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语文课响亮起来(七年级)

发布时间:2016-5-19编辑:互联网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现象:

请看一个老师上《爱莲说》的教学案例:

介绍“说”“记”“铭”等文体知识和特点--齐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学生翻译句子--分析文章内容(找出直接写莲的句子并齐读,作者对莲的感情,托物言志的写法,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修辞手法,骈散结合的特点)--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课后练习

我想,无论这位老师的个人素质多么的高,这堂课是失败的。整堂课只安排了开始的一个齐读全文,中间的一个齐读“直接写莲的句子”。像《爱莲说》这样的短小精炼的美文,缺乏朗朗书声总不是个味。

如此现象决非个别。

随手翻阅学生课本,便发现学生学过的课文,周边的空白处及字里行间都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学生都已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了?不是。学生在书上写的不是读书的心得,而是从老师那儿“搬运”过来的“条条”。如各段从第几节到第几节、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思考练习”中各题的标准答案,某某部分用的手法,诸如“以物喻人”“排比”“对偶”等等。

(二)问题思考:

    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沉闷的现象呢?课堂上朗朗的书声哪去了?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造成目前诵读较少的原因有这样一些:

1、学校教育受高考中考的影响很深,诵读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学习成绩,急功近利造成了舍本逐末的现象。

2、学生个人认识的偏差,认为只要分数高就行,而考试是不考朗读的,默写又不需要出声。这样的认识和做法造成诵读能力的低下。

3、有的认为朗读是课外的事,课内要滕出时间传授知识。所以有的老师总是一味的强调课前预习,把课前预习当作一种法宝。总认为,只要学生能做好课前预习,上课时,就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剖析课文,就会很顺利的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来,碰到篇幅较短的课文,课堂上还能挤出点时间叫学生默读或朗读一、两遍;若是篇幅较长的课文,那就只有教师讲的时间而根本不可能有学生读的时间了。而背诵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我们的校园,这样的现象和认识并不少见。看来,教改较改,这个不改叫没改!

既然这样,我们决定以“怎样让语文课堂响亮起来”作为小课题开展探究与实践。

二、问题研究:

(一)专业学习

1.理论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在“评价建议”中对朗读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摘自《语文课程标准》

以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为代表的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在实践中融汇了传统教育的精华和国外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了我国优秀的语文教学理论和经验。他们对诵读教学有独到的研究和精辟的见解。

叶圣陶先生指出:“国文和英文一样,是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从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这又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荆”

--摘自《〈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摹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 “在我看来,现在的问题,至少以白话课文而论,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讲解之外,可以诵读课文或者做别的练习,可以指导课外阅读。”

--摘自《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关于语文教学问题》

2、他山之石:

    对于课堂诵读的训练,许许多多的教育工作者作了有益的探索。下面是几位老师的案例。其间既有名师,也有普通老师。

王聚元老师《春》的教学设计::

1、诵读。理清结构,领会感情。 

2、用“同义替换”法指导学生品味、咀嚼课文的语言。 

①调换词语。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改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钻出来”。 

②增删词语。如“舒活舒活筋骨”句改为“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事去”。 

③改变语序。如“野花遍地是”句忙改为“遍地的各种各样的有名字没名字的野花,散在草丛百像眼睛,像星星”。 

④改用平实说法。如“不错的”句改为“不错的,春风是十分柔和的” 

3、诵读。领会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精妙。

可以看到,王老师点评摘录:教学设计注意突出了诵读,用诵读法从语言分析方面着手赏析。

《 曹刿论战》教案(佚名)

一、训练重点

   1、了解词的古今义差异。

   2、背诵这篇课文。

   二、创新视点:无提问式教学设计。

   三、教学蓝图

   1.正读  2.点读  3.译读  4.品读  5.理读  6.背读

   四 教学主要过程

   ソ萄Р街枰唬赫读。

     l、同学们朗读课文。

   ァ2、教师根据朗读实况正音。如“间、帛、孚、勺、辙、靡”等可能在正音之列。

     3、同学们再读课文。

     4、教师根据朗读实况纠正语调。

   5、同学们再读课文。

    教学步骤二:点读。(所谓“点读”,就是从课文朗读转向阅读课文注释,要求学生“点”着课文注释,一个一个地读。)

