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多读书(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2-23编辑:互联网

石国梁

提起中学语文教师,常人心目中的印象往往是这样的:身材清瘦,面庞清秀,三尺讲台,两袖清风,一副眼镜。这种印象虽然近乎刻板,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对这一社会角色的定位--渊博儒雅,诲人不倦,甘于奉献。而反观现实,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与这一定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读书修养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本文拟就中学语文教师的读书修养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读书”正名

  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是指对纸质书籍的阅读,后亦旁及其它的一些纸质媒体,如报刊、杂志等。今天,身处信息化时代的我们,当然不能再机械地遵循这一标准,而应将阅读视野扩展至一切可利用的信息。除了传统的图书、报刊杂志、影视之外,还包括各种新兴的媒体信息,特别是网络信息。因此,本文所说的“读书”,包括广义与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读书”,系指对一切可利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狭义的“读书”,系指对传统意义上的图书的阅读。

  二、读书修养的重要性

  1、 读书是一种生存需要与生活方式

  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整个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的,而作为语言文字的载体的书籍,无疑是实现这种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与依托。我们每读一本书,便是与一位作者,一个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在对话,便是打开了与外部世界接触的一扇明窗。读太白诗,如同狂饮击剑于开元之际的长安;诵易安词,仿佛泛舟于小桥流水的江南;读《瓦尔登湖》,就像看到梭罗在湖畔沉思;读《干校六记》,你能感受到乱世中的美丑恶善。在强调与文本对话的今天,读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正成为我们的生存需要与生活方式。

  2、 读书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需要与内在需求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基本理念,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这些都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能力修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师的读书修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要求。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学生学习指导者的教师,更须提高自身的读书修养。此其荦荦大者,其它可见一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自觉顺应这一潮流。所以说,读书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需要与内在需求。

  三、读书的广度与深度

  书海无涯,学海无涯;如何以无涯之书,遣有涯之生,是要讲究方法的。概括言之,是要把握读书的广度与深度,亦即把握博与专的关系。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从专业角度来讲,应具备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史、文学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这是从狭隘的“有用”的角度来讲的,因为这是你的工作需要。但除此之外,接触的面应该更广一些,越广越好。首先,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求语文教师的知识面必须广阔。其次,专业之外的知识对专业之内的问题具有启发作用。再次,信息化社会中的专业界限日趋模糊与淡化。简言之,语文教师必须既是“专家”,又是“杂家”,或者说,应走学者化之路。

  宗教典籍,本不属于语文教学的专业范畴,但对语文教学却大有裨益。如基督教的《圣经》,尤其是其中的《旧约全书》,本是犹太教经典,收录了大量关于世界和人类的故事传说,犹太民族古代历史的宗教叙述,以及“雅歌”等,如果剔除其宗教色彩,都是上好的文学作品,对培养我们的想象力,陶冶我们真善美的情感,都十分有益。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并不舍弃生命”的中国佛学--禅宗,曾被李泽厚先生评为中国美学思想的源头之一。记录禅宗的典籍《五灯会元》,所录机锋公案,对启迪我们的思维有巨大的作用。张中行先生的《禅外说禅》对此有精辟的论述。药山惟俨禅师的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更是令无数来者叹服。我们读禅,一非空虚逃世,二非附庸风雅,但会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曾有那样的思维方式,那样的生活方式,于感染之中广增见闻,于趣味之中深受启迪。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本将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用哲学形式加以总结的经典名著。虽然其中涉及很多的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但如果耐心咀嚼,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它教你如何将思维完全发散,如何将看似千差万别的表面现象统一于本质规律。真可当得起莱辛的经典评语:“包孕过去,启迪未来。”

  若能将这些书融会贯通,则不仅可以扩充知识容量,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亦将深化。李白的《静夜思》,家喻户晓,虽童孺亦能成诵;但其中“床前明月光”之“床”,究作何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你若读过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你便知在《静夜思》中,“床”当作“井上围栏”讲。不经意间,你便达成了“博”与“专”的统一。

作者邮箱: sgliangde2010@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