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谏与止谤
--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
臧克家
执教者:吴雪琴
学科:语文
课型:新授课
班级:锡五071建筑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识结构,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层进式与对照式结构。
2.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
3.培养学生正确地接受批评意见。
三、教学重点:
概括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课文主旨。
四、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的议论角度和观点,以及借古论今的写作方法。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1.由标题“纳谏”一词的出处,让学生复述《邹忌讽齐王纳谏》。
2.教师补充《召公谏厉王止谤》。
3.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从这两篇文言文入题的。课文是一篇以读后感的形式写的议论文。
二、出示目标:
1.概括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2.学习层进式与对照式结构。
3.学习借古论今的写作方法。
三、作者介绍:
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省诸城县人,1905年生。1923年开始写诗,以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等名噪诗坛。抗日战争期间奔波于前线,写了大量歌颂抗战的诗篇,后主编《文讯月刊》,出版了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宝贝儿》《冬天》《生命的零度》等。解放后历任诗刊的主编和顾问,并参加文联和作协的领导工作,出版了许多诗集和散文集。他的大部分著作,收在《臧克家散文小说选》和六卷本《臧克家文集》里。他的诗多以农村题材的主,语言朴实,文字严谨。他的文章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四、理清思路,分析结构。
1.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是一篇读后感,由“读”和“感”组成。“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请学生找出“读”和“感”这两部分。
②作者“读”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③就这篇课文,“读”和“感”这两部分有什么联系?
2.师生讨论后,明确:略。
3.思路与方法:
提问:从全文结构看,本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安排论述层次的?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文章由“重读”引起古今对照,由对照引出感想;由感想而提出忠告,层层深入;在层进论证中又采用对比手法,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教师补充:
大家都读《邹忌过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为什么臧克家就有如此深地感受呢?作者写这篇读后感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略
五、研读课文,展开讨论。
㈠研读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1.学生齐读。
2.概括主要内容。
3.针对每段内容,谈谈感想。
㈡拓展讨论
1、大家上学以来肯定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和表扬,谈谈你难忘的一次批评。
2、作为学生,你比较乐于接受老师怎样的批评的方式?
3、我们学生如何来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六、总结全文:略。
七、课堂作业
八、板书设计
纳谏与止谤
--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现实
读 古今对比 感 明君 提出忠告
《召公谏厉王止谤》 方法
层层推进
借古讽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