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题4(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6-5-4编辑:互联网

(一)知识漫谈

    胡  军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一书中说:“求知是人的本性。”这一思想可以说概括了西方哲学关于人的看法。在中国古代,荀子也说过:“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两位哲学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却表达出惊人相似的思想。正是对人性的深刻共识,促使他们形成了这一共同认识。

    求知是人的本性,反映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异。从呀呀学语的孩提时代起,人类就不停地追.问:“为什么?”从表面上看,这种追问似乎仅仅体现了人类特有的好奇本性。然而,对知识要素的分析告诉我们,正是这种“为什么”及对其所作的回答,才构成了知识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知其然不是知识,知其所以然才能构成知识。这种追问的冲动是形成知识的根本动力,这种追问表现出来的好奇本性是人类所具有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因为只有处在自我意识中的人才能发出这种追问。这种好奇的本性,实质上是人类求得生存的生而具有的能力。

    人与其他动物似乎都具有情感和意志,但其他动物在知性的发展方面却乏善可陈。许多动物天生就具有的一些技能,是人类所不能掌握的,或者远未达到动物所具有的灵巧、迅速的程度。但是,人的这种缺陷却被只有人才具有的另一种天赋所弥补,这就是人的求知能力。正是这种求知的本性,为人类开辟了通向只有人类才能掌握的知识领域的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生活的全新方向。人不是只凭借本能、感官来生活,而主要是凭借理智来适应环境以争取生存的机遇。人类适应环境的基本手段,是根据不同的环境而相应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越完善、越有普遍性,人类就越能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可以说,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尺。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是知识的存在。在这里,知识不仅仅指自然科学知识,也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知识系统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自  身的普遍性的原理。人生活在知识系统内,并通过知识系统来看待一切。人在通过知识系统来看待外部世界时,实质是在同自身打交道;人在反省认识自我时,实质是在运用已有的知识系统来认识和分析自我。因此,没有知识这个中介,我们就不能认识任何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掌握的知识系统的性质,决定着我们对自然的性质、对自我的性质的看法。

    在现代社会,知识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主导因素。我们只有不失时机地掌握不断更新的知识系统,才能在未来求得更大的发展。

    (选自2006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1.下面内容能直接论证“求知是人的本性”观点的一项是

    A.人的技能缺陷却被只有人类才具有的另一种天赋所弥补,这就是人的求知能力。

    B.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从呀呀学语的孩提时代起,人类就不停地追问:“为什么?”

    C.人类适应环境的基本手段,是根据不同的环境而相应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D.人生活在知识系统内,并通过知识系统来看待一切,没有知识中介,就不能认识事物。

2.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亚里士多德和苟子两位哲学家表达得惊人相似的思想源于他们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B.人类虽然也凭借本能、感官来生活,但主要是用理智来适应环境以争取生存的机遇。

    C.人是知识的存在,并通过知识系统看待外部世界、同自身打交道、认识和分析自我。

    D.“求知是人的本性"这一至理名言,概括了中西方人民自古至今对于人类认知世界的具体看法。

    E.知其然不能算是知识,知其所以然因为是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究的结果,才能构成知识。

    F.“为什么”的追问是形成知识的根本动力和自我意识的表现,是最重要的知识要素。

3.文章为什么说“人是知识的存在”?其根据有哪些?

    答:

4.根据作者观点,人能够求知,就区分开了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差异。作者通过哪些阐述来论证这一分论点的?

    答:

    (二)距离引出美感来

    伍立杨

    一个远客他乡的游子,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而真的有了这么一刻闲静,他便会潜入回忆的境界,摒除溢满胸臆的芜杂记忆及故乡的亲切温暖。鲁迅先生南下至中山大学执教时每每在夜阑人静之时屡次忆起曾在家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这些风物之所以成为思想的诱惑,并非在于它们有特别的使人留念处,而大抵因

了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漠,才引起特别的牵挂和眷顾来。

    距离引出的美感实在是深刻而持久的。尤其在用情专一的人,沉湎深曲,心情郁结,如春蚕作茧,

愈缚愈紧。平常的风物,因了难得一见,只在记忆里翻滚搅动,往往生发出超越原物的美妙。距离造成

的美感实是高层次的审美享受,深味审美三昧的心灵,总是在不断充实、丰富、成长的过程,所以美也

不会只停留在一点上逡巡不前。先前见惯了的美的事物,天长日久,习以为常,易在心灵的发现方面造

成衰退和消耗,不过一旦时空距离拉开,审美焦点往往又将直觉经验附着在先前熟悉的事物上,于是

这时所得的美感又更加强烈了。

    距离造成的美感往往在审美鉴赏上固执地表现出来。白居易《问杨琼》谓“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

唱歌唯唱声。”刘长卿《听弹琴》谓“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便是因时间距离久远所造成的美感,

并非他们所处的唐代缺少佳歌妙曲,碍于近视罢了;而我辈隔着千余年看唐代歌、曲,又觉得那般典

雅高逸,不可多得了,盖距离使我们思维空间疏朗,促发想象,而想象的沉浮往往过滤实际的功用,显

露新的感知和体验,并以此为媒介,使审美心灵自由而充实。

    所以《晏子春秋》中说“衣莫如新,人莫如旧”。其实衣裳何尝不是“莫如旧”呢?在异乡江中的游

子,吟出“忽听邻舟故乡语,纵非相识也关情”的诗句,是那样的恰如其分,自然而深刻了。故乡的人和

事、江山与风物,都在游子的魂萦梦绕中,简直是心有千千结呵。诗人当创造之际,回想又使他翻旧成

新,那一缕又一缕难遣的回忆!

