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来森
余读《通鉴》,得司马温公论“才与德”史论一节。
时,智宣子不听智果之劝,以智伯为继承人,而智伯有才无德,终为魏桓子、韩康子、赵襄子所灭,进而裂分其地。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晋国,因之裂分为韩、魏、赵三国。
司马温公,感此而发,阐述在用人方面,如何处理“才”与“德”的关系。其见解精辟允正,其行文简洁明快,节节相扣,足以明君、警世。故摘录如下,与诸君共享。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为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息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资治通鉴周纪一》
有宋一代,唯仁宗一世,政治最为清明(后人评为,中国封建史上最民主的时代),文士郁然,才俊彬彬。司马温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虽世风江河日下,然先生沐仁宗之清颐,英风俊采奕然。感怀彼时,追慕古贤,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邮箱: lulaisen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