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11-3编辑:互联网

 读其书想见其意

--《管仲列传》课堂实录

 一导入

朋友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因为人们总是渴望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已难得啊。所以历史上结为刎颈之交的廉颇和蔺相如才会世代为人们所称道;而高山流水谢知音的伯牙和钟子期才会世代为人们所仰慕;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也留下了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后世称为“管鲍之交”。今天我们就让我们通过学这篇《管仲列传》来了解这段友谊。本文选自《管晏列传》。

二、课文分析

师:本文篇幅短小,要求大家回家先预习的。大家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现在提出来。

生:“一匡天下”是什么意思?

师:大家知道“匡正”这个词吗?匡正就是纠正的意思,在这里指平定,“一匡天下”也就是平定天下的意思。

生:“故论卑而易行”是什么意思?

师:言论平易容易施行,也就是贴近百姓的意思。还有问题吗?

生:“善因祸而为福”是什么意思?

师:“因”我们以前学过哪几种意思呢?因有“于是,就”的意思,有表原因,也还有表依靠的意思,如“因人之力”,也就是凭借别人的力量。大家看看这里应该解释为什么呢?善于转祸为福,“因”解释为凭借。

生:“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和“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是什么意思?

师:桓公因为对少姬生气,所以把她送回了娘家蔡国,但她父亲居然要她改嫁,所以一怒之下,桓公就去攻打了蔡国。“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中“修”是“恢复”的意思,“重修旧好”的修就是这个意思。因为齐国帮助了燕国,燕国接受他们的建议回复了以前的统治。

生:“然孔子小之”,为什么孔子看不起管仲呢?

师:孔子认为管仲不节俭,不知礼,所以看不起他。好,大家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来出几个题目考考大家。

 (投影):与鲍叔牙游

 已而       

遂进管仲

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

尝与鲍叔贾

多自与

三仕三见逐于君

以我为不肖

不羞小节

富国强兵

诸侯由是归齐

岂管仲之谓乎?

 生:(回答)

明确:游-交游;已而-不久;以霸-凭借他称霸;九-多次;贾-做买卖;自与-给自己

      见-被;不肖-不才;羞-以之为羞;富-使国家富裕;由是-因此;宾语前置句式。

师:理解了文字意思后,我们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本文一共五个自然小节,前四个小节是司马迁对管仲生平的记载,以记叙为主,最后一个小节则是司马迁对管仲的评价。我们先来分析管仲的生平事迹。全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管仲的?

生:与鲍子的交往和在齐国做宰相这两个方面。

师:那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

生: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师:真的没有关系吗?换个顺序可以吗?

生:好像又不可以,先有管鲍之交,再有做宰相。

师:对啊,正因为有管鲍之交,鲍子对管子的了解和推荐,才有了后面管子“任政相齐”的结果啊。可见鲍叔牙这个知己对管仲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因此文章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管鲍之交”的内容更为重要了。所以,我一开始就提到,“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己是多么难得啊。好,看完全文后,我有个问题要大家思考了,管子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帮助齐桓公登上了霸主的宝座。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都有卓著的建树。可以说是一生政绩辉煌。司马迁是不是把政绩一一罗列叙述出来呢?

生:(齐答)不是

师:是啊,传记中没有任何具体的从政事件,都只是纲要的略述和结果的简述,甚至于三个大事记的内容前因后果都没有交代清楚。这似乎有悖于一般情理。一向被称为“不虚美,不隐恶”的司马迁要这么来处理这篇传记呢?(停顿一下)我们好像一下子很难找到答案,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刚刚我们提到《管仲列传》实际上选自《管晏列传》,即管子与晏子两个人的合传。把怎样的两个人放在一起写司马迁是有所选择的。比如我们学过的什么呢?

生:(齐答)《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对,《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合传,因为他们两人的故事互有交叉,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作者把他们放在一起。再比如《屈原贾生列传》也是合传,屈原与贾谊是完全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人,司马迁为什么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呢?

生:因为两个人都不得志吧。

师:那就是说两人遭遇相同喽。那我们来回忆一下屈原和贾谊的生平。屈原的一生是怎么样的?

生:屈原出身贵族,少年得志,年青时就做了左徒大夫,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但遭到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诬陷,最后被流放,在汨罗江投江而死。

师:那么贾谊呢?贾谊也是年少得志,年仅20余岁,成为最年轻的博士。每次议政,诸博士尚未能言,贾谊尽为之对答,得到文帝的赏识。但也因朝中有重臣的嫉妒和陷害,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郁郁不得志,最后悲郁而死。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有着如此相同的遭遇,而且两人在文学上也又着相似之处,所以司马迁把他们放在一起,写了合传《屈原贾谊列传》。

那么管仲和晏子放在一起的理由又是什么呢?晏子和管仲一样,是齐国杰出的政治家,他协助景公成就治世,政绩同样显赫。把两人放在一起,仅仅是因为他们同为齐国的丞相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补充材料。无独有偶,我们发现司马迁在写晏子列传时,也没有把重点放在政绩的取得经过上,而是选取了两则轶事。这段材料中作者写了哪两件轶事?

