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埃菲尔铁塔沉思》

发布时间:2016-8-10编辑:互联网

初读这篇文章时,它使我觉得埃菲尔铁塔不再是一座冰冷的钢铁框架,而是被赋予了血肉的伟人,但更加准确的说,他又不是伟人,而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以自己沉默的方式来教导所有曾仰望过他的人。

文章开头描写了作者印象中的埃菲尔铁塔,很普通,没什么独特的地方。这让我不禁想到了《又见一帘幽梦》中紫菱看到埃菲尔铁塔时说过的那样,无论从哪边看它都是铁塔。他就是这样,以一个平凡者的身份闯入你的世界。这就是长者,有着比海更深的深度,心确比天更为宽广。

但是当作者真正到了埃菲尔铁塔面前时,她确是真的感受到了埃菲尔铁塔以长者的姿态屹立于巴黎的力量。于是,作者的笔情不自禁地描绘出了三幅埃菲尔铁塔的图画--

仰视埃菲尔铁塔

“我总没有想到它竟会如此之高”既结束了上文对埃菲尔铁塔的平凡心情,又迅即写出了作者的惊讶之情。这种感情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而后,作者紧紧跟上一组排比句--“当你来到它的面前”,“当你尚未抬头”,“当你完全抬起头”,镜头由下到上,以一个完美的弧度缓慢旋转,描写出了作者仰视埃菲尔铁塔时的所见所感。

“从一个平凡的基点拔地而起”,“甩下了世俗的浮沉”,“它太高了,世人的眼,难以与它平行”,这些又都符合了伟人的特点。作者窥视到了这位伟人的深度,不禁对他产生了敬畏之情,甚至觉得他有些遥不可及。但是天生的好奇和后天培养的理性使得作者并没有望而却步,而是决心去了解一下这位长者。于是,作者并没有去膜拜他,也没有疏远他,而是和他攀谈起来。

随埃菲尔铁塔一起飞翔

作者和这位长者攀谈了起来。她看到了他的历史,有荣耀,有坎坷,有欢喜,有无奈……这些都使得作者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记忆下坠,升华的是更为深刻的思想。

作者究竟在这冲破高度的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呢?我无从知晓。只是这过程就如同“鲤鱼跳龙门”一般,让作者更为清醒的看到自己,审视自己,那些“我曾以为”的东西随着思想的混乱之后全部丢到了记忆的黑洞里,留下的是清晰的意念。尽管还是没能完全的认清自己,却再不会回到以前迷茫而又彷徨的状态。

读这部分时,会觉得眼前的画面是错乱的,模糊的,蓝色的渲染。而文字也给人紧绷绷的感觉,仿佛是随着作者一起乘梯上升,有一种窒息的坚持,不想却又不得不坚持下去。

站在埃菲尔铁塔

和长者促膝长谈过后,思绪也渐渐平静下来。一切都显得云淡风清,一切都很重要,一切又都不重要了。人会变得更加淡定,也会变得更加广博。

“我有多高铁塔就有多高”,“巴黎多大铁塔就有多大”。是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我们自己肯坚持,肯努力,又有什么不能实现的呢?思想是没有界限的,想有多远就有多远。

“我曾以为那历经一百多年风雨的朽铁会呻吟,会晃悠颤栗……”但是他没有,无论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他依然在那里,不曾动摇。经过了时代的洗礼之后,他没有退缩,而是更加挺拔,更加刚强,更加伟岸!

看到你的深邃的那一刻,“我原以为你是拒人之外,高傲无情的--我却发现你是一个不露声色的老父”。随着和你愈加亲近的接触,愈感受到你的亲切,愈感到有生之年与你相识是人生的幸运。

但伟人终归是孤独的,知己难寻,又有多少人能和伟人一样对这个世界有着高尚的见解呢?大多都是凡人啊!所以你又只是你,独一无二的你。寂寞孤独是你的表象,内心的充盈才是真正的你。

整篇文章仿佛一幅水墨风景画,注重的不是对实物的细致描绘,而是整幅画所带给人的意境。虚实结合,是现实与理想最完美的融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