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
定案 内容 中心发言稿 : 《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的 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写作顺序。
3.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父子深情,同学深情。
教学重点 1, 理解作者内心的复杂的感情,了解那苦难的生活。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2, 品评重点语句,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方法 1. 阅读法
2. 讨论法
教学
时数 一课时
教学
过程 一. 导入:
1,还记得你看过的第一本书吗?
(一般来说不记得了,如果有记得的,就和他一起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形)
2,但是我们现当代著名诗人-- 牛汉(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确深深的记得自己所读的第一本书。
(请同学翻开课本,一起齐读课文上的方框里文字)
二. 新授:
1,为什么作者会对第一本书那么念念不忘呢?那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有一个什么样的动人的故事呢?
(请同学们自己大声的朗读课文三遍,思考课后的问题)
2,给生字词正音。
幽(yōu)默 凄(qī )惨(cǎn) 奥(ào)秘(mì)
翻(fān)来覆(fù)去 磨磨蹭(cèng)蹭
3,“我的第一本书”是哪一本?
(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4,“我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
(“我的第一本书”被我拦腰截断,上半部分送给了同学乔元贞,只留下了下半部分,父亲了解详情后,用白纸帮我们补好内容又装订好送给我和乔元贞。)
5,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念念不忘这本书?
(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再作总结:
里面饱含着父子之情--父亲对我学习的关心,对我朋友的同情,帮我补写课本并装订好送我和我的同学,带我去崔家庄小学念……;
也饱含着同学之爱--把自己的书分半本给乔元贞;
还有作者难以忘怀的狗--人狗的默契和难得的童趣。)
6,你读了作者的故事觉得辛酸,想笑却笑不出来,很沉重吗?为什么?
(生活太苦了,条件太差了,作者那时的生活太可怜了。)
7,你认为作者回忆的仅仅只是那本国语课本吗?
(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8,作者是怀着什么感情回忆自己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9,作者为什么在结束时要补充交代乔元贞处境呢?
答:与前文“父亲说乔元贞是个有出息的孩子”相呼应,表达作者对乔元贞的同情,也说明作者认为“知识改变命运”,可是孩子却没法上学,再次体现作者在苦难的生活中的辛酸之情。
10,语言的品味(见课后习题和教参答案)
(1)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辛酸的,沉重的,几乎天天在生存线上挣扎,当然没有幽默可言,但是无论多么的艰苦,孩子总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真和淘气总能让他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小伙伴在一起,与小动物们玩耍,回到大自然中去,什么都会忘记,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11,你认为本文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温厚,知书达达礼,同情穷苦人,重视知识的人。
12,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实际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