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和珍珠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1-25编辑:互联网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欣赏清丽优美、富于含义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评判。

3、背诵课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体味文章蕴涵的情感、寄寓其中的人生哲学。 

三、教学设想:

从整理分析“文学的泪--现实的泪--宗教的泪”入手,进而探讨“泪珠与珍珠的关系”,也就是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学。

四、教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初读、精读探究、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

1、导入新课。

①本学期学过的作品中的眼泪,都是什么样的眼泪。

《卫风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迢迢牵牛星》:“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②眼泪和珍珠会有什么关系?

③《橘子红了》,唯美、细腻,内敛的张力。耀华(寇世勋):当爱情叛逆了礼教,为了维护封建家族的尊严,受伤的永远是爱情。大太太(归亚蕾):青春已逝,她为自己寻找到一个替身,希望延续那段遥远的爱情。耀辉(黄磊):爱上了自己的三嫂,面对家族的名誉,死去的只能是爱情。秀禾(周迅):在一个身不由己的年代,面对爱情,谁能够真正得到。

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人”的悲剧。

2、初读。

①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到了哪些眼泪。

文学的泪:《小妇人》、冰心散文、《啄木曲》、《新安吏》;

现实的泪:探亲的泪、欲哭无泪、母亲的泪;

宗教的泪:观音悲泪、信徒的泪。

②白居易的诗为什么比不上杜甫的?

写实、深刻沉痛;白写的是为自己流的眼泪,而杜甫是写为大众流的泪。

③“枯眼见骨”的“枯”如何理解?

可以启发学生想像,“枯”相对于“丰腴”而言,让人联想到深凹的眼眶,秋天的落叶……一切接近于终点的事物,一种遍尝人生的况味的沧桑。这样一来,关于老年人生理原因无泪的一段,理解上就水到渠成了,遍尝了人生的艰辛,小小的痛已经不能激起情感漩波了,真正能使人“老泪纵横”的,那是怎样的伤痛呢!

“想想自己幼年时的淘气捣蛋,又何尝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为什么把孩子比作沙子,也当引发学生感悟。

④对于这些眼泪,作者情感如何。

文学的泪: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是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现实的泪: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宗教的泪: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使人流下感激的泪。 满怀感恩的心,是最最纯洁真挚的。

3、精读探究。

①这种种眼泪可不可以颠倒顺序来写?为什么?

这些眼泪的顺序安排有作者的深意。它们可以分为几大类:文学--现实--宗教。由小到大,由浅入深。

②能不能改换题目,把《泪珠与珍珠》改成《泪珠》?泪珠和珍珠之间有什么关联?是不是所有的泪珠都是珍珠呢?为什么?

明确:课文P60页有阿拉伯诗人的故事:(略)……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饱经忧患与珍珠的形成类似也可以用琦君的话来回答:“我相信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就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这粒珍珠是随着人的年龄,学识与修养而逐渐长大,逐渐变得更晶莹圆润的。” 

阐发的人生哲学,也就是眼泪之所以能变成珍珠,珍珠为什么又是泪珠的原因:生活中,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他就有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虽历尽困苦,流尽辛酸泪,我们亦需有一颗像珍珠一样明亮,充满光泽,晶莹圆润的泪珠。

无论文学作品中的眼泪、还是现实生活中、宗教的泪水,它们都使我们眼睛更清澈,使我们心灵更明净与温厚。这些包含着人生丰富高尚的情感的泪珠,是世间最美丽宝贵的珍珠。

③如果说这些眼泪就是珍珠,那么贯穿起这些大大小小珍珠的线,也就是主旨句是什么?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几次的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

明确:引入话题,虽然喜爱,但并不真正理解;再次谈及,贯穿全文,说明战胜苦难与忧患的韧性与意志;与开头相呼应,更深切的体会到我们应感恩这个世界。

4、小结全文。

①最主要的艺术特点:

(1)小中见大的抒情手法。在课文中,一句话、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滴眼泪都引起了作者的遐思,浮想联翩。(2)巧妙引用古诗文,增加了表达效果。(3)文章题目中有“珍珠”,而文中很少提及,作者只是从种种不同“类型”的泪水,来演绎“珍珠”的内涵。文章写得含蓄蕴藉。

