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18编辑:互联网

 

第一课时

1.  知识链接(见学案)

2.  导入:

以余光中的《乡愁》导入。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3.  解题:

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透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它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4.听录音范读,整体感知。

5.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

明确:

(1)由雨季的开始,满怀深情地联系到祖国。

(2-4)写在文化、文字方面对祖国的印象。

(5-10)多角度的描写,突出了听雨的主题,描写了残缺的回忆,抒发了深藏的哀愁。

(11-12)写台北的雨,以及在雨中的各种记忆。

6.  文章题目是“听听那冷雨”,听雨的段落主要是哪些?

明确:5-10节。

以第五小节为例重点分析文章的意境。

A、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 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 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B、找出第五节中种种关于雨的意象,从冷雨所织出的图案中体味其美妙的神韵。

明确:结合相关诗句,品味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游子对祖国、故乡的深深眷恋。

如: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第二课时

1.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学生自主欣赏6-10节。

3.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讨论交流)

明确:学生将本文语言的一些精彩之处拿出来和本组同学共同赏析。

      要求在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简单记录该同学的发言要点,以便做进一步的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4.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1)句式长短变化多端,文言口语和欧化语法参酌互用,伸缩自如而紧凑连贯。如:“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2)大量叠音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散文的节奏和韵律,而且描写感觉十分细腻,引起读者感官刺激,使人如闻如见,如履其境。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

   (3)在修辞方法的运用上,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别致恰当地烘托出思想情绪。

5.总结归纳: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6.教后感:

 

上一篇 下一篇