     1、要求同学们认真点读课文注释。

   ァ2、学生质疑问难,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教师点出应该重点理解的10个词

      4、学生边读课文边温习对课文注释的理解。

     5、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三:译读。(所谓“译读”,就是同学们自读课文,自译课文,读读译译,译译读读。)

1、各人自读自译。

2、男生读课文,女生译课文,读一句译一句。

3、女生读课文,男生译课文,方法同上。

教师听学生的读与译,指出译得不当之处。再请同学们质疑。

     教学步骤四: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品味、赏析。)

     l、教师介绍本文的背景。

   ァ2、要求同学们自选角度,谈谈对课文层次、情节、人物、笔法的理解。发言者可用“……从……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3、学生准备,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引导。

     教学步骤五:理读。(所谓“理读”,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出文言字词的学习,用“整理”方式,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板块。)

1、教师解说:理读,是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清理,进行梳理,进行整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以供积累的一种读法。这种读法的好处是有利于积累,有利于提炼,有利于高效率学习。我们学习《曹刿论战》,重点是理读课文中的文言字词。

2、教师介绍学法。指出,理读文言字词,其方法是集聚文言字词的板块,在辨析中理解词义。其方法可以有:找出课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找出课文中(或加上课文外的)同义词组,找出课文中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等等,这些都要形成一组一组的形式。另外还有一种有用而且有益的方法: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进行印证的成语,这是一种双重意义上的积累。我们今天着重来学一学这种方法。

      3、教师示例:“齐师伐我”的“师”的意思是“军队”,能够印证此意的成语有: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4、同学们活动,理解词义,找出、想出相应的成语。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教学步骤六:背读。(所谓“背读”,就是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背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同学们先进行演读,也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式的朗读。

     ①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入情境,读出语音语调。

     ②学生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大声演读,读出语音语调。

     ③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老师读课文的非对话部分,学生进行演读。

    2、同学们背读。

    3、用比赛的方式组织背读。

案例的启示:多么精到和有创意的设计!如果我们的老师都像这样的训练朗读,我们的课堂肯定书声朗朗,同学们的语文兴趣愁何不起,语文素养愁何不高?

于永正老师教《翠鸟》一课的片段,勘称以诵读促感悟的经典: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节)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师插话:“疾飞”读得好,让人听了感到翠鸟飞得很迅速。)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师插话:“轻轻”再读轻读慢,让人感到翠鸟落得很轻。要这样读:“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着游到水面的小鱼。”(师插话:注意,这时静极了,读到“小鱼”,连呼吸都要屏住。大家齐读这一节体会体会。) 

(学生齐读:“它一动不动地……”) 

案例的启示:通过这一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诵读与感悟是相辅相成的。感悟会之于心,诵读出之于口,心口相应,相得益彰。指导学生感悟课文,就是要让他们走进角色,体会情感,想象场景。诵读课文,不过是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用声音表达出来罢了。

另外,一位参加赛课的老师对于诵读的感受给我们的启示很大: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感情沉郁,意蕴深厚,非诵读何以骋其情,非品读何以展其义?因此,我的赛课教案以诵读为经,品读为纬,引导学生准确地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以及诗境的再创造。

诵读古诗,要努力以有声的语言艺术“复活”古诗的情感、气韵。具体安排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原则,既要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避免将诗歌读得支离破碎,又要有层次地细细浸润,避免单调空泛。诵读方式多样化:范读、齐读、个读、师生互诵、男女生分读、自由诵读、集体背诵等。诵读指导要细致:紧密结合诗歌的情感、气韵以及诗句本身的特点,从节奏、语速、语气、重音、表情等方面具体地指导诵读,使学生的诵读水平确有提高。