生:(一)越石父因晏子没有和自己告别就进入内室,要求与晏子绝交。晏子意识到错误,后尊他为上宾。(二)晏子的车夫意气扬扬,遭到妻子的指责后学会谦恭,被晏子荐为大夫。

师:如果我告诉大家这两个故事和管子中写到的内容有相似之处,大家能找到相似点吗?找前先给大家一个提示,找到其中有一个故事极其相似,是哪个呢?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可以自由讨论。

生:(自由讨论)

师:请告诉我,你找到的是哪个故事。

生:《晏子》中的第一个故事和管鲍之交的内容。

师: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我找的也是这个内容。

师:那请你说说理由。

生:只是感觉比较象。说不上什么理由。

师:那我再给大家一个提示,先找到两段中的重点句子,在这基础上来分析,答案就很清楚了。请个同学告诉你找到的重点语句。

生:(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二)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师:对吗?

生:(齐答)对的

师:那么相似点在哪里?

生:“知我者鲍子也”和“知己而无礼”

师: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哪个?

生:“知”。

师:对,相似点就在“知”上,虽然前者管子被知,后者晏子是知人。但是都是在讨论人与人之间的相知。那么又来个新问题,因何而知,知什么?我们来看看司马迁自己是怎么说的,能从他的身上找到答案吗?我们一起来看最后一小节。

(投影):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认为他器量狭小。)。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顺势助成)其美,匡救其恶(纠正、挽救),故上下(指君臣百姓)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师:司马迁认为,管仲,是世人认为的贤臣,但孔子却看不起他。这段材料旁边的小字说,“实为太史公借孔子而言己意也”,也就是司马迁借孔子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岂本来表示反问,这里表示推测语气,司马迁推测孔子看不起管子的原因是“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意思就是,桓公既然是明君,为什么不勉励他一统天下,而只是做了个称霸一方的诸侯呢?其实这是对管子才能的高度肯定。所以接着说,俗话说:“扶持君王,成就他的美德,改正他的错误,所以君王和百姓能亲密无间。是否说的就是管仲呢?所以这段评论是对管仲政治才能的高度肯定。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就是在赞扬管仲的什么呢?

生:“贤”。

师:对,那么我们就找到答案了,知什么呢?知贤啊!我们来看一段补充材料。

(投影):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世代享受俸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赞美)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师:最后一句说,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晏子知的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管仲的“贤”啊。鲍子因其贤而荐之,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管子。我们再来看晏子中的两个故事,越石父,晏子为何去赎之,也是一个“贤”字,是知其贤而赎之。第二个故事,晏子推荐自己的车夫为大夫,因为他懂得为人谦恭,这也是贤能之一啊。所以我们把两篇文章的主旨总结为”知贤”两字。那么前面的答案也就找到了,司马迁不重点写政绩,看似避重就轻,实则另有深意,

(投影):陈子龙:“管晏功能甚伟,而太史公载其一二轶事,大要在于结交推贤,意有所寄耳。”

师:管子和晏子虽然伟绩很多,司马迁却只选轶事,就是为了突出结交推贤这个主旨,他是有所“寄”的。 “寄”是什么意思?

生:寄托的意思。

师:那么寄托的又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司马迁的生平来理解了。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思考,可以相互讨论,然后来告诉我你的思考结果。

生:(自由讨论)

师:你认为司马迁寄托了什么?

生: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为什么选择了活下来,而不是自杀。

师:他的认为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呢?

生:没有突出“贤”字,他是希望有人能认可他的才能啊。希望当时的人能认识到《史记》这部作品的伟大。

师:大家赞成谁的观点呢?

生:我赞成第一个同学的,因为他一直为自己的生死所困扰。

师:你呢?

生:我赞成第二个同学的,因为主要还是讲贤能。但我认为他是希望自己能当官。

师:那么究竟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我们来看看前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投影):“管仲仇也,鲍叔荐之;越石父囚也,晏子赎之,迁盖自伤其弗遇也。”

--柯维骐

“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父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                                                   -- 李晚芳

师:这两人都是结合司马迁的遭遇来解读文章,因自己无知己之人,而对管鲍之交和晏子知人心生羡慕之情。是藉由管仲、晏婴两位春秋名臣,来表达人们对于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赞叹与景仰。更进一步来说,希望有知己,其实不仅是渴望精神的交流,而是希望自己的贤能被人赏识而能有所重用,即望君任用贤良。到这里我们可以说,找到了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处理这篇列传的真正原因了。

                                                                                                                                                                                                                                                                                                                

三.结语

学习这篇文章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选材、组材和立意之间的重要关系。这个意就是“读其书想见其意”的“意”。如何想见其意,必须从材料入手,(一)考虑选材--司马迁为什么不选管仲和晏子政迹,而取选轶事呢?(二)考虑组材--司马迁为什么要把管仲和晏子放在一起呢?只有从这两个方面下手,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立意。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材料来领会文章主旨,即如何读其书想见其意。这是阅读的方法。这个启示同样适用于写作,即如何围绕主旨来选材和组材。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最大的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