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5-25编辑:互联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理解剧本的主题 2.品味作品的语言 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教学重点:主题和语言

教学难点: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自读自赏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过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罗素的《我为何而生》,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在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爱情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的问题,追求爱情是我们人类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大家现在有幸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追求爱情的时代和社会(只要你有这个资格),但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曾有一个时期,爱情是一个禁区。那是封建社会,在腐朽落后又极端专制的封建思想和势力的压制下,为了争取美好的爱情和婚姻,无数青年男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酿成了一桩桩人生悲剧。这样的悲剧,中国有;外国也有。上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了解了在封建家长的压制下,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今天再一起学习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看这桩悲剧是怎样发生的。(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家作品:

1、.作家作品

威廉莎士比亚(1564一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从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他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城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后家道中落,前往伦敦谋生。莎士比亚青年时期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当上一名雇佣演员。这些职务给了他接触各阶层人士的机会,增加了他的生活经验。后来,他参加编剧的工作,并且成为剧团的股东。他又结识了一些青年新贵族和大学生,扩大了他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这些为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2.、简介《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

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他们之间常常发生流血事件。

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在朋友怂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参加。舞会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但经过化装的罗密欧还是被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认出,两人差点打了起来。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偷偷跳进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想再看看朱丽叶。朱丽叶此时正好站在阳台上,喃喃自语,表达自己的爱恋之情。罗密欧十分激动,也向他倾吐衷肠。直到天亮,俩人才依依惜别。第二天,罗密欧把二人的感情告诉了修道院的劳伦斯长老。长老表示支持,并暗中主持婚礼,希望借此结束两家的宿怨。结婚的当天中午,罗密欧和朋友班伏里奥、茂丘西奥在大街上与提伯尔特相遇,发生冲突,茂丘西奥被刺死。罗密欧忍无可忍,也拔剑刺死了提伯尔特。这使两家的仇恨更加激化,罗密欧也因此遭放逐。罗密欧走后不久,凯普莱特就逼迫朱丽叶与帕里斯伯爵结婚。朱丽叶焦急万分,请求劳伦斯长老帮助。长老急中生智,一面让朱丽叶在婚前的夜晚服下他的假死药,一面派人送信给罗密欧,让他适时赶来带走朱丽叶。朱丽叶依计行事,可是送信的人却没有如期找到罗密欧。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死讯,悲痛欲绝,匆匆回到维洛那城,来到朱丽叶的墓地。节选的部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四、.理清课文剧情结构思路。

1.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文。

2.讨论思路。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是全剧的最后一场。

前半部分(由帕里斯出场到朱丽叶死去):写朱丽叶殉情。

后半部分: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两个仇家合解。

五、.概括主题。

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作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从而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杜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六、.体会人物语言中包含的情感。

1.品读罗密欧对朱丽叶倾诉真情的一段台词。

①“把那锄头和铁钳给我”“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

明确:突出地表现了爱人的死亡给他带来的巨大的悲痛和由此而引起的激动、暴怒的心理。

②“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恶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

明确:表明他的痛苦的心情。

③“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再会,好朋友。”

明确:平和的语言表明他是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青年。

④“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得红润的美艳”。

明确:“这是一个灯塔”,表明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地位。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就是光明,就是美好。罗密欧诅咒死亡,然而朱丽叶已经死了,这给罗密欧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⑤“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惜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

明确:这是罗密欧假想死神娶朱丽叶为妇的台词。罗密欧不敢相信朱丽叶的死亡,甚至想像是死神。妖魔要娶她为妇,表明了他的极度痛苦和深深的思念。

⑥“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

明确:这是一段排比句,表明罗密欧眷恋着朱丽叶并决心追随朱丽叶而死。

⑦“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

明确:这段台词用了比喻的修辞,表达出罗密欧的痛苦和绝望。

2.罗密欧对帕里斯的态度。

①“快快离开我吧”“年轻人,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爱你远过于爱我自己”“别留在这儿,走吧”。

