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理解学问与智慧之间的关系。
2. 学习课文语言精炼,生动有趣。
3. 了解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记住警句格言。
教学重点:
1. 弄清学问和智慧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作者所阐述的学习观,理解体会作者所说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的观点。
2. 本文充满辨证色彩,逻辑性强,要仿佛诵读,了解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记住警句格言。
教学难点:
语言的精炼。
教学方法:
1. 教法:启发法、讲授法、激趣法、引导法。
2. 学法: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预习
1. 给加点字注音。
矻(kū)郤(xì)窾(kan)骊(lí)犀(xī)晦(huì) 塞(sè)
2.重点词语释义。
食古不化:意思是读书一味学古人,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
融会贯通: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理解。
矻矻:勤劳不懈的样子。
探骊得珠:比喻作文章能抓住关键。
鞭辟入里: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了。
二、 导入
1. 作者简介。
罗家伦(1897-1969),男,汉族,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19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北京大学文科。1920年赴美留学。1922年起,又相继留学英、德、法等国。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清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直辖于教育部。9月,罗家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长校期间,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他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
2. 导语。
作者罗家伦是教育家、学者,本文文化品味高,内涵丰富,他分析问题严谨,富有趣味,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 默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讨论并归纳:
第1自然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自然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
第3自然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第4自然段:时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
第5自然段: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自然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运用学问。
四、 理清文章结构,讨论并归纳
全文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用多种手法说明“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形象而准确地阐释了“学问”与“智慧”的辨证关系。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3、4自然段):说明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二层:(第5自然段):说明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第三层:(第6自然段):说明我们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
五、 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用最简洁的语言解释“学问”和“智慧”
讨论并归纳:
学问:是一种人生必备的工具,是由人的日积月累而成的。
智慧:是一种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六、 第3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举了那些例子加以证明?
讨论并归纳:中心论点是“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举了孟德斯鸠、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的例子。
这些成功的例子,都是人类重大的发明创造,都是从别人司空见惯之处看见人之所未见之处,以证明智慧是不可缺少的,有了智慧纵然眼睛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
七、 第四段“有智慧的书”与“无智慧的书”主要区别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并归纳。
讨论并归纳:主要区别是一个能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另一个不能得到启示,浪费时间。
八、 课文语言精炼,生动有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字字珠玑,请多读几遍,背诵下来。
讨论并归纳:本段论述很严谨,钱句讲“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很深”限制学问很准确,后一句来了个转折“但是智慧都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这样不偏不倚,不会让独自产生误解,认为学问可有可无。接下来作者连用三个排比“惟有从学问中……才……”一气呵成,说明“智慧”必须从学问中产生出来,锻炼出来,才是一种有根底的智慧。文中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没有学问的智慧比作肥皂泡,一触即破,把有学问的智慧比作是可以透过云层的探照灯,比作是珍珠泉的泉水源源不断。这样的比喻很形象,很有诗意。
九、 小结
本篇文章形象而准确第阐述了“学问”与“智慧”的辨证关系,作者强调: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
十、布置作业
一、课文摘录有关智慧与学问及其关系的名言警句。
二、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