②眼泪即情感的结晶,眼泪是高尚的表现。因真情与磨难而流的眼泪,固然有着自身的美丽,以温存的心,体味大众之真情,大众之苦难,甚至情及万物苍生,美丽中定还闪耀着万道光芒,如黑暗中的一盏心灯,温暖着我们的灵魂。

今天,我们品味的是眼泪,明天我们也可以品味微笑,品味叹息。那一个微笑,那一声叹息,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都能唤起我们对人生的感悟,相信我们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珍珠。

5、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补充材料】

1、“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红丝线是穿珍珠的,但是即使颜色再好,如何去穿自己的泪珠;火炉是给人温暖的,但是即使再炎热,如何将我如雪的双鬓烤化?

2、“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使眼枯”、“泪纵横”本来似乎可以再作淋漓尽致的刻画,但杜甫却加上了“莫”和“收”。“不要哭得眼睛发枯,收起奔涌的热泪吧。”然后再用“天地终无情”来加以堵塞。“莫”、“收”在前,“终无情”在后一笔煞住,仿佛要人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这种悲愤也就显得更深、更难控制,“天地”也就显得更加“无情”。“天地终无情”,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3、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此首写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起两句,自为呼应。人人既尽说江南之好,劝我人住,我方可以老于此间也。“只合”二字,无限凄怆,意谓天下丧乱,游人飘泊,虽有乡不得还,虽有家不得归,惟有羁滞江南,以待终老。“春水”两句,极写江南景色之丽。“炉边”两句,极写江南人物之美。皆从一己之经历,证明江南果然是好也。“未老”句陡转,谓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情意宛转,哀伤之至。

4、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此诗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于1962年1月24日作,64逝世后,由于他生前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的遗言,台湾许多民众团体发起募捐为其塑像。雕塑家陈一凡为于右任铜像进行了设计和雕塑,雕像置于海拔高度为3997米的玉山主峰,遥望大陆。

5、1949年一个风雨之夜,青年琦君从大陆急匆匆地漂泊到举目无亲的台湾海岛。在一片茫然的精神海洋上,琦君像一叶孤舟,无所依靠。在孤独无助的境况中,琦君想起了在大陆往逝的岁月,想起了离别人世的亲人。怀着对亡故的哥哥的思念,她挥泪写下了散文《金盒子》,发表在台湾《中央日报》的副刊上。这一篇散文,以清丽的文字,讲述她与哥哥生离死别的切肤之痛和无尽的哀思。也就是这篇寄情怀愁的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台湾的广大读者,特别是从大陆漂泊到台湾的读者的共鸣,激发了他们对远离台湾的亲人和离别人世的亲人的深深怀念。其中有一位来自四川丰都古城的青年学子李唐基,在他的心灵中,更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位早期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的学子,1946年因工作需要来到台湾,由于战乱,孤居台湾,不能与大陆的亲人相聚团圆。琦君的《金盒子》一文,触动他骨肉分离的无比痛苦,使他更加想念远在大陆的两位小弟弟。李唐基将《金盒子》小心翼翼地剪下,粘贴起来。一次偶然的机缘,李唐基经一位在台北工作的朋友介绍,认识了名叫潘希真的女作家,经互相了解,才知道眼前的这位潘小姐就是写《金盒子》的作者琦君。

1949年离开大陆到了台湾的游子,乡愁成了这一代人心灵中无奈的惆怅情怀。李唐基回到基隆再次重读那篇《金盒子》,格外感动。由此而对琦君生了无限倾慕之情。于是他写信给琦君,谈自己对《金盒子》文章的读后感,并在信中引用唐人杜甫《月夜忆舍弟》的诗句:“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向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是故乡明,是杜甫的乡愁,也是李唐基和琦君共同的乡愁。此后,两人鱼雁往来,以杜甫的诗作为姻缘的媒人,他们于1950年组成了充满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幸福家庭。

6、《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作品。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