品读古诗,着重引导学生立足诗歌,读透诗歌,并自然地穿插一些名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对学生具有个性色彩的合理解读要予以充分肯定,尤其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想象,以情感的力量推动学生进入情境,与诗人感同身受,整体把握诗人的人格形象,使学生读诗的过程成为再造诗境的过程。并通过比较阅读和即兴创作,巩固学习效果。

(二)教学实践:

语文组在新制定的“语文课堂教学常规”中,对朗读进行了明确地规定:

1、多朗读课文,加强语感,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读课文,一节阅读课读的总量一般不少于10分钟。 2、精简提问,以读代问。要精心设计提问,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提问。3、保证自习课、早读课时间的朗读。尝试课内预习、自学。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是这样指导朗读的( 以杨晓英老师的《背影》为例)

(1) 对照文本听诵,感知文意  

配上沉静、抒情的音乐,教师深情范读。以求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把握感情基调,了解文中四次提及背影,三次流泪,感悟作者笔端流露出的浓郁父爱。同时,老师的范读也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让学生感受到美读能给美文更添一种魅力。  

(2) 声情并茂呤诵,积极点评  

《背影》以最平淡朴实的语言承载了最深刻缠绵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充满爱意的画面,如文章5、6、7段甚是感人。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受感动的一段,用他认为最美的朗读再现画面,再说说他喜欢或受感动的理由。  

读后,请其他学生从文章情感、节奏、语气、语调上评点同学的朗读,教师补充。  

(3) 蕴含思考的诵读,体味美境  

这父与子的深情,的确令我们感动,那么,父亲是如何让孩子体会到浓郁的父爱的呢?作者又是怎样在文中诉子情的呢?我让学生跳读并画出文中写“父亲”举动的句子和写“儿子”心理的句子,并要求大声反复诵读。学生惊奇的发现了父亲举动的“四个终于”和儿子心理的“三个自然”并有学生发言道:“一个终于,写满了父亲身心的疲惫煎熬,写透了儿子惶恐痛苦而又柔情的等待,也写尽了被岁月打磨之后沉淀下来的父与子之间无言的深情沟通。” “终于和自然在文章中不经意的反复出现,体现了父子间深沉的爱,于平淡中见神奇”。可见,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味了“文心”,做到了口诵心悟。  

(4) 全神投入的美读,感悟真爱  

先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技巧,再配上音乐,并要求响亮的、全神贯注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全文,此间有许多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  

(5) 贮蓄诵读的激情,唤醒灵感  

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从“仿写”到“创作”的两步练习法,引导学生从把握文章的外在表达形式开始,进而把握语言的内在意蕴。如《背影》全文诵读后,我引导道:“其实世间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的家庭里,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由于教学中对文章的多次诵读,学生心中的热情和灵感被“声音”唤起,有一种表达的欲望,纷纷举手发言,不经意间,学生情不自禁的模仿起来。课后,班里还有部分学生自发把所感所想写成了作文,有学生在作文中,把父母争论“孩子更爱谁”的平凡小事写的沉郁而感人,引人深思大有朱自清之风范。   

(三)策略研究: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播洒语言的灵性到学生的心里,先得教师心里有主张。我们认为“文字本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传达文字生命动感,须诵读。使文气相通,养学生浩然之气,须诵读。  

所以我们主张要正确认识语文学习的特点,让语文课“响亮”起来!  