明确:突出地表现了他温和的性格。这是因为悲伤而温和。

②“你一定要激怒我吗?” “那么好,来,朋友”。

明确:这表明他不顾一切的决心。这是因为悲伤而忍耐有限。

3.赏析朱丽叶从假死中醒过来后的一段。

提示:朱丽叶从假死中清醒后,满怀着与罗密欧相聚的希望,但当她发现罗密欧已经死去后,不顾外面的喧嚣,不顾长老的劝告,决心与罗密欧死在一起。听到巡丁甲的声音后,果敢地以匕首自刺而死,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

七.布置作业:

课后自由组织几个同学,扮演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徇情或者两个仇家和解这两段剧情

                          第二课时

一 讨论思路。 

1. 提问: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剧本怎样的矛盾冲突? 

     明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是一对有情人,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成为悲剧。他们的悲剧,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伦理观念的罪恶,批判了陈旧腐朽的封建意识,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 

2.. 提问:结合前面对人文主义的介绍,讨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表看法。 

    明确: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人文主义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用“人权”与“神权”相对抗;反对封建思想,提倡个性解放,颂扬尘世的欢乐和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冲破世仇恩怨,追求真正的爱情;反抗封建制家族观,秘密举行婚礼,为爱而双双殉情;两个结怨很深的家族的握手言和等都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3.. 提问:从节选部分来看,罗密欧一会儿粗暴,一会儿温柔,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形象呢? 

   明确:罗密欧本是一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贵族青年,他的忽而粗暴、野蛮,忽而平和、友好,是他听到心上人朱丽叶的死讯后,悲痛欲绝的表现。他对仆人用了一连串命令,用粗暴甚至威吓的语言指使仆人,如“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现在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而当仆人顺从他之后,他的语言马上平和起来,“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而对于所谓的“情敌”,他的语言也是忽野蛮,忽友好。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心十分激动的、几乎要失去理智的罗密欧。 

4.提问:如何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 

    明确:剧本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深刻地体现了它的社会意义,即鲜明的反封建倾向。莎士比亚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人文主义思想的封建贵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巧妙地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5. 作者为什么在结尾安排了结怨多年的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和好呢?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明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一部悲剧,但无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风格,都和这一时期的喜剧接近。这是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由于双方家族是世仇,两个青年无法结合,终于殉情。两个原本武斗不断的家庭,在各自失去了心爱的儿女,得到了复仇的最惨痛的结果后,两个家族却没有再像过去那样发生大规模的械斗,而是显得非常冷静。亲王适时地劝导后,凯普莱特说:“啊,蒙太古大哥!把你的手给我。这就是你给我女儿的一份聘礼”看来凯普莱特是深切地体会到了这血的代价。蒙太古也说道:“但是我可以给你更多的。我要用纯金替她铸一座像,只要维洛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任何塑像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两家的握手言和说明,第一,年轻的一代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举动已冲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且取得了胜利;第二,这一结果象征了人文主义理想与封建思想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二.研究性学习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的剧作创造了语言的奇迹,让每一位读者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魅力。他的语言就是上帝,在塑造着人物性格,也在改变着人物命运;他的语言充满诗一样澎湃的激情,屡屡掀起读者情感的波涛。请细细品读这篇文章的语言以及蕴含的情感。 学生在文中找出一些能体现莎士比亚语言特点的句子来赏析,教师归纳。 

    1. 帕里斯使用“鲜花”“娇虹”等美好的事情,是对朱丽叶的美貌、善良心地的赞美,表达了对她的无限爱慕、思念之情。“永无消歇”表达了对朱丽叶绵绵无尽的思念。 

    2. 罗密欧此时面对着他认为已死的朱丽叶和为朱丽叶而死的帕里斯,决心以死殉情。能够和朱丽叶同居一座坟墓而躲开不如意的人间,罗密欧认为这个坟墓是“胜利的坟墓”。“这是一个灯塔”,表明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地位:她就是为归航的船导航的灯塔,引导着自己追随而去。 

