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早晨》教案2(沪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4-4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

          2、反复朗读,品味精练、准确、传神的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美点,品味语言美,感受美的情操。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语言的艺术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北海的早晨》。说到“北海”,老师想问一下大家,你们中有谁去过北海公园吗?能否为大家描述一下。

师:(没有啊,没关系,好在老师帮大家查找到了关于北海的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2)

师:北海素有人间“仙山楼阁”之美誉,那么当代女作家斯妤笔下的北海的早晨又将是怎样的一幅幅美景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09页。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三幅“早晨美景图”。

1、带着两个问题,有感情地散读课文。

1)想一想,读了课文,你初步感受到了什么?

2)文章场景的描写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着,请找出表示时间的语句。                          (出示课件3)

2、学生交流(尽量控制时间)2-3人

3、黎明时分、晓月渐露、太阳升起时,作者分别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美的画面?(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学生交流,3人左右          (出示课件4)

师:北海的早晨美不胜收,让我们近距离地欣赏一下它的图片吧!                           (出示课件5)

师:我想:课文中北海的早晨如此之美,不单单是客观景致的美,更是作者语言的非凡表现力(魅力)所带来的效果。

5、赏读语段,品评语言魅力。

师:接下来,请大家读一读文中你最欣赏的语句或语段,品一品它的语言特色。                   (出示课件6)

生:读、品(2分钟)

生:交流 4-5人(4分钟)

师:要求:先有感情地朗读欣赏的语段,再评评它的语言。

6、师:俗语说,“货比三家”,唯有比较,才能见优势。接下来,老师提供一段文字,请大家比一比它与课文第二节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为什么?请大家先齐读课文第二节,再读屏幕上的文字。                          (出示课件7)

生:畅谈 (2人左右)

师小结:原文大量采用比喻、拟人句,把黎明时分北海湖面周围的朦胧景致描写得相当形象生动。同时,还运用了大量得叠词、短句。语言清新自然。如诗如歌,如梦如幻,给人以美的享受。

7、师:课文中到处是美景,请大家说一说:

1.景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学习美文后,你得到了哪些收获?

①    景美,人美,和谐之美

②    生命的生机勃勃,生活的美好

③    语言清新,优美

8、最后,分层布置回家作业。(任选一题完成)

    1.摘录并背诵一段精彩语段。

2.就本文语言特色作一点评。(字数100字左右)

 

教后记:

    本节课在备学生、备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品味精练、准确、传神的语言文字之美。感受文中美景,体会景中所融入的积极、健康、快乐的情感。

    整堂课充分体现了“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其学习主体性、思维主动性、作业分层性。

具体优点有:

    1、教学设计合理,以“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为线索,教学思路清晰。

    2、文中形象的语段与课外平实的语段作比较,学生品评其不同,间接地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写作。

    3、分层布置作业,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4、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不足是:还要给学生更多的沉浸文本的时间,加强及时的朗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