯一的一种思维能量。神父及时捕获了这个生命里放射出的光辉,并很快使其走上成功。在环游世界的旅途中,这个人击败了许多世界冠军,几乎是战无不胜,立于不败之地了。一个神话般的奇迹。

  茨威格创造了这个神话,又亲手打破了这个神话,因为这个白痴一样的象棋冠军并非作家关注的对象,他只是为引玉而抛出的一块烂砖,--这个傲慢、贪婪的世界象棋冠军输给了一个二十五年没有摸过棋子的人--B博士,又一个奇迹。

  到这里,故事才真正开始,故事的主人公B博士也才刚刚露面。主人公在故事进行到三分之一时才出场,这在他的作品结构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但这样的情节处理实在是吊足了读者胃口。之后,随着B博士的自叙,把我们引入了对战争的回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纳粹暴行,我们现在可以从无以计数的史料、文艺作品中获得全方位的深入了解和感受。但茨威格在这个故事里又给我们提供了纳粹杀人不见血的一个怪招:孤寂。人为的孤寂。也就是把一个人完全彻底地孤立起来。

  一个具有各种各样情感、欲望和思想的活人,突然间被关进一个空房子--有门、窗户、床、沙发、桌子等生活必需品--而门是锁着的;窗外没有风景可看,就是一堵红砖砌的暖墙;桌子上没有书,没有表。这样的地方和陈设,你不能说不舒适,或者猛然意识不到还缺少什么东西。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你会发现自己听不见任何声音,感觉不到时间--房间里总有灯光--尤其对外面的世界和正在发生的一切,你都感觉不到。你所拥有的仅只是过去的回忆和对过去的反刍。如此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你不疯掉才怪。这就是B博士遭遇纳粹被捕后的处境。

  他陷入了完全的孤独和寂寞,这就仿佛面对一个看不见的却极有耐心的冷酷杀手,你能感觉自己的意识、思想、行为以及其它的生命本能正在被慢慢地割除斩断,却丝毫不能作出一点点反抗。

  就在他的神经面临崩溃之际,他冒险偷到了一本书,一本世界著名象棋冠军曾经下过的棋谱。

  这个被漫长的孤寂折磨得快要发狂的人尽管非常失望,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啃这本棋谱,以此击退孤寂的力量。在没有棋子、没有棋盘的情况下,他成功地获得了关于象棋的知识。但是,熟练地重复大师们的战略战术并不能使他逃离孤寂,他就想出自己和自己对弈的方法,而且还是在没有棋子和棋盘的状况下。这就如同把一个完整的人撕裂成两半,用自己的左手去打自己的右手,纯粹就是一种自我摧残。结果,他同样取得了成功,但也就是在这残酷的游戏中B博士走向精神分裂。

  幸而战争结束了。B博士经过治疗重返社会,重返生活,但他没有意识到,战争带给他的创伤如同潜伏在他心灵深处的一颗炸弹,一旦时机成熟,就有可能爆炸,这不仅可以毁灭他的精神,也能毁灭他的肉体。可是,人类永远都摆脱不了虚荣心的驱使,B博士因此而参与了游船上的象棋比赛。以他精湛无比的棋艺,他完全可以打败那个世界冠军,然而他忍受不了对方的思考,忍受不了思考时的等待和寂静。而那个看似愚蠢的对手恰恰掌握了他的心理弱点,因而故意拖延时间。这样的情境无疑是对囚禁生活的重复体验,他几乎又要发疯了,幸好有故事叙述者“我”的及时提醒,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可是,那个引发悲剧的因素早已埋藏在他身上,怎么也剔除不了了,它将伴随他的生命,影子一般地追随着他的生活。

  其实,面对面的暴行,杀害,甚至摧毁肉体的枪弹,我们都可以抱着一死的决心勇敢面对。唯独对孤独,对寂寞,我们脆弱的心灵就没有足够的耐久性和耐磨性了。

  多么可怕的漫长的孤寂啊。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残酷更阴毒的刑罚吗?

  这就是茨威格眼里的战争,他仿佛是有意避开流血和牺牲,避开残暴恐怖的拼杀场面,仅仅抽取了战争神经末稍上极其微小的一个片段,用艺术的眼光去透视它,剖析它。B博士成了战争创伤的一个巨大缩影,他所展示的每一点创痛都在告诉我们,战争不仅可以消灭健康的身躯,也可以颠覆人的灵魂,扭曲人性。而后者更可怕。

  同样是战争题材,但《里昂的婚礼》却用人间至善至美的爱在战争的死亡和恐怖之中撑起了一座阳光明媚的空间。他的许多作品都似乎在表达这样一个信念,人类可以克服战争、疾病、懦弱、虚荣、傲慢、自私等等一切邪恶力量,最终到达一个光明境界。

  从他的散文里,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踪迹,无论在游历还是在逃亡中,他都像一个勇敢热情的探险者和收藏家,不断地追寻辉煌的历史遗迹,拜访一些高尚的人。他也以同样的热情和爱,讴歌人类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辉的英雄、诗人、音乐家、思想家,赞美他们对人类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颂扬他们卓越的才华、高贵的品格和人道主义的情怀。他的爱憎是如此分明,他的旗帜是如此鲜明。这些优雅美丽的作品,不仅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成为世界艺术宝库的珍藏,也是茨威格塑造自我展现自我的纪念碑。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究竟为什么要选择自杀?

  我没有他的日记或通讯录之类的作品,我只能从我有限的收藏里寻找着他追逐死亡的身影。当我回顾他的小说时,我突然发现,他的故事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悲剧结局。尽管他的语言表达充满了烈火一样炽热的激情,他的爱和恨都是那么的灿烂和深刻,但最终都失败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可以解释,这就是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恐惧,对现实的恐惧。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在短暂的生命中,我们是多么无望地拒绝着现实,拒绝着命运,所以我们不得不活下去,不得不走向已经等在前面的死亡。

  但茨威格似乎不愿意再和现实与命运抗争了。

  他写过这样一句诗:“谁会憩息在自己内心,谁就成为世界的主人。”

  正如诗中所写,他就是憩息在自己内心世界的人,他的作品足以证明这一点。他的内心远比世界精彩得多,美丽得多。他创造了另一个现实世界,不仅属于他自己,也属于全人类。因此,他完全有理由说,他就是世界的主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