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7-10-22编辑:互联网

              四川珙县中学   644500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所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当重视语感的教学,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学生语感。

什么是语感呢?指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读、听和写的反复熏陶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能力。长期以来,语感教学没引起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造成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学了多年语文,读不懂一段话,写不通一个句子,听不懂别人说话的真正含义……这样看来,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这正如乐感对学音乐的重要性,色彩感、线条感对学美术的重要一样,语感对学习语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语感的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感。

首先,我们要明白语感的具体内容。

那么,语感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首先是语言文字通顺。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而别扭的话别人听不明白;其次要意思连贯,人们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衔接,让人听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三是用词注意分寸,如一些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细微差别的词语,能敏锐感觉出来。知道语感的具体内容,能使语感的教学有的放矢。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大量的例子说明语感在学习语文中的重要作用。语感强,能提高学习的效率,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能说出连贯的话,有条不紊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达到交流的目的;能用流畅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读了一篇文章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学生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火把”,他们有探求所知的好奇心,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愿望,教师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使培养语感变为可能性。

其次,培养语感的途径和方法要多样化。

1、多读。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言为心声,阅读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中学语文课本中不泛美文:朱自清的《背影》要读出一种浓烈的父子深情;鲁迅的《社戏》要体会到童年的快乐;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要读出一种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人生处境……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新课标中推荐的中学生课外读物,也是培养语感的好材料。每一期可用一个周的时间集中阅读名著,规定每个学生必须读2-3部名著。为了督促学生阅读落到实处,每期都进行一次检测,试题由师生共同拟定,内容覆盖所有推荐篇目,学生在试题中选作100分的题,成绩是期末语文成绩的组成部分之一。还可以开展赏析美文活动,规定每个学生每周读一篇美文,教师可将筛选出来的美文印出来分发给学生,每周用一节课来交流,揣摩比较文章的重点词语,细品文章的关键词语,深刻领会文章中画龙点睛的句子。总之,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呤咏的时候对于讨论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2、多听。只有经常听,才能提高语言的敏锐感觉能力。听广播,每天晚上7点,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了检验听的效果,每次新闻结束后,学生复述其中一则新闻的内容或根据你听到内容选一则,写一篇短消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安排听的训练。如安排听说训练、传口令、听弦外之音、听评球,这些活动可以采用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师准备文字材料或录像片断。也可以通过讲笑话或幽默的形式来训练语感。

3、多写。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运用。归根结底,学语言,培养语感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理解能力,书表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指导学生写作前,有计划地提供一些文章让学生阅读、揣摩,使这些文章或从内容上,或从形式上,或从语言文字上,或从表现手法上,给学生以启迪,这样使读写结合来,不仅促进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强化了语感。

训练语感还有其他途径和方法,如辨析词语感情色彩,近义词,句式变换等。同时应认识到培养语感是一长期的过程,把语感做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只有坚持不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使语感训练落到实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