    空间的距离也引发出非同寻常的美感来。据说王安石爱看水中影,大抵也是距离和投影的缘故才

造成朦胧的颇耐揣想的情状,他的《桃花》诗“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鱼叨”,即观其影。一般地

说,只有隔着一定距离才能见出美,距离本身能美化一切。即如平常的山石泉涧,梵刹园亭,在月光下

会别有一番深远溟蒙之状,即使惨悴之容,在月下,也陡显奇净,山河大地,渺若荒古,皆因距离而成美的意象。

    在审美鉴赏方面,心理距离也同样造成真正的审美欣赏。《鲁迅全集》第七卷十三页尝谓“书上的

人物大抵比实物好一点,《红楼梦》里面,像贾宝玉、林黛玉这些人物,都使我有异样的同情,后来,到北

京后,看看梅兰芳、姜妙香扮的贾宝玉、林黛玉,觉得并不怎么高明”。这是因为第一,书中人物比舞台

人物更远,因而_容易超然,脱离生活实用目的;第二,文字形象较舞台形象更多想象空间,而这空间

即是一种距离,它比舞台形象更多一些隐蔽部分,也更多一些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地方--象外之

象,有着更深的美的奥秘,更强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这也是文学艺术永远不可被舞台艺术所替代之处。

    (选自2007年6月16日《南方日报》)

1.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平常的山石泉涧,梵刹园亭,在月光下会别有一番深远溟蒙之状,书上人物比具体演员好,这些都是由于空间距离本身能美化一切。

    B.一个远客他乡的游子,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而真的有了这么一刻闲静,他便会潜入回忆的境界,摒除溢满胸臆的芜杂记忆及故乡的亲切温暖。真正到了家乡却又“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可见距离美的影响是多么的深。

    C.能够引出美感的“距离”有三种:一是时间的距离.二是空间的距离,三是心理的距离。“衣莫如新,人莫如旧”说的是时间距离。

    D.如果同时存在空间和时间的双重距离,那么即使并不是特别使人留念的事物,也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特别牵挂和眷顾。

    E.距离造成的美感实是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只要我们的心灵懂得审美,而且不断地充实、丰富和成长,那么就能感知美的事物。

    F.当我们隔着千余年看唐代歌、曲,会觉得典雅高逸,不可多得,这是因为距离使我们的思维空间疏朗,想象显露出新的感知和体验。

2.下面事例不是说明“距离引出美感来”的一项是

    A.在异乡的游子吟出“忽听邻舟故乡语,纵非相识也关情",显得非常恰切自然。

    B.王安石爱看水中影的传说和鲁迅先生关于“书上的人物大抵比实物好一点”的有关论述。

    C.白居易说“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刘长卿也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D.鲁迅先生在中山大学执教的时候,常常想起在家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

3.作者因何得出“平常的风物往往生发出超越原物的美妙”这一哲理性的论断来?

    答:    

4.根据文章意思,你觉得游子思乡产生的原因在哪里?

参考答案:

    (一)1.B(这项的“不停地追问”直接表现人类的“求知天性”。阐明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A项是阐述人具有“天赋”即“求知能力”,但是“天赋(资质、能力)”不等于“天性(自然品性)”;C项重在表明人类是运用“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去适应环境的:D项只强调了“知识”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人不能没有知识。对论述观点没有直接的关系。)2.C D(C分析原文“人在通过知识系统来看待外部世界时,实质是在同自身打交道”这一表述的意思,我们不难知道,这项中的“看待外部世界”和“同自身打交道”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其实属于同一概念,不能并列。D“求知是人的本性”是亚里士多德对整个人类的认识或者看法,不是对中国人而言的,他当时也不清楚有“中国”这一概念。)3.人类尽管无法掌握许多动物具备的一些技能,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求知来完善知识结构,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开辟文明生活的全新方向。这就证明了只有人的存在,才会有知识的存在。4.知其所以然才能构成知识。人类追问一切奥秘是形成知识的根本动力,其好奇的本性。实质上是人类求得生存的生而具有的能力.而动物则不然。这就区分开了人与动物。

    (二)1.A B(A项的“书上人物比具体演员好”不属于“空间距离本身能美化一切”的内涵,而是原文所说的“在鉴赏方面,心理距离也同样造成真正的审美欣赏”这一命题;B项属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漠,才引起特别的牵挂和眷顾来”的内蕴,并非越是接近家乡就越是没有距离感的概念。)2.D(这项的“常常想起在家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不是“美感”,因为这些是实用之物,不是“美妙”之物。)3.先前见惯了的美的事物,天长日久,习以为常,易在心灵的发现方面造成衰退和消耗,不过一旦时空距离拉开,审美焦点往往又将直觉经验附着在先前熟悉的事物上,于是这时所得的美感又更加强烈了。4.故乡的人和事、江山与风物常常使游子魂萦梦绕,这是因为想象的沉浮过滤了实际的功用,使心灵自由而充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