“响亮”语文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诵读,从而促进学生口头表达、阅读理解、写作等能力的提高。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它与的默读的心理活动方式比较如下:  

    诵读:目→脑→口→耳→脑    默读:目→脑  

    以上可以看出,默读程度较诵读程序大大地简化了,虽速度快了,但使口、耳缺少了锻炼。对培养学生语感和用语音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都大大削减了,也为教师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设置了障碍。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了“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并明确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可见,语文教学注重积累,而熟读成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通过诵读美文,积累精华语言,积累写作方式,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享受朗读,用心吟诵,使他们的“心”与“文心”相共鸣,就一定要让语文“响亮”起来!我们始终坚信:诵读破万卷,教学如有神。

1、让“响亮”成为日常习惯、读书规矩  

“敢开口就是英雄”,诵读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但要有老师的精心设计还需要学生的全力配合。所以,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扫清思想障碍。  

“无规矩不成方圆”,诵读是一件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形式和内容都不能忽略。诵读时必须要求学生精神饱满:双手把书立直,坐正身体,眼睛看清每一个字,洪亮的朗读出来,并体味文章内容。这就是朱熹强调的“整顿几案,正身体”和读书“四到”:眼到、口到、手到、神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口无心地“念经”,保证诵读的效果。  

“成功只会降临有准备的头脑”,在每一个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们就会拟定学期诵读计划,并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其中不但包括课内文章诵读,还包括一定量的课外经典材料的诵读,此外还有一些诵读活动的举行日期。  

2、让“响亮”从早读开始  

“一日之际在于晨”,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所以,早读的“响亮”不可忽视。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做,效果较明显,现总结归纳如下:  

(1)早读课内容纳入学期教学计划  

将每天早读的内容与达到的目的作为备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课本难易深浅的不同情况,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早读,使每天早读课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

如:在开学第一次早读中传授诵读符号:逗号、顿号停顿(1拍) 分号、句号、省略号停顿(2拍) 段与段之间停顿(3拍) 连续(⌒ )重读(▲)轻音(△)升调(↑)降调(↓)快速(-)慢速(---)等等,有了这些符号,学生便于确定基调、处理轻重、调节停顿、控制语速,更准确地传达出自己对于言语的外部形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和理解。  

预习性课文的诵读,重在正字正音,为教学扫清障碍。  

复习性课文的诵读,重在有针对性的进行语调、语气、节奏、轻重等的指导,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品的再创作。  

(2)声情并茂的领诵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会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要重视范读,并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叶圣陶)

在早读中,老师常常参与朗读或范读,有时由教师领诵.同时也可以有意培养一些学生成为有特色的领诵者,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使用这种范读或领诵的方法,直接把正确和积极的“读书声”传递给大家。  

(3)日积月累的扩充式早读  

每天早读课之前,我安排学生在黑板上摘抄优美语段,美文共赏,作为早读一部分。学生为此就必须去广泛阅读,有意识地去搜集摘录富有哲理文采的语句。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去博览群书,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书中有奇,书中有理。  

(4)一显身手的竞赛读  

 人教版课标语文教材后有课外古诗词背诵一栏,每学习完一首诗歌后,就要求学生背诵,所有诗词学完背完后,我利用三天早读课举办赛诗会,要求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拖腔;咬字吐词清楚明白并富有感情,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他们读得异彩纷呈,酣畅淋漓,令人陶醉。学生读出了李白气吞山河的豪迈之情,读出了李商隐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读出了杜甫的心忧天下,读出了刘禹锡的人生哲理……   

在一学年的训练中,学生们爱上了诵读,他们乐于用它来抒发感情,教室里书声琅琅,读书者心无旁骛。  

3、让“响亮”的课堂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阅读场,课文就是师生的具体阅读对象,教师怎样才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达到言有尽而意无尽,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美感体验呢?记得萧蕴说:“读、吟、诵及至唱,是学习语言、体味意味意境不可缺少的过程。”那么“响亮”的诵读,将以语文特有的方式,把教学推入一个新的境界--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强化记忆,培养语言思维能力;通过读,最终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教育。

对于像《背影》这样的现代文名篇,我们强调诵读;(上文已经举例)对于文言文的诵读教学,我们往往采取以下有效环节来完成:

集体朗读,确立初步的感观接触,在无严格要求的宽松条件下无任何顾虑的读课文,以便教师发现文言文学习中存在的字词句障碍。

教师范读,结合学生的普遍错误进行正确示范朗读,矫正字音,规范断句,强调感情。

学生仿读,强调准确朗读的重要,也为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铺好基石。   

认知默读,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减少学习障碍,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获取理解生疏内容的成功感。   