    3. “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这表明他不愿相信朱丽叶已死亡,甚至想象是死神、妖魔要娶她为妇,是他极度痛苦和深深思念的外露。 

    4. “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哟!”这个排比,增强了语势,表明罗密欧既有无限的眷念,又有立志死亡,追随朱丽叶而去的决心。 

    5. “把锄头跟铁钳给我。”“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罗密欧一上场,就对他的仆人用了一连串的命令语言,甚至夹有恐吓,这表明他此时的暴躁、狂怒。罗密欧原本是个极有教养、性情温和的青年,但朱丽叶的死带给他巨大的打击,使他失去了理智,无法再保持冷静。 

    6. “万恶的蒙太古”,“该死的凶徒”。这是帕里斯对罗密欧的出言不逊,甚至诅咒,但罗密欧还是努力抑制自己的悲伤,反复劝说帕里斯“快快离开我吧,请你不要激动我的怒气”,“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爱你远过爱我自己”,“别留在这儿,走吧”,这些语言都表现了罗密欧温和的性格。在帕里斯执意不走时,他才忍无可忍地拔剑决斗。 

    7. 罗密欧对“死”去的朱丽叶反复倾诉“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这表明爱人已死,他痛不欲生,不愿独自生活在世上,立志殉情的决心。 

    8. “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罗密欧手中端的是烈性毒药,他却能坦然自若地“举杯邀死神”,表现了他因能与心爱的人儿长相厮守,永不分离而产生的欣慰感。 

(解说:通过对文中语句的具体分析、鉴赏,可以使学生在了解莎士比亚语言特点的同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比较鉴赏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同是爱情悲剧题材,试比较鉴赏两篇课文的异同。 

    1.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梳理。 

    明确:相同:这两篇文章都是歌颂青年男女对纯真的爱情、美好的生活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封建社会的反抗精神。 

    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对有情人,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成为悲剧。他们的悲剧,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伦理观的罪恶,批判了陈旧腐朽的封建意识。而悲剧的结尾,两个世仇之家面对儿女的尸体幡然醒悟,握手言和,这象征着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人文主义的胜利。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本是一对恩爱夫妻,但却双双自杀殉情,他们的爱情悲剧说明在封建礼数的束缚下,人们不可能获得自由幸福的婚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首叙事诗的写作意图:一方面是揭露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指出它是婚姻悲剧的根源;另一方面是歌颂焦仲卿、刘兰芝忠于爱情的崇高品质以及以死抗争的反抗精神。 

四.课文总结 

    学习莎士比亚的剧本,应首先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特色。他笔下的悲剧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他的戏剧以语言丰富著称,有人说他的用词是“千古独步”。另外莎士比亚戏剧的重要特点是各种戏剧因素的有机结合。在莎剧中“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离奇和古怪混合在一起”。在他的一些喜剧中有悲剧的成分,而在他的一些悲剧中又有喜剧的因素,特别是他的早期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个典型。

板书:

罗密欧  突破家族偏见         因怒杀朱之表兄被放逐  格斗中误杀帕里斯

                 秘密成婚                       不明真相服毒殉情

                                                                两家凄凉和解

朱丽叶  彼此深深相爱         被父母逼嫁他人无奈何  为了真爱拒绝劝告

受长老帮助服药装假死  无怨无悔自杀殉情

两个人为什么没有将恋情和关系禀告双方父母呢呢?

蒙太古(专制顽固)     相互仇视            凯普莱特(专制顽固)(占据优势人多势众)

反       不共戴天                  反      

对                                    对

               深深相爱

罗密欧(忠诚执着)     难分难舍              朱丽叶(忠诚执着)(处于劣势势单力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