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长城的构造,了解长城的悠久历史,了解长城的军事价值,
了解有关长城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占有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学生综合和概括。
(人们对长城的研究一直在深入,长城的有关资料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因此教师不能把某些知识作为一堂课的重点。而只需学生在了解的同时,形成自己有关长城的某一方面的观点。在信息时代,比记忆更重要的是,知道到哪里去寻找需要的知识内容。)
过程与方法:这是一堂网络环境下的专题课,长城文化的内涵外延非常丰富,学习本专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放手让学生先分组搜集资料、制成作品,初步感知长城丰富的文化现象,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专题包括文章《万里长城的构造》、《万里长城的断想》、《长城万里行》以及参考资料《我还没有见过长城》、《长城与都江堰》,内容涉及长城的构造、长城的艺术价值、使用价值、影响等。学习这个专题,要引起学生对长城这一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探究的兴趣。在阅读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对文章能有深层次的理解;提高比较思维能力,会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点。在讨论研究中,学会综合和概括,吸收丰富的文化营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这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难题,因为书本教材相对来说,具有滞后性、信息量少,而网络资源则更新快、密度高,有关长城的各种信息更是庞大而纷繁的,利用这个特点来训练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阐发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运用网络资料,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相应策略:课前布置学生有目的的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并做成自己的作品,开课时展示学生作品,初步感知本课内容;利用鲍昌的散文《长城》引导学生对于长城文化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三、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生特点:
初二的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对长城的大体的印象,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但肯定不够深入,尤其对“长城文化”还不够怎么理解。在电脑运用方面,我们的学生还不能够熟练上网熟练查找资料,打字还不够熟练,还跟不上学习和交流的要求。在能力上,逻辑判断力还有待加强,分析和综合资料时,容易以偏盖全。相应的对策是,用研究性学习主导学生自由学习的方向。能力方面,利用学习伙伴合作的方式,让大家参与讨论,在群体讨论中增长个体的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
(二)相应对策: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充分利用长城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制作作品,一方面搜集资料,另一方面也初步了解本课教学重点;结合教师整合学生搜集来的资料做成的网站,引导学生从某一个角度深入的认识长城文化,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学法研究:
1、搜集占有资料
学生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搜集占有资料,自己创作一个简单作品,可以是*ppt、*doc、*swf等各种类型的作品。
2、阅读法
引导学生背诵诗文、阅读名文,比较阅读,感受古今文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
3、讨论法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评点,大胆说出个人意见,评论作品、评论观点,共同交流意见。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过程应突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对传统课堂的互补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实践与欣赏、讨论相结合。具体方法如下:
(1)搜集占有资料
课前搜集占有资料,自制作品,感知丰富的长城文化内涵。
(2)提供资料
将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整合,制作成网站形式,提供一个大容量的学习空间,方便学生自选角度认识长城。
(3)名文诵读、比较阅读
利用一篇优秀的名文为契机,综合书本中的多篇文章,从史实、情感、语言多方面学习别人对长城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
(4)师生互动
利用网络论坛进行师生、生生交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媒体设计
1、 学生制作的作品保存在自己的电脑上。
2、 教师将学生搜集的一些资料及自己补充的资料整合成一个大容量“长城专题”网站,公布在网上,学生可以自由查阅网站中的资料,可以通过留言板、bbs论坛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进行交流。
六、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一)导入
播放歌曲《长城长》,导入对长城专题文化的学习。
板书:长城专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缓解课堂紧张气氛。
(二)学生展示作品
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关于长城的作品,并介绍作品,师生加以评价。(可以分组合作:以“历史组、建筑组、军事组、文学组”等多角度去搜集资料) 给学生以成就感,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初步感知本课教学内容。
(三)交流作品、竞争激励
为了大面积展示学生作品,给学生时间来交流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点评。 学生欣赏其他同学作品,多角度感知长城文化内涵,并对某一作品做简要评价,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师提供站点资源
教师出示集合学生查找的资料而做成的网站,让学生全面的认识长城文化丰富内涵。并引导学生注重对长城文化文学现象的学习。 发挥网络优势,给学生提供足够全面的资源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名文诵读、比较阅读
师生诵读、学习鲍昌的散文《长城》(见附录)
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感悟。 利用一篇优秀的名文为例,从多个角度比较,从史实、情感、语言多方面学习别人对长城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
(六)师生互动
学生利用“长城专题网站”提供的资料,自选角度深入认识长城文化,并将心得发表在留言本或bbs论坛上,大家可以跟帖。 利用网络论坛进行师生、生生交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七)小结课堂
低放《长城谣》曲。
结合学生的学习心得小结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附录:散文
《长城》
鲍昌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候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刺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筚篥(音bili,汉代从西域传入的一种管乐器)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戍楼高耸,斥堠(注:斥堠(hòu):望敌情的土堡)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相机咔嚓咔嚓地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地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群山不语,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七、课堂流程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