激情诵读,进一步感知熟悉课文,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拔高诵读要求,作到有情感朗读。 

质疑问读,学生针对较为熟悉的课文将自己仍无法理解的疑点向老师和全班同学发问,扫清理解障碍,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环节中,教师可就学生未提及的重点基础知识向学生发问,充分营造一种民主平等互动的学习探究氛围。   

分组复读,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复述课文落实理解,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轻松而热烈的气氛中巩固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学习。 

比赛竞读,创设氛围提高学生背诵热情,在文言文背诵的积累中潜移默化的培养文言文的语言感知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这无疑是文言文学习最根本所在。    

朱自清先生说:“在具体教学中,要就各种体裁的文章运用合适的诵读方法,从而尽显这种体裁文章的本色”。体裁不同,诵读的要求也一定有所不同,体裁相同,也教无定法,这也就为后人的诵读实践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方法并非唯一,只要能实现目标就行。   

三、成效与反思:

 1、“响亮语文”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通过长久记忆所诵读的内容,在口头表达上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碰到情境适当时,就会脱口而出。诵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强了,他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强了。这些能力作用于说话上,学生必然会说得趋于简明、流畅、连贯、得体、有条理,同时,如果学生经常性地诵读,其结果必然是熟能生巧,学生就能逐步取得发音清晰、音量适中、感染力强的效果。一般而言,诵读能力强的学生,他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通常比较强。  

2、“响亮语文”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因为作家的创作总是披情入文,思想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学生反复的把书面文字转化成有声语言,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如:在教崔颢的《黄鹤楼》前,我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上课时,我惊人的发现,他们不但能够倒背如流,并早已体味到了崔颢的思乡之情,发出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还能联系实际谈体会和感受,更有甚者,能提及其他诗人词人的思乡之作。  

3、“响亮语文”激起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古今好的诗文莫不如此。认真诵读,有铿锵有力的,有急切舒缓的,有高山流水的……无不让人心醉其中,诵读是一门艺术,学生是艺术家,他们反复诵读,体会到诗文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对诗文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情。在诵读教学的一年里,学生喜爱上了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沉迷于唐诗宋词,毕淑敏、刘墉、余秋雨的散文,当红小作家郭敬明的文章和一些网络小说,还时常有人啃着鲁迅的艰涩文字跑到我这里来求解。  

4、“响亮语文”解决了作文“无米下锅”的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让学生体味了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使他们对生活更敏感,更乐于观察,富兰克林说过:“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因为有了诵读,打开了广泛阅读的大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所以写作中才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也正因为有了诵读,让学生随着文章或悲或喜,或怒或愁,读完后写下感言也能言之凿凿,充满感情。 

5、“响亮语文”引领教学步入新境界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  

这一年的诵读教学,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熔铸在一起,特别挖掘出了“声音”这个语文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复活了“语文”本身的精神和血肉。 让语文响亮起来了,这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从早读到课堂,从熟读到背诵,从模仿到创新,也许正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进行诵读教学的探究与实践,强调的不仅是多读,还强调多思考,多模仿,多创新。学生普遍反映诵读提高了自己的语感和文学审美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了独到的见解,早读更丰富了,语文课也更有趣,更有激情了,背诵的好词,好句,好段,好文,总能随口而出,还能时不时有感而发的创作。这不是我们一直探寻的语文教学境界吗?

但同时,我们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困惑:虽然老师们知道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书训练为主线,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学生的读书活动,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有的不敢讲或不知道该怎么讲,有的只是让学生一遍遍地傻读,甚至理解“响亮”就是比谁声音高,让人听下来似乎觉得其教学效果还不如“老一套”,于是对以读书内化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改革思路产生怀疑、动摇。于是,如何加强朗读指导,如何提高老师自身的朗读(或范读)水平和朗读指导水平又成为我们校本教研的新课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