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7-27编辑:互联网

一、总体构想

本文是日本近代文学作家志贺直哉的一篇小说。志贺直哉是日本重要的文学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这篇小说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学习新课前,有必要先让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增加对白桦派及其代表作家的了解,这样既有助于开阔语文视野,又有益于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

这篇小说故事情节完整生动,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批判了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的主题;作者善于用简练传神的描写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生动传神的描写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小说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小说的主题、简练传神的描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师还应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个性培养以及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本课学习应继续培养学生课前自学的习惯和能力,课文的阅读和生字词应当让学生自己解决,并以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课时安排二课时。

二、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探究性阅读、表演为主,强化主观感受。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演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课本剧的方式,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中,理清思路,体会文中的心理、语言等描写,感知课文的情感倾向,理解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与提示。力求达到“课标”中规定的“使学生学会欣赏作品、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的能力”的要求。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自学要求:课堂学习前,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白桦派”写作风格;熟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第一遍朗读,边读边记下生字词,然后查字典自己解决文字障碍;第二遍默读,边读边画出认为写得精彩、生动的句段,可以在文字旁或者在预习本上加以评注、写下自己的心得。

教学要点:初步体会小说主题,尝试分析文中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学习过程:

(一)口语交际

提示:话题由主持人自选,但要求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口语交际时间为5分钟。

(二)导入新课

教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你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家长及老师对你们的兴趣爱好持什么态度?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导入新课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关注小说《清兵卫与葫芦》中的主人公清兵卫清兵卫的遭遇”

说明:这个活动意在创设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进入课文的学习。

(三)理解文章内容

1、教师点击电脑,借助多媒体系统展示问题:

(1)清兵卫有怎样的兴趣爱好?

(2)清兵卫为什么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3)文中具体描绘了那只被没收的葫芦的买、卖过程,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文中先写清兵卫放弃自己的爱好,再说明原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思考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交流观点,讨论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情况,参与个别小组讨论。

4、班级讨论:各组学生发表观点,教师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讨论。

教师点拨的要点:

(1)清兵卫喜欢收藏葫芦,并与别人的欣赏眼光迥然不同:他只喜欢没有开过口的带皮的、周正的、平常的葫芦;他喜爱葫芦达到了痴迷的境地:错把老头子的秃脑袋看成了葫芦。

(2)这篇小说简练传神的描写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

客人不认同:真是小孩子、买几个奇特点的、很大的葫芦。(分析语言描写--对于客人的批评,清兵卫只是淡淡的一句“这样的好呀”,这足见他的执拗。)

教员不理解:不舒服、不会有出息、没收、干涉、训斥。(分析神情、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当教员没收了心爱的葫芦,清兵卫“连哭也没哭一声”,“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既生动地表现了他惊愕、害怕的心理和手足无措的表情,又强调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大。)

家长不支持:很不高兴、呵斥、使劲揍、砸。(分析神情、语言、动作描写--面对父亲的呵斥,“清兵卫沉默了”,作者的用词多么凝练、精妙,把清兵卫在有理无处辩的情况下执拗地坚持己见、不愿屈服、不予理会的心理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而当揍打、辱骂他的父亲“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心爱的葫芦,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经历了震惊、恐惧、痛苦和绝望之后,他认命了,永远地放弃了自己的喜爱。)

(3)清兵卫的反常表现暗示葫芦的非同寻常,为下文买卖价格的悬殊埋下伏笔,显示了清兵卫的天赋和独到的审美力,反衬出大人们的固执、蛮横和自以为是。

(4)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首尾呼应,增加小说的悲剧性,强化主题。

说明:整个过程老师只作引导,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还可互相提问在预习、讨论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布置作业:分组编排课本剧。

按照四个大组,分别编演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教师指导:认真揣摩各种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尽可能充分地表现出人物性格特点;可以制作道具,使表演更精彩。

第二课时

自学要求:按照分工,各学习小组设计、编排、表演课本剧。

教学要点:在编演的过程中进一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习过程:

(一)口语交际。

提示:话题由主持人自选,但要求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口语交际时间为5分钟。

(二)分组合作学习。

学习要点:大组组长组织本组各学习小组表演课本剧,讨论后大组推荐一个小组参加班级表演。

(三)表演、评析。

四个学习小组分别上台表演小说的各个部分的内容。表演结束后,其他学生分析剧本编排、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设计是否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让导演、演员讲解自己的设计、表演意图,并评出表演好的同学。

教师点拨: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具体分析不同阶段人物的表现,要抓住课文的具体描写加以分析,把握各类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要认真揣摩文中刻画人物的各种方法的妙处,学以致用。

(四)拓展延伸课文内容。

教师质疑:你对文中教员、家长做法持什么观点?

说明: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封建家长专制思想扼杀少年个性,呼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的主题。

教师质疑:清兵卫是怎样一个人?他又有了新的爱好,你认为他的新爱好能坚持下去吗?如果你是清兵卫,你会怎样?

说明: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们的想像力,培养全面、冷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迁移阅读:阅读课后附文《画家和他的孙女》,与本文结合起来谈谈读后的感受。

2、整理课堂的发言及阅读体会,以“我的感受”为话题写一篇短文,阐述如何对待自己的个性、如何对待别人的个性。

板书设计:

问题:

(1)清兵卫有怎样的兴趣爱好?

(2)清兵卫为什么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

(3)文中具体描绘了那只被没收的葫芦的买、卖过程,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文中先写清兵卫放弃自己的爱好,再说明原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