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歌内在旋律与节奏。
3、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4、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通过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通过讨论,分析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我爱这土地
一、导入
师:同学们,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新联系到一起,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韭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澎湃着的灵魂。
二、走近艾青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农民有着儿子般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一个革命者。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三、了解时代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战开始后的1938年,日军所到之处疯狂肆虐,中国人民奋起反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四、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聆听,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及诗人的感情,并思考诗歌所表现的主题。
2、学生自读诗歌,整体感悟诗歌,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爱国主题。
3、再读诗歌,思考诗作是按怎样的思路书写的。
五、合作、品味、解读、探究
1、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合作探究
(1)诗人为什么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鸟”“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的象征意义。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什么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在内容上有怎样的联系,表达方式由怎样的区别?把第二节去掉,诗歌的主题表达是否受到影响?
[学生活动] 积极展开思考,分组讨论问题。
[点拨]
(1)“嘶哑”一词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出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意识。如换用“珠圆玉润”等,就不能诗人体味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鸟”是作者自身形象的化身,更是中国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化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则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由于激怒,对光明的向往与希冀。“土地”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与“激怒的风”可以看作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鸟儿魂归大地,则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的意蕴。
(4)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铺陈描述,第二节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炼的概括;第一届采用假设兼暗喻的手法,第二节采用直抒胸臆的写法。如去掉第二节诗意得不到强化与升华。
[延伸阅读]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淳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作业:背诵这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